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30日,“2016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谌贻琴宣布,主题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的2016年年会将于7月8日至1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据介绍,“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形成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把“知行合一”作为今年论坛主题的关键词,就是要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更好地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凝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阳明心学"作为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流派,发端于南宋陆九渊,经明初陈献章的彰显,至明中王阳明而集大成。阳明心学的形成,以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阐发"吾性自足"思想为标志,创"知行合一"学说。阳明心学最鲜明的特色是阐发了"良知"的自主性和"致良知"的实践性。王阳明通过讲学论道,将其心学理论融入治国理政和百姓日用之中,即事明理,从而引领世  相似文献   

3.
刘俊升 《中国西部》2006,(10):46-55
明朝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做兵部主事的王阳明为南京户部的给事戴铣、四川道检察御史薄彦辉等21人蒙冤抗争,触怒了皇颜。按今天的话说,太不懂事了。就是这样一个不懂事的人,却在贵州修文把属于自己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个生命,通过自我悟道与社会实践,在儒学基础上发展并创造的哲学观『致良知』学说,最终贯通大成,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儒家心学的一座高峰。阳明先生去世后被追谥文成。而那个正德皇帝的宦宠刘瑾,则在明朝正德五年就被皇权砍掉了头。  相似文献   

4.
正王阳明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思想探索。他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入仕后,上《边务八事》,在刑部提牢厅担任轮值主事时撰写了两篇具有法治价值的狱政文,是其法治思想的初步展示。弘治十四年(1501年),王阳明被派往南直隶淮安等府"录囚",冤假错案多有平反,这为其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正德三年(1508年),经"龙场悟道"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将“勘破生死”作为“学问”之“尽性立命”的根基,更将“舍生取义”提到“学者”之“知真行善”的高度。本文试从学问之求真、学者之至善、学理之尽美的终极角度,探讨王阳明知生死、行生死的理论与实践。王阳明对“生”与“死”的“知”与“行”,凸现了浙东学派“重利不轻义”或“义利并重”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理论的内涵,解析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合理因素及其历史局限性,论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现代价值:这一学说对于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我国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诸焕灿 《宁波经济》2004,(4):43-45,42
“工商皆本”的观点虽出自黄宗羲,实源于王阳明。王阳明对商品经济的论述不多,但能追随当时社会上商品经济的价值走向,一反传统的“四民”观,修正了“四民”的社会价值,重新进行评价,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四民平等”的崭新命题。  相似文献   

8.
2000年 3月 11日晨,当一辆军绿色吉普车拖着飞尘驶进陕西省延长县郭旗乡王仓村时,熟悉的村民都知道,部长又来看他的兵了。在崖畔上守候多时、全身装扮一新的村民高文修早已三步并作两步跑去迎候。今天,延长县人武部的同志要接他去参加全县青年民兵“双文明户”表彰大会。这个秘密他很想对人说可一直没好意思说出来…… “红娘部长”曹修文 郭旗乡人都知道,王仓村有个赌棍叫高文修,把个好端端的光景给赌烂杆了。县人武部部长曹修文更没有想到,平生第一次被人称作“红娘”,竟然是为一个染上赌博恶习的村民介绍了30只保本分成…  相似文献   

9.
高原力量     
无论是石门坎手捧圣经的吴爱珍,600年前贬官修文的王阳明,600年后心与身均回归国学的蒋庆,还是若隐若现的夜郎,难以解说的岩画,他们都是心中的一座高峰,寄寓着对生命存在和生存方式的深刻理解,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着高原力量无声的激荡与辽阔。  相似文献   

10.
正从小到大立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志,都未实现。由此细忖,我们不但要立志,而且要守志。有志者事竟成,首先要立志。关于立志,王阳明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是一种目标,一种方向,没有志向的人犹如没有舵的船,  相似文献   

11.
正王阳明通过自己实存的精神探索,在精神层面上融会禅学无滞无碍的精神境界。这发韧于王阳明的早期思想阶段,大成于龙场悟道之后的后期思想阶段。据《年谱》记载,阳明十八岁时即"始慕圣学",然而他对圣人之学的探寻十分艰辛。王阳明自己曾说:"今世学者,皆知宗孔、孟,贱杨、墨,摈释、老,圣人之道,若大明于世,然吾从而求之,圣人不得而见之矣。"他驰骋于辞章之学但发觉这不过是"无用之虚文";他依照朱子循序致精、格物致知的方式来达到"物理"与"吾心"的合一,却始终无所得入,不得受用。在这种受到挫折的情况下,阳明转而出入佛老,受到  相似文献   

12.
七龙范式 本篇属七龙场域理论模型教师发展函数实践范式(SDFT模型TDCPC范式,简称“七龙范式”)研究的分论之一,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及实现路径研究”中“实干兴师”的子课题之一。分论由七大部分组成。一为潜龙场域理论模型教师发展函数实践范式(简称“潜龙范式”)研究,二为见...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世博会贵州馆的设计方案被称为“身着盛装的少数民族少女“,苗族少女的银冠被夸张处理和放大数十倍后,成为贵州馆的门头。从设计图纸出笼,到最终建成实体,一直被参观者称道。张剑心里慢慢踏实下来,对贵州馆赢得世界的目光也开始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4.
农村道路建设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第一要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被很多实践证明过的经验。前不久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而被中央媒体大力宣传的贵州遵义的“四在农家”,也是从道路建设起步的。  相似文献   

15.
宗路 《东北之窗》2010,(18):58-59
8月2日,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悬赏缉拿抢劫、杀人犯罪嫌疑人白中杰。两天后,白中杰被贵州公安局缉拿归案。  相似文献   

16.
张洋 《魅力中国》2014,(13):238-238
王阳明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他的阳明。学在明清时期以及民国期间都产生了很重大的思想启蒙影响,被学者和政治家们广为推崇。但是其实王阳明还是一位教育家,他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在整个道德教育领域都有着很大的价值。本文试着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内容作为出发点,探讨道德教育在当今的应用实际以及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江 《西部论丛》2007,(3):0-53
2005年底,我国民间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在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内蒙古5个省(区)首推试点,在中国近代金融业发祥地的山西平遥,起名为“晋源泰”、“日升隆”的两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被最先列入了“试验田”。  相似文献   

18.
陈伟俊 《宁波通讯》2011,(21):58-59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那么,什么样的干部堪称为优秀干部?明代的余姚先贤王阳明,文治武功,勋业卓著,  相似文献   

19.
《发展》2009,(4):158-158
王阳明的父亲官至兵部尚书,才华横溢。但王阳明似乎一点也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聪明。王阳明5岁时,还不会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但是他父亲不这样看,他觉得王阳明只是生病而已。到王阳明6岁时,终于把病给治好了。  相似文献   

20.
鲁修文 《开发研究》1996,(6):36-40,60
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研究●鲁修文(兰州大学兰州,730000)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面临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在这种世界性的竞争环境中,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要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