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先平  余伟  付海泉  周彬 《化工管理》2023,(36):144-146+161
为减少LNG接收站因槽车储罐余气就地排放产生的甲烷排放、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文章以国内某LNG接收站为例,建立了一套槽车储罐余气回收装置,可将外来LNG槽车储罐余气排放至接收站BOG管网,再利用接收站高压压缩机直接加压外输或再冷凝液化成LNG输出。实践结果表明当LNG接收站外来槽车量较多时,可配备槽车储罐余气回收装置,该工艺既能避免LNG槽车储罐余气就地排放产生的安全隐患,也能安全可靠回收LNG槽车储罐余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BOG压缩机是LNG接收站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接收站在卸船与非卸船工况下都会产生大量的蒸发气。BOG压缩机的平稳运行对接收站外输有着重要意义,其作用是用来处理过量的蒸发气以维持储罐压力的稳定。文章就从压缩机气缸部分、机体部分、以及辅助部分进行简要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来浅析压缩机的结构特性、出现的故障及故障的解决方式,并找出避免故障出现的日常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LNG接收站BOG再冷凝工艺和高压压缩工艺流程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并以4×160000m3LNG接收站为研究对象,通过HYSYS软件对这两种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出这两种工艺的能耗。提出将这两种工艺结合,以实现在节能的同时,有效回收BOG。  相似文献   

4.
LNG储罐由于其自身蒸发率及LNG管道保冷循环等原因,储罐内LNG会蒸发产生一定的BOG导致储罐压力变化,尤其是卸船期间由于卸料LNG和储存LNG组成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可能造成储罐压力发生较大波动,对接收站安全平稳运行构成一定的威胁。为此,本文对LNG接卸过程中储罐压力进行记录总结,结合不同阶段具体操作对卸料不同阶段及不同进液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了储罐压力在卸船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及建议,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卸船期间储罐压力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LNG接收站储罐运营周转率是预测和规划中国的LNG接收站建设数量、储罐总容量的重要参数.LNG接收站储罐总容量一般根据正常周转需要、安全储备需要和季节用气储备需要经模拟测算确定.在分析总结中、日、韩三国LNG接收站储罐运营周转率情况的基础上,按中国未来储罐运营周转率平均水平8~12测算,当中国的LNG年进口量达到1.38亿吨时,若以当前中国大部分LNG接收站单站储罐总容量48万立方米为建站标准,则中国需规划建设60~85座LNG接收站;若以韩国的LNG接收站平均单站储罐容量250万立方米为标准,中国只需规划建设11~16座LNG接收站.从中国的LNG接收站应有的战略定位和功能考虑,中国应建设一些特大型LNG接收站并系统性地规划布局沿海LNG接收站建设.  相似文献   

6.
LNG接收站中设立LNG储罐的根本目的:为连续的供气需求和不连续的LNG接收之间提供缓冲。LNG储罐对整个LNG接收站项目的开发、建设有重大影响。LNG储罐罐容越大,则LNG接收站的建设成本越高。鉴于此,对LNG接收站储罐罐容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LNG接收站的定位及市场需求对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为后续LNG接收站设计中LNG储罐罐容的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LNG接收站压缩机选型对接收站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根据项目不同工况下BOG的处理量、设备布置空间、各类压缩机特点,以BOG流量极值作为选型依据,提出以往复式压缩机为基础的配置方案以及离心式压缩机配合往复式压缩机的配合式配置方案,并对比选定方案,实现LNG接收站低温压缩机的选型研究,为离心式压缩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概述了LNG调峰站BOG的产生,分析了调峰站几种工况下BOG产生情况,结合实例介绍了加压外输法在LNG调峰站的应用并提出了生产运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正>寒冬腊月保供忙。12年前,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是中国石化第一座LNG接收站建设项目。如今,作为华北地区主力气源地之一,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加快扩能、实施改革,累计外输天然气超380亿立方米,年经营天然气量连续五年位列全国前三。2022年冬季保供以来,青岛LNG接收站多措并举推动日外输量首次突破3500万立方米,以实际行动践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民生需要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0.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是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冬季,尤其是北方冬季使用的主要气化设备。气化器安全平稳运行是接收站外输稳定的基础,使用中发现多处控制方案的不合理,导致联锁频发。针对控制原理的优化,最大程度上保证安全生产和外输连续。  相似文献   

11.
油轮靠泊海上平台原油外输是一项安全风险高的作业,而且影响油轮安全外输的因素又有很多,有环境条件、靠泊系统、船舶性能、原油储罐充舱、人员能力、管理水平、信息沟通等。文章重点关注外输作业的关键环节,从油轮靠泊碰撞力和系泊力控制、外输期间原油储罐压力控制,及油轮系泊期间应急解脱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外输作业环境条件限制、橡胶护舷+移动式防碰靠球组合、双套储罐惰气充舱系统、快速脱钩装置等各项安全控制措施,提高了油轮靠泊平台外输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液化天然气与蒸发气体再冷凝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对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蒸发气体再冷凝工艺优化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让大家对降低再冷凝工艺过程的能耗、提高接收站的经济效益有简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LNG气化外输过程中,再冷凝器的液位稳定对整个气化输出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再冷凝器的液位波动如果调节不及时可能会引起液位的过高或过低从而导致相关设备停车外输中断。文章引起再冷凝器液位波动再冷凝器顶部压力、底部压力、BOG温度及特殊工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3日,位于福建莆田秀屿港的福建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两座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中国首次采用完全自主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的16万立方米大型LNG全容储罐建设项目。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全球仅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了大型LNG全容储罐核心技术。此次开工的大型LNG全容储罐建设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多个大型LNG接收站逐步投入运营,工艺生产经验的逐步积累,天然气相态变化原理贯穿在接收站所有的生产环节。本文通过介绍LNG接收站在船货接卸、储存操作、高压外输以及槽车充装等环节中发生的天然气相变实例,剖析其本质,阐述如何有效利用天然气相变原理提高工艺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他接收站的安全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安全距离计算是LNG接收站设计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站场的运营安全,而且关系到站场周边民众安全。大型LNG储罐作为LNG接收站的最大危险源,其安全距离的计算更为重要。从LNG储罐间距、LNG储罐与周边建构筑物距离、隔热距离、扩散隔离区4个方面对GB 50183—2004和GB/T 22724—2008这两个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标准执行与修订提出了建议,为后续LNG接收站设计及有关标准的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液化天然气(LNG)前景广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液化天然气更便于远距离运输和储存,所以在世界天然气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LNG生产出口国、LNG远洋运输船队和LNG进口国。国际上进口LNG的接收站,从卸船到储罐、再汽化以至管输至用户,都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运行管理模式。我国的LNG应用则刚刚开始起步,沿海  相似文献   

18.
BOG压缩机是LNG接收站中主要设备,根据维护经验,造成压缩机温度、振动、压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阀故障。介绍气阀常见故障信号、故障原因以及诊断方法,提高压缩器气阀故障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LNG接收站首次投用时需要利用冷媒对LNG储罐管道及设备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蒸发气由于量大一般采用放空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不仅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而且也不利于节能减排。文章通过对LNG接收站首次预冷方式、预冷进度、蒸发气回收方式及回收率进行分析,对后续LNG接收站储罐管道及设备预冷产生的蒸发气回收带来新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压泵是LNG接收站加压气化外输工艺重要的中间设备,其稳定运行对接收站上下游操作均有较大影响,文章通过研究高压泵入口LNG温度变化,探讨温度变化的原因,分析温度变化对高压泵操作带来的问题,总结优化操作方法,降低入口温度对高压泵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