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付卡是以盈利为目的发行、在发行机构制定范围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卡,又分为多用途预付卡和单用途预付卡两类,分别归央行和商务部监管.在我国,礼品卡种类是预付卡市场的一个主要推动因素,市场对零售和企业礼品卡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抓住这一增长机遇,企业纷纷进军预付卡市场,尤其大力拓展二三线城市;并考虑实现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如在线和手机支付等.预付卡的特性决定它容易受到企业欢迎.对预付卡发卡企业而言,首先可以获得巨额的备付金进行资本化运作;其次,预付卡可按税率较低的商品开具商业发票;第三,卡消费者放弃的卡押金、卡内剩余金额,都会沉淀成为发卡公司的纯利润,成为监管政策落地前发卡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多用途预付卡发卡企业还可以通过商户返佣、售卡手续费、延期手续费以及其他增值服务收费.  相似文献   

2.
随着散客化时代的到来,个人旅游支付方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目前个人旅游支付主要有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银行卡支付模式,另一种是第三方支付模式。银行卡支付模式包括线下银行卡支付和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模式包括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旅游预付卡支付。不同旅游支付模式各有特点。从个人旅游支付长远发展来看,将会呈现服务功能更为全面,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实现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全覆盖,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巨大,影响深刻。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还存在信息化基础建设落后、专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支付体系不够完善、旅游网站信息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应不断加强旅游商务网站建设,完善在线预定和支付功能,顺应现代旅游发展积极开展和提供个性旅游产品定制服务,切实提高旅游商务网站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陈英 《时代经贸》2013,(20):38-38
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巨大,影响深刻。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还存在信息化基础建设落后、专业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支付体系不够完善、旅游网站信息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应不断加强旅游商务网站建设,完善在线预定和支付功能,顺应现代旅游发展积极开展和提供个性旅游产品定制服务,切实提高旅游商务网站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毛文彬 《经济师》2004,(6):119-119
目前,我国农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经历了不分对象、不区分持卡群体、盲目发卡和效率低下的初级阶段,所发行的银行卡功能逐渐趋同,为培养持卡人的品牌忠诚度,发卡机构已向为部分持卡群体提供差别化服务方向发展。“个性化”是企业竞争的法宝,作为基层农行如何拓展个性化银行卡业务,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基层农行在拓展个性化银行卡业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1.大多数个性化银行卡的发行还只具有阶段性,如农行所发行的奥运卡、世界杯卡等,不管是银行卡还是借记卡,都是以纪念形式表现出来的,卡的使用期限决定了持卡人只能阶段性拥有这…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功能的拓展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辨证关系分析入手,明确了城市旅游功能的强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的城市旅游功能现状,提出了中国城市旅游功能拓展的一些原则性建议以及相应策略,试图为我国城市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2013,(16):92-93
广东益民旅游休闲服务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已于近日隆重开业,益民服务将携手东莞捷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竭诚为益民卡持卡人服务,开拓益民卡便民消费功能在东莞地区发展的新天地。据悉,益民服务东莞分公司目前已与百佳超市、爱晚亭酒家等多家知名商户签订了合作协议。更多商户优惠信息请关注益民支付网www.ymserve.com或添加益民服务微信。  相似文献   

8.
徐以攀  吴珲 《时代经贸》2009,(3):125-126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银行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银行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旅游、支付、结算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对银行卡是否应该收费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对信用卡收取年费,是全球通行的做法,国内银行也不例外。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带记卡的收费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纬  曹愉 《经济研究导刊》2012,(27):199-200,273
宗教旅游作为专项旅游中的一种,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对中外宗教旅游研究的对比,总结中外宗教旅游的发展状况,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及其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文献进行整合,以及提出对中国宗教旅游研究有益的借鉴,促进中国宗教旅游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支付工具以及支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新一代支付工具的金融IC卡应用潜力巨大.本文基于金融IC卡发展的重要意义,对金融IC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疆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田园 《时代经贸》2012,(6):184-184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支付工具以及支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新一代支付工具的金融IC卡应用潜力巨大。本文基于金融IC卡发展的重要意义,对金融IC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疆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种集转账结算、储蓄、汇总、消费、信贷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子货币——信用卡,正成为风行全球的现代化结算手段和支付工具。据统计,在美国持卡人已达1.1亿,人均5张卡;日本持卡人已达4000万,人均1.5张。信用卡在我国发展也很迅猛,然而,伴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与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一双双贪婪的“黑手”也在伸向信用卡,利用信用卡诈骗案件与日俱增,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全球发卡机构由于信用卡诈骗造成的损失每年达数十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因信用卡诈骗造成的损失也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3.
服务创新:欧美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丕斌 《生产力研究》2008,(17):100-102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ICT)的发展以及服务创新的提出,旅游电子商务在国内外显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文章从便利性、价格水平和发展趋势上论述了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与表现;从技术推动、需求拉动和成本促动三个方面论证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源泉;最后从商务模式、个性化服务、分销和支付手段上给出了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安民  韩光明 《经济地理》2012,32(5):171-176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始于1995年,中国休闲城市评比始于2010年,社会从旅游城市到休闲城市的关注体现出人们对城市功能升级的更高需求。从旅游和休闲的内涵出发,旅游城市和休闲城市在存在一定的关联,而旅游城市发展成为休闲城市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城市的休闲功能的提升,体现了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人性化的提升,体现了城市的品质的提升。本研究从旅游与休闲、旅游城市与休闲城市的涵义、构成基础、服务主体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城市和休闲城市的渗透性及差异性,对旅游城市发展成为休闲城市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银行卡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既在"十二五"期间,各发卡银行的增量发卡全部为金融IC卡(以下简称IC卡),同时逐步将已发行的目前所用的磁条银行卡(以下简称磁卡)的内容全部迁移到IC卡上.  相似文献   

16.
马勇  赵蕾  宋鸿  郭清霞  刘名俭 《经济地理》2007,27(2):336-339
在中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时期,成功的发展模式对于一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文章首先从经济需求、社会问题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特殊贡献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背景,理顺并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并对以往学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述,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乡村旅游考察调研体会,总结出四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7)
文章以山西沿黄国家级生态主体功能县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在生态保护大背景下,为什么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以及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应该如何发展。文章从研究背景、发展特征、功能定位和布局、发展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海岛是世界的旅游热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海岛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海岛旅游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论海岛旅游还是海岛旅游研究,与中国海洋大国的地位还远不相称。文章在对近30年来国内有关海岛旅游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安全、旅游产品等方面对中国海岛旅游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海岛旅游研究中的常用研究方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作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海岛旅游研究提供思路,促进中国海岛旅游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岛是世界的旅游热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海岛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海岛旅游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论海岛旅游还是海岛旅游研究,与中国海洋大国的地位还远不相称.文章在对近30年来国内有关海岛旅游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安全、旅游产品等方面对中国海岛旅游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海岛旅游研究中的常用研究方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作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海岛旅游研究提供思路,促进中国海岛旅游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孔令民 《经济师》2010,(3):194-194,198
门票作为游客接触旅游景区的首个环节,游客对它的评价往往是以一种整体视角,其评价过程包括与景区自身、门票自身以及旅游经历相关的所有方面,其感知价值直接反映了游客对景区的接受意愿,并最终决定了游客的支付意愿。文章以门票感知价值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旅游景区门票支付意愿影响因子的维度构成和作用机理,为景区经营者提供了相关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