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使役动词“使、令”的虚化过程中,使役用法和主语是施动者的致使用法消失,剩下主语是致使原因的无意致使用法。使役动词“教、叫”和“使、令”的最初发展类似,其后动词“教、叫”的施动者主语除了表达使役和有意致使的含义之外,还发展出表示被动的含义。现代汉语中,“教、叫”的使役用法、动词主语是施动者和致使原因的致使用法和被动用法都保留着。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篇衔接手段之一,省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颇为常见。就相似性而言,英汉语言中的省略大致包括三种类型: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但是由于两种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省略在句法结构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对此,本文从主语、谓语、宾语和连接词等方面一一作了分析和举例并得出结论:汉语多省主语、宾语、连接词,而少省谓语;英语则少省主语、宾语、连接词,而多省谓语。  相似文献   

3.
“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问题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法学界应用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分析模式。但是无论是“领有名词的提升移位”说、“格传递”说还是“特征核查”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对这一问题提出新的分析。认为S-结构“张三掉了两颗门牙”有着不同于“张三的两颗门牙掉了”的D-结构。“张三”并非从名词性短语“张三的两颗门牙”中移位至主语位置获得主格。这里应该存在一个表示“致使”义的轻动词(light verb),正是这个轻动词给“张三”指派了“经历者”的题元角色。  相似文献   

4.
由于动词过去分词–ed形式与同样以–ed结尾的派生形容词大量重叠,而且动词be既可用作被动助动词,又可用作系动词,与前两者组成的结构及其象似,也往往产生歧义,既可能是被动结构,也可能是由派生形容词充当补语的系补结构。然而,这两种结构在构件成分、句法以及语义方面都存在本质差别。句法上,被动结构的主语由原动词组的宾语通过外化移位得来的派生成分,系补结构中的主语为基础生成的。语义上,被动动词的语义与对应的主动动词一致,而派生形容词补语始终表静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有时代特色的.一些字词消沉下去了,而另一些字词却流行起来.我发现,现在社会上较流行的词语中,“竟字句”的被器重颇为空前.只要留意,报刊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公安局竟成了就业局;交警队竟成了养闲队.”(见8月4日《海南日报》)这个“竟字句”背后的故事是:海南万宁市公  相似文献   

6.
王若虹 《经济师》2009,(5):122-123
文章研究表动态意义的Be+X结构,及其必要的语用、句法条件。研究结果表明,Be+X结构表动态意义时,必须具备以下句法条件之一,即:Be+X结构与进行体连用;用于祈使句;用于“what I do(did)is(was)to be……的句型中”;用于使役动词后的非谓语动词中;和某些情态动词连用;用于修辞问句。同时,文章还进一步指出在此结构中满足“X”的必要词类条件。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言中,不定式可修饰所有的与结果动词和使役动词连用的宾语,句子中该不定式用作宾语的定语。在教学实践中,这一语法规则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英语的部分难点。  相似文献   

8.
动名词、不定式、分词是非谓语动词的三种基本形式,它们在句中虽具有动词的特点,却不做谓语,不受"人称"和"数"的限制,发挥着谓语之外的其它语法功能,因此成为了许多初学者的学习难点。本文基于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和研究,对非谓语动词的用法进行了提炼,重点分析了非谓语动词的学习难点:非谓语动词的动词特性、非谓语动词的语法功能、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旨在以此提高学习者的语法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红楼梦》的作者艺术地再现了自己所品尝过的人生百味,“辣子”也是“其中味”:曹雪芹塑造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时,心情非常复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后世读者对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失之于偏颇。  相似文献   

10.
状语与中心词结构(以下简称“状中结构”)中的状语的语义指向会因为状语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有些类型的状语语义指向动词中心语,而有些类型的状语的语义常指向动词中心语以外的名词性成分。本文即考察语义指向名词性成分的状语的情况。通过从《王朔文集·挚情卷》中搜集到的约1600个例子,分析归纳出语义指向名词性成分的状语的类型,并揭示这些状语和名词性成分在语义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和陈染《私人生活》的文本分析,揭示了当代女性文学由于缺乏真正的个体人格独立和人道主义的大背景,而被误置为一种消解女性、最终消解个性的文学,由“先锋”而落入了《红楼梦》式的传统陷阱。  相似文献   

12.
“国有”之我见郭庆海关于“国家”这个名词,《现代汉语词典》中作了这样的解释“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组织,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合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  相似文献   

13.
一部洋洋洒洒、上百万字的《红楼梦》,问世以来倾倒了多少少男少女,痴迷了无数文人墨客。而曹雪芹在编织他的《红楼梦》时,哪里想到,几百年后,会有人把他的荣华富贵、风流似景而又历经兴衰的故事背景地——大观园。用古建筑微缩艺术景观逼真地再现给世人,让《红楼梦》达成了文字与立体视觉统一的完美结合。 与曹雪芹共筑《红楼梦》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男人,他今年49岁,祖祖辈辈生长在天津。所不同的是,他做事的执著。他的梦缘自于13岁,因为那时他看了一场《红楼梦》的电影。他被电影中大观园的全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他开…  相似文献   

14.
说话     
广州话的“说话”就是话的意思。“讲话”可以说“讲说话”,“说话”是个名词。“说话”当名词用在当代其它方言中虽少见,但在古代却屡见不鲜,光在冯梦龙的“三言”中,我们就发现了不少例子。《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许公道:此事与下官无干,只吾女没说话就罢了。”“没说话”即“没话”。《月明和尚度柳翠》:“方晓得在显孝寺参师及水月寺行者一段说话。”《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介溪公最听他的说话,凡疑难大事,必须与他商量。”又:“李万笑道:去多少时,有许多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英汉大词典》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句法层面上的语法信息提供及其标注情况;然后对其在句法信息提供和标注方面的长处与不足进行了讨论,以期对今后英汉学习词典的编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长虹的老总倪润峰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曾向他的中层干部推荐过两本书:企业弱小时,推荐的是《三国演义》;企业羽翼已丰、家大业大时,推荐的便是我们欲说的这部《红楼梦》。实可谓“打天下时读《三国》,得天下后读《红楼》。那么,《红楼梦》中到底蕴含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张锐 《经济研究导刊》2009,(17):200-201
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在文学创作上追求传统的古典美、永远的女性美、病态的官能美,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女性崇拜”思想;中国文学著作《红楼梦》里也充分地体现了女性美,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类对关的追求和热爱。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新经济》2014,(9):95-95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处历史景点》;《少年游》;《失明症漫记》;《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电影行话手册》;《中国在梁庄》  相似文献   

19.
税收诚信是征纳双方共同构建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诚信纳税”成为税收宣传的热门话题。许多人撰写呼唤纳税人的纳税诚信,一些基层税务部门则片面强调纳税诚信的前提作用,而忽视了税务部门“征管诚信”对构建“纳税诚信”的先导作用。 什么是诚信?诚信即诚实,不折不扣,讲信用,有信用。这样理解的话,信是名词如动词。用古汉语法则理解,信是“使……相信(信任)”的意思,是动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说诚实还必须使人相信(信  相似文献   

20.
在早期《红楼梦》研究中,广州也不乏研究者,第一位红学家就是清代著名爱国诗人张维屏。张是广州番禺县人,他是《红楼梦》的爱好者,而且对《红楼梦》有相当研究。受早期红学索隐派的影响,张维屏经过一番比较、考证,认为贾宝玉的原型是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并把这一结论写入他的重要文献资料专著《国朝诗人徵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