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合作经济》2013,(10):19-20
近年来。黄冈市供销合作社立足农业大市市情,大力构建为农服务新平台,积极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庄稼医院。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黄守宏 《当代陕西》2008,(11):11-12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机构是依托。《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新阶段我们党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作出的重要决策,抓住了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必将有效地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提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目标和总体框架,是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认真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对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希望对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健全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和标志。近年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探索实践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形式、新途径,在破解农村流通难题及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取得新突破,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发展新型服务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河南省大力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但是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并借鉴韩国和台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健全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该文着眼于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这一问题.在深入剖析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稳步推进土地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步培育和壮大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破解农业投资机制与政策初衷错位的局面以及优化经营体系建设的外围环境。  相似文献   

7.
马宗宏  付文章 《发展》2013,(10):55-55,60
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是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2012年,肃州区被列为全省首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之一,在各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牵动下,积极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基本成形。一、现状及成效肃州区总面积3 3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4万亩,辖15个乡镇、20个社区,123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201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84亿元,农业增加值22亿元,财政收入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 334元。近年来,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根据产业发展优势,立足现有人力资源,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农业推广服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新阶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内在要求。在我国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占主体地位的基本国情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服务将先进技术、现代理念导入农业产业,是实现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供销合作社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九届中国合作经济论坛召开之时,适逢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精神进一步指明了供销合作社努力方向,而山东省章丘市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果,让与会代表和专家对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充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寄予厚望。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力量的供销合作社,如何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有所作为?这个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粮食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种业、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蔬菜业、水果业、花卉业等产业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应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抓好春耕春播工作,保障乡村道路运输通畅,在南方地区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生态高值农业和"康养业+富硒+农业",尽快推进饲料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加大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农业经营成本,鼓励发展以村为单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培育农产品销售新业态,建立政府、企业和市场互动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观光农业调整农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交叉性产业,也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改变单一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调整农业结构是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农民增收的途径.本文拟就发展观光农业,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方面做理论上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供给主导“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位,同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技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谢江  吕学芳 《乡镇经济》2009,25(8):68-72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湘西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湘西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引入新的农业产业化评判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农村支农金融服务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互动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单总结了国内外现代农业理论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农业现代服务业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期待能够为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梦玲  童婷  陈昭玖 《南方经济》2023,42(1):135-152
从服务分工视角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与农户行为的市场约束,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旨在寻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文章利用江西省9个县(市、区)34个村645个水稻种植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农业绿色生产率,同时采用Tobit模型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农户土地禀赋下的经营规模、土地细碎化、地块规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率均值为0.48,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伴随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加深,即采纳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生产环节越多,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越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和地块规模的扩大,能够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而土地细碎化程度则会抑制这种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施肥服务和病虫害防治服务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关键环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诱导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从而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据此,基于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应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与完善、引导农户开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注重农户...  相似文献   

17.
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与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以缓解相对贫困为重点的后扶贫时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问题仍不容忽视。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有序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如何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并尝试建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缩小——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此,文章首先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影响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2750份河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影响,并通过替代核心自变量和变更样本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运用PSM模型和IVProbit模型以及ERM模型进行内生性讨论,最后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缓解了农村经济相对贫困。考虑内生性后,结论仍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的机制验证发现,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通过缩小劳动力禀赋差异和技术禀赋差异,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劳动力禀赋差异缩小和技术禀赋差异缩小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1.22%和7.36%。可见,应将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体系纳入农户相对贫困治理机制考虑范畴,引导农户从传统家庭化生产转向现代社会化生产,扩大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范围;同时完善就业服务等相关配套体系以吸纳释放的弱劳动力,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以往从农户主体角度讨论诱导农业生产性投资的传统思路,文章从分工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农业服务外包与生产性投资之间可能存在的替代关系,试图为中国小农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及其投资选择提供一种新思路。基于广东阳山县的农户跟踪调查数据,选用Probit和Tobit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服务外包与农户生产性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具体而言,农业服务外包水平增加10%,农户进行生产性投资的概率降低3.21%,生产性投资总额降低29.24%。采用工具变量法再次验证了这一替代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该替代关系会随着种植规模的增大而减弱。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充分发挥农业服务外包市场的迂回投资功能,以外部投资替代农户的直接投资行为,从而将小农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为此,有必要反思和调整农村信贷政策,并适时制定面向新型农业服务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日美经验看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未能起到风险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功能。日本和美国是较早实行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国家之一,其成熟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对于分散和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来看,在借鉴国外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保险与相互制保险相融合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及配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发展安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发展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其次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第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第四是提高安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推进本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途径有: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品,全面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大力实施农产品流通工程;尽快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