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更多的上市公司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陆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经营者股权激励是公司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方式,这样做款风衣降低经营者代理成本,同时有效提升经营效率,实现企业增值。本文针对上市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效应与市场环境及公司机制的密切关系,对股权激励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股权激励绩效考核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更多的上市公司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陆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经营者股权激励是公司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方式,这样做款风衣降低经营者代理成本,同时有效提升经营效率,实现企业增值。本文针对上市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效应与市场环境及公司机制的密切关系,对股权激励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股权激励绩效考核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浅谈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股权激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激励是指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在我国,最先是由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决定>的报告提出要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就为股权激励的实施提供了最基本的制度性支持.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影响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营者持股、国家股股东(国有资本注资持股)和流通股股东(中小股东持股)具有不同的股权激励效果。其中经营者持股具有最强的激励功能,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和提升公司价值;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国有资本容易出现投资者主体缺乏保护机制的问题,进而扩大委托代理关系的距离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引发企业效率低下;在流通股股东的激励环境下,股权流动性分裂从根本上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可能导致经营者持股和国家股的激励减弱。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实证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行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尤其是中小板上市公司。本文以2008至2010年28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成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6.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在上市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观点:一是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二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报酬与企业业绩并不相关;三是经营者股权对企业价值不存在显著影响.本文在分析二者关系时主要以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文章最后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昕 《商》2013,(8):104-104
股权激励作为公司薪酬结构的一种普遍安排,通过企业管理层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管理层一定经济权利,使其能够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的问题,降低了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冲突。在我国,2006年1月4日中国证监局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方法》,同年9月30日颁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产生了明显影响。目前来说,经济的迅速发展、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大部分公司都采用了股权激励政策,因此,分析探究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矛盾,股权激励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被很多企业采用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现行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在这一问题的会计处理上仍不够成熟,企业在股权激励的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几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问题;最后探讨了企业提高股权激励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股权激励是对未来增值收益的一种公平分配。它有利于发挥经营者的潜能和激励经营者行为长期化。但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不健全,影响了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应尽快修订和完善证券管理法规,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使非上市公司和企业有平等机会建立期权机制,以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政策并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公司治理体制中,由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而致使管理层与公司所有者在利益上产生了博弈,在这种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协调处理公司所有者与管理层二者的利益矛盾关系而涌现出了股权激励。 通过股权激励的实施使企业管理者及核心技术人才有了另一个身份,即股东,进而有效参与企业运营决策、利润分配与风险承担等工作上来,从而更好地为企业长足稳定发展而努力。 基于此,文章就围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展开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与信息的发展进步,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权激励有助于缓解现代员工的薪酬压力,也是有效缓解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矛盾的激励手段。但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现状来看,股权激励制度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会计问题,需要在会计行业准则和相关制度上更成熟地处理,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常见模式,分析其中相关会计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强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9)
股权激励作为公司一种长期激励措施,最早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在美国,七八十年代开始在西方盛行,九十年代我国也应用了这种以解决公司经营权与管理权相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追求不一致的问题为核心的方法—股权激励政策。本文以股权激励相关理论为基础,着眼于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和探讨了在实际运用中各类股权激励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浅析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股权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使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减少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但在我国由于存在股权分置等诸多原因使股权激励的效应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股权激励的状况及其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李永枝 《消费导刊》2013,(7):116-116,118
在人们的印象里,股权激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事,而中小型企业很少应用股权激励政策。但随着股权激励政策的广泛应用,许多中小型企业也在探索着应用股权激励政策,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不同,中小型企业股权激励的目的和方式一般也和它们不同,因此,迫切需要根据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发和设计适合中小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本文着重讲述了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现状,和本公司采取相应的股权激励政策以及股权激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有助于解决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代理问题,规避短期行为而更多关注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然后就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更多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股权激励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部分,可以有效的防止公司高管的短期行为,将公司的发展与高管薪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改进意见。为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股权激励提供方法,促进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发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作者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分析对象 ,对我国股权激励开展方面的法律、法规 ,各地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进行现实考察。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手段,已被众多企业认同并采纳使用。对于中国大量上市公司而言,股权激励更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激励模式。因为它不但可以解决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的问题,还能起到降低运营成本及吸引高端人才的目的。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行环境和实施条件,指出实施股权激励的重要性并构建出适合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旨在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提供参考,防范潜在危险,真正发挥股权激励在长效激励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苏巍 《商业会计》2023,(11):111-114
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所有者、经营者及员工都可以借助于股权激励的手段平衡利益,切实有效地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文章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上市公司H企业两期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划分,研究发现H企业以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为基础,发挥股权激励财务效应,能够提升股权激励效果。最后从长期经营绩效方面对H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我国施行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众多上市公司选择利用股权来激励企业员工,通过对N公司2005年9月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股权激励的本质、目的及实施的关键要素,以及股权激励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在国有企业中如何防止股权激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探讨监管机构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制订如何进行政策上的指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