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要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进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心理阻力的三大来源改革就是要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在旧的规章制度被不断废除的条件下,多年形成的旧有的行为规范不再适用,传统和习惯也必然与新建立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相冲突。这时人们心理便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从而产生抵制变革的心理。这种抵制变革的心理就构成对改革的心理阻力。  相似文献   

3.
杨燮蛟 《时代经贸》2009,(9):158-159
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可能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大学新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角色的转变,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学会自我心理的调适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变化。  相似文献   

4.
由于长期以来电力行业的垄断经营,人们认为电力企业的经营不存在市场竞争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电力流通于市场依然是一种商品,只不过这种特殊商品的市场规律没有得到重视,这直接导致我国电力企业的忧患意识严重缺乏,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现象。为此,电力行业很有必要改变当前的单一经营模式,在保证大的方向不改变的前提下,实施新的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行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财务会计报告是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随着环境的变革而不断改变其内容和表述形式。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越来越不适应新经济时代信息披露的要求,财务会计报告的改进迫在眉睫。人们必须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形势和投资的决策需要.建立面向未来的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改革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那么改制就是改变公司或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外部关系和内部条件。改制是我国企业发展中一次大的变革,它既要有内部条件,也要有外部条件,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在规律。公司改制既不是一切从零开始组建公司,也不是简...  相似文献   

7.
郭海 《新经济》2014,(15):58-59
雅居乐连续三年未能达到营销目标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而在于其不适应市场环境的整体战略。雅居乐“换血”后能否重振河山,还要看其去家族化能否引发其市场战略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诸多问题,农业产业化势在必行。为此,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发展,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以改变目前远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一种在现有产权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利益格局不根本改变的条件下,以收入刺激为核心,理顺国家与企业及个人之间在一定期限内收益分配关系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在我国公有制企业的实行,使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总供给,使国家、企业、个人都得到了益处。但承包制并不是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对一些行业比如本文所指的煤炭企业有其适应的一面,但也有其不适应的一面,承包制的试行,并没有根本改变公有企业预算款约束的致命弱点,导致承包单位具有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图书馆原有的模式发生了变化。过去图书资料工作以文献收藏为主,侧重于保存职能,只给读者提供原始文献和初加工的目录索引等初级产品。这种模式只适应计划经济而不适应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图书馆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只重视文献保存,忽视文献开发;只重视阵地教育,忽视信息  相似文献   

11.
生态移民中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移民工程是将原来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相对适宜生存的地方,首要目的就在于降低迁出地生态环境的人口压力,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是当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时被迫实行的扶贫迁移策略,环境的改变会引起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产生文化变迁.只有适应文化变迁的文化才能生存下来,文化的变迁导致了文化的适应.文化适应的结果是文化变迁.生态移民对民族原有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旧文化因为环境的改变不断地冲撞、重组、融合形成一种适应新环境的新的文化体系.文化在变迁适应中不断地创新发展.粗略的探讨一下因为生态移民环境改变后文化的变迁与适应.  相似文献   

12.
兰纪平 《经济管理》2005,(15):12-14
自2003年夏季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加大。我国则在重申把建立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作为改革目标的同时,作出了人民币暂不升值,也不改变现行汇率机制的回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活力和实力明显增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市场经济由被动卷入到主动适应,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大大提高。但也要看到不少企业,包括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中显得不太适应。这些企业有的观念落后,管理松驰,职工素质不高;有的领导体制不健全,权责不清,决策水平低,缺乏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有的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产品不适销对路,资产负债率高,资金周转不灵,经济运行质量低下,陷于困境,甚至倒闭破产。要改变这种状况,其出路就在…  相似文献   

14.
B:打倒“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学科的恢复重建作好了种种准备。那么,在这之后,学科蓬勃发展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A:的确如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总结了“文化大革命”和历次政治运动的经验教训,在公报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从此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必须量力而行、经过论证、讲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必然要求改变同它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改变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方式。这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会计也应作相应的改革。会计改革的必要性会计改革的必要性,是基于客观要求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进一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要求会计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为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中学应试化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堂里表现得十分突出:道理讲得多,联系实际少;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评价方式单一,行为督促少,这样的弊端导致课堂教学少有生气,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改变这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状况,笔者在初一政治课堂里进行了一些教学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正>市场信息7月8日,当日发行的工银添颐债券基金在费率结构设计上创新,实施零认申购费用。该基金希望为投资者提供养老投资的工具,制定战略资产配置方案,使基金在每个5年运作周期内的风险收益水平逐步降低,以适应伴随生命周期变化的投资者偏好改变。7月11日,富国基金旗下首只以低碳经济为投资主题的基金——  相似文献   

18.
由于当今市场体制发生了改变,行政事业单位也不得不进行改革,否则将不能适应外部激烈的竞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聚集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但由于自身的管理观念过于传统,或是不注重激励,造成了人才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抓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快速、稳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差距 同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有三大差距:即法律与监管体制不完备,中介机构不成熟,市场的发展空间比较窄。 先讲法律和监管体制方面的差距。虽然建国50多年了,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制则是从1978年才开始逐步建立的,此前我国的法律体制完全是适应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的。虽说目前我国的法律已有相当大的改变,各方面的商法、民法以及审判上的程序法、刑法等都在努力跟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正>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产品经济。这一点,已经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上的指令性计划观念要不要改变?如果不改变,只是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能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形势?能不能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的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