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品牌竞争。当前,中国企业自有知名品牌少且竞争力弱,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今后较长时间内需要通过努力实施一系列品牌锻造策略来打造中国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品牌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不断涌现出许多知名品牌,并且为企业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国内品牌发展呈上升趋势。而与此同时,黑龙江作为国内的经济大省,其品牌发展却处于滞后的困境,多的是昙花一现的名牌,往往价格比一些国内知名品牌低很多却无人喝彩。分析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困扰着该省品牌发展,使之迟步不前。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竞争的格局下,品牌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其国际化进程直接决定企业的全球化水平,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已成为企业新的价值增长点,加快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也成为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近年来,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发展迅速,其品牌在国际市场已初具影响力,但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建立国际知名品牌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湖南工程机械企业的品牌价值进行有效评估,以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本文在国际品牌价值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知名品牌价值的评价体系,运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方法对国际知名品牌的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并结合湖南工程机械企业的品牌价值评价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中国企业都面临着与世界知名品牌竞争的局面,如何使中国企业由知名品牌4~.z_x-f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基地转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企业的战略问题。从中国企业品牌现状入手,分析了制约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因素,结合实际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族企业越来越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竞争无国界化的新格局。正是由于市场的不断国际化,一些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名牌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并且占有了较大市场份额,这一新局面的出现迫使我国民族企业必须对如何培育自己的知名品牌做出战略分析。本文即针对我国民族企业品牌现状,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培育民族品牌的发展战略,这也许对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尽早成长为国际名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企业越来越面临着经济垒球化、竞争无国界化的新格局.正是由于市场的不断国际化,一些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名牌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并且占有了较大市场份额,这一新局面的出现迫使我国民族企业必须对如何培育自己的知名品牌做出战略分析.本文即针对我国民族企业品牌现状,在认真 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培育民族品牌的发展战略,这也许对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尽早成长为国际名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TCL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2002年度其品牌价值上升到187亿元,在中国企业知名品牌的排名中位列第六。今天,它不仅代表着一个不断扩大的电子消费类产品系列,而且代表着一个蒸蒸日上、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集团。TCL品牌是如何创建起来的,它有哪些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它今后的品牌建设之路当如何去走,它对我国企业创建品牌走向世界有哪些启示?本文通过对TCL品牌成长历程的回顾与分析,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顾晔 《经济世界》2002,(9):30-31
一个产品生产出来,赋予它一个品牌,到逐渐为人们所熟知,成为一个知名品牌,最后成为世界著名品牌,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智慧的。所以,品牌是一个企业含金量极高的知识产权。 于是,一些企业就打起了知名品牌的主意。他们在企业产品的识别系统上,采取各种花样,仿冒名牌产品,误导消费者,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我们谓之“傍名牌”。近两年,著名的意大利服饰品牌“L’ALPINA(阿尔皮纳)袋鼠”,在我国市场上也受到了一群“仿冒鼠”的侵扰。  相似文献   

9.
2005年,我国出口总额达762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而自主品牌出口比重却不高.企业绝大部分出口是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贸易或以贴牌为主的订单贸易.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出口企业占全部进出口企业的比重还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0%,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更是寥寥无几.占全国出口1/3强的广东省的自主品牌出口额仅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上海市、浙江省自主品牌出口额也不足10%.  相似文献   

10.
陈莫 《经济纵横》2005,(8):54-55
2003年,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晓峰有些“坐立不安”了。只需稍稍四下张望,以服饰设计、制造和销售集一体的柒牌已处在层层包围之中:国际知名品牌如BOSS、杰尼亚占据着高端;国内知名品牌如报喜鸟、雅戈尔、杉杉等处在中端;而一些区域性品牌则垄断着低端。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企业营销能力维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打造制造业企业的知名品牌,营销的作用不可或缺。本文基于安徽的数据,在国内率先对制造业企业营销能力的维度进行了一项探索性分析。分析表明,制造业企业营销能力具备五种维度,即营销文化、营销战略和执行、营销研究、营销沟通和产品开发。本文的研究对企业的营销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老字号独特性品牌资产的来源和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叶 《经济经纬》2008,(1):117-120
在老字号品牌复兴战略中,挖掘老字号特有品牌元素,发挥其独特性品牌资产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对老字号品牌元素的解析表明,老字号品牌元素相比现代品牌更为丰富多样,并具有独特性.从消费者品牌联想角度分析,在诚信可靠、品质保证、历史文化、情感联结方面老字号相比现代品牌具有明显优势,而在活力时尚、创新进取、管理先进上的表现远逊于现代品牌.  相似文献   

13.
中国轿车行业的品牌价值正处于动态变化的趋势之中。在控制产品差异化特征之后,外国品牌对本土品牌具有显著的溢价,但其溢价逐年递减;在4大类国别品牌中,欧系品牌具有显著的溢价,其溢价也在逐年递减;在10类企业品牌中,6个企业有显著的品牌溢价,1个有显著的品牌折价,其它品牌则不显著。轿车的车型特征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U型"的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近几年来本土企业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所进行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左莉  刘延平 《生产力研究》2007,(7):110-112,12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成熟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己明显地感到我国企业与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现阶段,品牌经营在企业间激烈的竞争中越发展现出其内在的优势。同时,对核心竞争力的发掘、培育和管理也成为企业谋取独特的、持久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致力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经营的研究,帮助我国企业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强势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两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推行科学化品牌经营,是企业巩固、维护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本修炼与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的同时,汽车生产企业问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才可能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成健 《经济与管理》2007,21(9):25-28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品牌运营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的关键。在后WTO时期,中国企业只有打造出强有力的品牌,才能立足于世界经济。与国际品牌相比,中国企业品牌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品牌意识及品牌保护意识淡漠,品牌定位不准确,缺乏品牌建设长远规划,品牌营销能力薄弱等问题。本文通过与国际品牌的比较,结合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国企业品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吴海民 《时代经贸》2007,5(3X):13-15
品牌输出与经营已成为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最重要的竞争手段本文就跨国企业对我国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的原因进行了深度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开发本土品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成健  赵岩 《经济经纬》2006,(6):88-90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私营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私营外贸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外贸经济中的一个最活跃和最具发展前途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目前我国私营外贺企业也面临着诸如国内外环境适应能力欠佳、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市场占有能力较弱等困境。作者针对制约私营外贸企业发展的五大困境,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宽松政策环境和努力创建企业品牌等相应对策,以期对我国私营外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促进战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瑛 《经济问题》2007,336(8):53-55
我国众多企业已认识到实施绿色经营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因注重眼前利益、追求利润目标,而忽视企业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我国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了目前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绿色营销的促动战略模型,从企业、市场、社会三方面同时入手,"内外结合、推拉并用",通过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促动,迫使企业尽早实施绿色营销,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应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两家本土知名制造企业为纵向研究案例,揭示创新氛围、创新能力、创新开放度在创新质量提升中的作用,可为其它制造企业提供指导。研究发现:事件空间、事件强度影响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在被动性事件中通过利用性创新能力识别创新机会,在主动性事件中通过探索性创新能力获取创新机会和资源;创新氛围有助于促进利用性创新能力向探索性创新能力转变,创新开放度有助于提升主动性事件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果;在制造企业成长历程中,被动性事件和主动性事件的交互作用形成创新质量提升的正反馈,被动事件变少、主动事件变多,创新质量得以提升。研究结论对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在复杂动态的事件环境中进行创新管理、促进创新质量提升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