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云 《企业导报》2012,(24):106-107
保险公司与保险代理人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保险代理人展业时在保单数量和质量上的努力都影响保险公司的业绩。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认为,在质量信息重要但难以监督的情况下,固定工资有可能优于激励工资。代理-雇员制基于这一假设探讨保险营销激励约束机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付轼辉  周栩  孙红 《价值工程》2012,31(26):99-101
开发低碳建筑是我国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政府如何激励和引导房地产企业发展低碳建筑。结果表明,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选择最优激励力度最大化效益,并通过适当的监督降低代理成本。最后,文章给出了的政府可以付出监督的"愿意监督集"。  相似文献   

3.
一、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指政府通过签订合同雇佣私有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费用则由政府编列预算支出或者是由政府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和完成公共政策,改进公共方案的质量.政府采用合同外包,首先要确定哪些公共服务可以承包出去,即确定承包对象.  相似文献   

4.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不对称,委托人为了防止代理人损害自己的利益,需要通过严密的合同契约和对代理人活动的监督来约束限制代理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从委托代理模型设计入手,分析了代理人在委托人解雇威胁确定可信与解雇非确定可信时,代理人的最优策略选择,并总结了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民营企业委托代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者是委托人、经理人是代理人。本文认为,所有者与经理人实际上都具有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双重身份,他们之间存在双向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双向激励与约束。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实行经理人合同期望回填将是目前我国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双向激励约束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寿险公司与代理人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问题是寿险公司激励机制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根据现阶段寿险业激励机制的特征,对委托代理基本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修正后的模型分析得出寿险激励机制是以"业绩量"为核心设计与实行的,存在局限性,无法对代理人实现正确的激励。同时,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寿险代理人在现行激励机制下的决策验证了模型分析的结论。最后,总结分析激励机制的局限性,为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只有在满足个人理性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条件下,委托人才能获得期望收益的最大化,才能实现委托代理的均衡合同。物流外包是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阐释了物流外包的机理,认为建立长期的物流外包合作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保证物流供应和需求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委托代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矿安全生产活动中,政府与煤矿企业经营者构成一个委托代理博弈:政府是煤矿安全的委托人,煤矿企业经营者是煤矿安全的代理人,安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看作政府的收益,,煤矿企业经营者工资、奖金、提成等收入是代理人的收益.在此博弈中,委托代理双方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因此必然产生激励不相容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的建立.合理、有效的煤矿安全激励约束制度可以缩小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并且能降低监督成本,使得企业经营者尽职尽责地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25):42-43
我国被动房正处于由示范试点的导入阶段转变为初始推广的关键节点上,富有效率的被动房推广激励机制的制定是被动房能否实现被动房初始推广的关键工作,本文以地方政府的视角,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被动房初始推广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在该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如何制定有效的激励合同达到政府所期望的最理想的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11.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本文试图将其引入村级会计监督体系中,通过分析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对村级会计监督的影响,提出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监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机环境下委托代理基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委托-代理理论中将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合同双方分别称为代理人(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和委托人(另一方)。委托人作为合同的设计者,不能观测到代理人在履行合同时采取的行动(或努力水平),所能观测到的只是代理人的行动和外部随机环境决定的产出结果。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代理人总是选择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努力水平,委托人若想实现  相似文献   

13.
企业管理的难点在于委托代理中经理行为的监督考核,原因在于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利益的不完全一致性。解决的根本办法是改革对代理人(经理)的激励办法,实行国家外部监督条件下的职工股东监督,实行经理资格管理,市场配置,股份化激励,强化经理的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4.
凌艳  严广乐 《物流科技》2008,31(2):75-77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增加信息激励这一变量,建立第三方物流中物流外包方与物流提供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及其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并通过对物流外包方代理成本和物流提供商激励报酬强度系数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指出构建物流服务提供商激励机制必须反映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特质、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外包方代理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经济责任审计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股份公司通常是从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和监督这两个方面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国有企业中经营者的激励与监督问题,从而进一步剖析经济责任审计的成因。在现代企业中,激励问题是通过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来解决的。这里的企业所有权是指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指的是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如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资、利息等)的余额的要求权。事实上,在企业理论的早期文献中,经济学家就是以剩余索取权来定义企业所有权的,后来也有学者将企业所有权…  相似文献   

16.
<正>科斯在他的理论中将企业理解为一种不同于标准的市场交易的契约,从而开创了契约理论研究的先河。在科斯之后人们对契约理论的研究按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方向是委托-代理理论,其核心是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代理人"说真话"和"不偷懒"。这个机制认为可以将所有的可以预见到的或然事件都涵盖在其中,是一个不需要再谈判的完全合同,因而这些理论也被称为"完全契约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两权分离引发了委托代理关系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为了解决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委托人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规范、约束并激励代理人,从而减少代理人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委托人的利益。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内部控制问题入手,通过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论述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含义,并指出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股本主体缺位,股东控制权残缺,更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并提出改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勇  陈霄 《企业经济》2007,(4):57-59
外包的运用,使企业在分工协作和资源共享中大获益处。软件项目开发中的人员外包也是由外包思想衍生而来。由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使得人员外包过程中各方的收益均取决于外包员工劳动的效率和成果。这时对外包员工工作的激励与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借助于博弈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根据外包合作中各方的利益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外包员工的工作产出进行了分析,并由最后结论提出了优化该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产权制度下,企业由外而内呈现出层次性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公司制企业建设层次性的会计监督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各层次上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不尽一致,占有的信息不对称。每一层中的代理方都可能出于自己的利益、利用手中占有的优势信息做出逆向选择,从而给委托的~方造成损失。为了克服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委托人除了要设置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协调代理人的目标尽量与己一致外,建立健全层次性的会计监督体系同样不可或缺。笔认为,公司制下会计监督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层次:一是来自经营层内部的监督;二是来自企业权益持有的监督,三是政府监督。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认识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委托代理理论。当财产所有者不直接经营自己的财产,而是赋予代理人在满足特定利益的前提下决定财产运营的权利时,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理论下,囚委托人不能直接观测到代理人采取的行动,只能获取代理人提供的不完全信息。作为有限理性的代理人并非总是按照委托人的利益来选择自己的行动。他更倾向于利用自身优势为自己谋“福利”。因此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门标经常不一致。委托人有必要建立监督制度来降低代理成本,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首先,从纳税人与政府的关系来看,财政支农资金归全体纳税人所有,纳税人实际上将自己的资金以税款方式提供给政府,委托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管理,作为经济人的纳税人存在着将委托代理成本降到最低的倾向,希望获得政府使用和管理资金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的信息,虽然可以通过对政府支农资金的支出行为进行群体监督而达到目的,但是现实中监督成本过高,需要依靠审计机关,以实现其监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