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ENGO作为区别于政府与市场的第三方主体,在我国环境保护和监督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例如,自我国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境公益领域40余起诉讼案件中大部分由ENGO提起。然而,与大量的环境侵害行为和潜在案件量相比,进入环境公益诉讼渠道的显然微乎其微。环境公益诉讼"叫好不叫座"现象的背后则是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设计理念的偏差和缺乏有效的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我国的ENGO环境公益诉讼激励尚属于起步阶段,国外关于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成功经验可给我们以启示:从资金、组织、人员、渠道、监管等方面完善我国ENGO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将激发ENGO环境公益诉讼的积极性和持久性,从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汪韬  冯洁 《环境经济》2014,(9):33-33
正经过近10年艰辛实践和3年多立法过程中的激烈争论,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机遇与挑战同在。除了一些外在的制约因素,环保组织在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诉讼能力方面的重大挑战。诉讼是一项复杂、高成本的活动,对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尤其是资金保障和法律专业能力有着较高要求。据有关社会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环保组织的资金保障和法律专业能力总体比较低,不足以满足环境公益诉讼的要求。一方面,环境公益诉讼成本动辄数十万元,需要鉴定时还会有更大数额的鉴定费支  相似文献   

3.
王妍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268-270
随着社会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这对民事环境公益诉讼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但2012年新民诉法修改增加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内容,但其中对诉讼主体只做出了泛泛的规定。逐步阐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含义,并通过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阐释实践中民事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范围,分别从检察机关、公民、行政机关、其他组织4类主体进行深入理论探究,并对未来关于民事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做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4年12月2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被告常隆农化等6家企业因违法处置废酸污染水体,应当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6亿余元。本案因此被称为“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这起由环保组织作原告、检察院支持起诉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不仅参与主体最特殊、诉讼程序最完整,且涉案被告最多、判赔金额最大,同时探索创新最多、借鉴价值最高。堪称示范性案例。1.环保组织作为原告提起诉讼。作为一起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案件最大的亮点在于原告身份的特殊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有环保法庭无案可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适格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应该整合检察机关、环境行政机关、环境组织和公民,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发展相应的制度构建,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制度配置模式相结合,推进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  相似文献   

6.
《环境经济》2015,(5):10
随着新环保法的施行和《解释》、《通知》的发布实施,"哪些社会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问题已尘埃落定,有人开始担心可能会出现因滥诉而浪费司法资源的问题。但事实上,因为环境公益诉讼难度极大,没有相当实力的社会组织要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很难,甚至不可能进入诉讼程序。因此,现在担心的问题不应是滥诉,而是谁会提起、谁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为拓宽公众参与环保监督的渠道,新环保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为正确受理和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使《民事诉讼法》、《侵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修订《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将公民排除在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之外。传统诉讼制度理论中,基于福利经济学家和经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限定为环保职能部门。而现代诉讼制度中,公共选择选派将"经济人"假设推广到政治领域,从而否定了经典经济学家的观点。环保职能部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寻租"现象,又使公民个人成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具有必要性。我国今后立法中,也应当进一步拓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赋予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态保护中农民生态参与的困境、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民生态参与在农村生态保护中并未发挥有效作用,存在着生态参与滞后、流于形式、无序化、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农民生态参与的困境主要源于知情权缺乏保障、生态参与程序规则缺位、农村非政府环保组织欠缺立法定位、生态公益诉讼渠道不通畅等制度性因素。为改善农村生态保护中农民生态参与的状况,需要健全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专门立法建立生态参与的程序保障,赋予非政府环保组织法律地位,规定农民提起生态公益诉讼的资格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9.
环境公益诉讼的热议,使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成为势在必行,其中最热的问题当数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问题。最应该被考虑赋予诉讼主体资格的当数社会团体,其中尤其是环保社团。无论从主体的自身能力考虑,还是从社会效果考虑,环保社会团体应该是最佳之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人类在取得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进入了快速恶化的周期,大量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常以原告不适格无疾而终,一些环境侵害行为和环境行政违法行为无法被制止.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使其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环境和经济增长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产业集聚是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活动现象。产业的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集聚过程引起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中国2012年工业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分析了中国产业集聚与环境影响的整体关系,同时利用甘肃省2012年工业企业相关数据,对产业集聚与环境影响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进行检验,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因素对环境影响的作用。中部、西部地区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引发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环境影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已经步入经济、环境双赢的发展局面;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产业集聚过程有着特有特征:轻工业为主的产业在在集聚过程中,环境影响会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环境影响有下降趋势,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在集聚过程中,所引发的环境影响将更加突出。加大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与增长速度,将有效地降低产业集聚造成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战略实施中的中国环境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的环境战略的选择关系国计民生。基于绩效的环境战略是保障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环境绩效的理念应贯穿于环境战略制定、实施、评估的始终,并通过环境绩效评估的有效开展为国家环境战略目标的制定奠定基础,为国家环境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Revisions to the European Treaty of Union require some form of environmental appraisal – primarily risk assessment and cost-benefit analysis – of regulatory initiatives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 retrospective look at the emergence of environmental appraisal also shows that, while the Commission has made great advances in introducing cost-benefit or cost-effectiveness appraisals in recent years, past environmental decisions and overall environmental policy have not been informed by systematic appraisal techniques. Nor is it clear what role is now being played by risk assessments. While it is impossible to gauge the extent to which systematic appraisal procedures will save on regulatory and compliance expenditures, some indications are provided of the costs of past neglect of these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4.
作为渎职犯罪的一种,环境监管失职行为的入刑,表明了中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与远见。自环境监管失职罪从1997年《刑法》修订入刑适用至今,本罪在司法实践中,已出现不少法律适用上的困惑与难题亟需妥善解决。主要从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国外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国所应采取的相关对策为视角,探求针对环境监管失职犯罪实施的完善对策,以期为环境保护起到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环境税这个税收杠杆调节企业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企业是环境税的主要承担者,环境税的开征能使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环境成本控制,制约和遏制生态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保护机制内化与企业自组织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管制"和以"市场激励"为导向的环境政策,其目的都在于促使环境外部性问题内在化。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远没有真正实现环保机制的内生化。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等特征,决定了要实现环保机制内生于企业,必须要依靠企业自组织环境管理的发展。一些高绩效企业所实行的自组织环境管理实践佐证了这一观点。企业自组织环境管理的发展正是把环保机制培植于企业本体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由环境工程项目看环境绩效审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上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开展也已成为社会需要,环境工程项目的绩效审计与监督将成为我们工作重点。本文主要围绕环境工程项目及其绩效问题与新发展,提出了环境绩效审计的迫切性,阐述了环境绩效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工具与众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19.
环境规制约束下企业环境战略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要综合权衡比较环境规制与企业内外部因素对成本和差异化的影响,进而选择适当的企业环境战略,来缓解企业成本增加的压力,提高产品的差异化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环境规制的类型、强度和实施情况等环境规制政策的变化,企业环境战略的选择也会发生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20.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质疑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