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债券资产是调整银行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的有效工具。近几年来,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中小金融机构适时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开展债券投资业务,参与交易品种逐年增加,债券投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市农村信用社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余额已达资产总额的10%(其中:长期债券投资余额占77.8%;短期债券投资余额占22.2%),债券业务逐渐成为中小金融机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由于债券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相对其他银行业机构,中小金融机构债券业务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有利于商业银行减少经营风险,有利于增加银行资产流动性,实现银行利润目标的顺利完成,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文章简介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现状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重要性,并阐述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存在的风险,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个人理财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十分普遍.其比重一般都占银行业务量的30%以上.个人理财业务已成为国外各大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核心产品其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提供外币汇兑比率.债券.信托资金.资金管理信贷咨询等.在香港贴身的个人理财服务成为近年来银行业竞争的主要焦点不但中小银行积极拓展客户群.汇丰,渣打,恒生.东亚等大银行也  相似文献   

4.
银行授信风险与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状态下,银行授信业务所形成的资产构成了银行业的主要盈利资产,银行授信成为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手段。授信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银行授信形成的风险以及授信集中可能导致的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来源。探讨分析银行授信过程中的风险环节,以及如何预防控制授信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自2004年国内首支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飞速发展。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27.6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投资债券、存款、股票和基金等资产,其中债券类投资占比已达到60%以上。为了客观、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非信贷资产业务,债券投资如何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理论分析表明,债券投资对系统性风险的综合影响取决于其个体风险分散效应和系统关联性提升效应孰强孰弱。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2008-2018年25家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实证检验债券投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券投资同时具有降低银行个体风险和增加银行个体与系统关联性的效果。进一步分析表明,一方面,对于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而言,债券投资的个体风险分散效应较弱、系统关联性提升效应较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持有较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券时,债券投资的系统关联性提升效应较强。本文研究对于监管部门协调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监管、防范债券投资业务引致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业务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的业务品种不断推出,银行监管成本和监管难度将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加强银行监管理论和监管模式研究,寻求建立我国有效监管机制的途径,全面提高监管效率。防范降低银行风险,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已成为金融理论界高度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和国内的事实与数据中可以看到,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已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如何处理好银行现有业务与严格审核疑似洗钱业务的关系、如何把握正常现金流与疑似洗钱业务的界定、如何维系银行系统健康的现金平衡,就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基层银行反映的问题入手,浅谈银行现金、账户管理中对反洗钱工作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投资业务所占比例的加大,以股权投资、购买债券等形式的投资风险正逐渐暴露,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现状入手,分析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控制投资风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下,我国银行业金融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考验。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强化负债主动管理,大力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已成为银行应对新常态和推动业务经营转型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