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以某医学院的四个专业的三个年级随机抽取的500名大学生为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是医学院大学生整体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二是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精神质均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三是主观幸福感、神经质、精神质及外倾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四是不同年级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与神经质和外倾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外向性与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探讨愉悦和愤怒两种典型情绪如何影响风险决策过程,比较两种情绪诱发后的风险决策脑成分N200和P300。结果发现:(1)情绪确实影响风险选择,被试在愉悦情绪和愤怒情绪下做出同样的冒险选择,说明在行为上两种情绪对选择结果的影响相同;(2)愤怒情绪比愉悦情绪在决策时能诱发出更高的N200和P300波幅,说明在愤怒情绪下做出选择需要更多的认知控制,愤怒情绪使大脑认知加工过程有更多的情绪因素卷入因而更难以控制;(3)N200和P300的潜伏期在两种情绪条件下的差异不显著,这或许说明在愤怒和愉悦情绪作用下大脑进行风险决策加工的过程和速度具有一致性。结论:愉悦和愤怒情绪均会使人做出风险偏好的决策,而愤怒情绪使人做决策时有更多的情绪卷入,常常做出非理性的冒险决策。  相似文献   

3.
程刚  蔡培培 《北方经贸》2011,(3):159-160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及高等院校的广泛重视,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情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有助于指导高等院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们在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中进行了此项调查,对大学生情绪智力进行性别、学科、城乡的差异性比较。并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发现:从性别上分析,女生情商总体高于男生;从情商的学科差异上看,理科、工科、文科的大学生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对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进行比较,在城乡学生之间情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不同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初步探讨了不同性别、生源地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自我管理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上的差异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总体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个别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看网络学习的日益普及,网络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自编的问卷调查了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的现状,发现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的水平处于中等,而情绪策略最低.而且在情绪策略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男生的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二的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年级,这与男女大学生情绪调控水平以及对于学习要求和课程设置的年级差别有关.  相似文献   

6.
《商》2015,(32)
以西华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并在问卷调查之后进行访谈以便对结果进行辅助和补充。本文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规划(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自我调控(情绪调控和行为调控)、自我评价四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不同背景变量在自我管理能力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找出大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校、家庭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莹 《北方经贸》2009,(12):144-145
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心理状态较其他同学差。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偏执、抑郁、自卑,人际敏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团体训练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加自我认知,发现自我潜能;可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归属感;可以增强贫困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可以帮助贫困学生调节情绪。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自我概念视角下研究大学生的自我形象消费的基本情况,分析各人口统计学变量在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消费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检验自我概念对自我形象消费是否有显著的影响。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显示自我形象消费类别上的发型、护肤妆容、服装配饰、健身塑形、道德知识涵养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发型、道德知识涵养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护肤妆容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因素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客我因素在月生活费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自我在性别上和月生活费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真实自我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概念对自我形象消费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品伤害归因情境下顾客的情绪反应及行为意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伤害发生后,不同的责任归因方式下顾客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及行为意向。本文通过模拟现场实验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归因下,顾客容易出现愤怒情绪,在情景归因下,顾客倾向于产生沮丧情绪,在内部归因下,顾客容易表现出后悔情绪;愤怒的顾客会通过报复或WOM的方式惩罚企业,沮丧的顾客容易出现WOM或转换行为,而后悔的顾客会通过转换或沉默的应因策略缓解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0.
郭利敏 《商》2014,(29):292-293
为了探讨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交、娱乐、购物、信息获取、学习等五种行为方式负面影响的程度与特点,使用调查问卷对485名西北师范大学在校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闻总体控制在3个小时之内,大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差异;大学生的网瘾发生率为48.25%,男大学生的网瘾发生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大学生认为网上与人沟通的方式容易但并未交到更多的朋(57.32%);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过度消费倾向;大学生在浏览信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储存力下降现象;大学生由于较多地依赖互联网而产生了学习上的惰性。了解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状况,并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对策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对成都市433名城区、郊区和农村居民的结构式访问基础上,以"整体生活满意度"和"具体生活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的核心维度,运用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城乡居民的主观幸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城乡居民主观幸福在一些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另一些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城乡居民存在着增进和损害其各自主观幸福的条件和因素,这些条件和因素包括工作状况、家庭收入、居住条件、家庭生活、人际关系、闲暇活动、健康状况、生活城市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状及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17.0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检出率22.8%。差异分析显示,女大学生在戒断行为上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文科、理科大学生在MPATS各维度得分均无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凸显行为上得分显著差异,事后分析显示大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学生。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较为严重,应采取一定针对性措施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测验法,以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对318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男女生在表现异性恋、攻击、求助、变异、幸福感几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0.01),男生在异性恋、攻击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求助、变异、幸福感等方面显著高于男生;大一与大二的学生在亲和、求助、慈善、幸福感这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幸福感与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十五个因子中的自主、亲和、异性恋、攻击四个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与自主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最后得出,不同性别、年级的医学生在需要、幸福感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采用大学生压力源问卷与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对326名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核心自我评价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压力感问卷平均分为55.06±13.11分,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平均分为30.14±7.20分;压力感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核心自我评价在男女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压力感与核心自我评价在不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压力感可以显著预测核心自我评价。结论得出压力感会影响到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压力感水平高的个体通常会体验到较低的核心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生压力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压力源问卷与生活满意度问卷对246名大学生的压力感与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压力感问卷平均分为56.61±13.57分,生活满意度问卷平均分为14.28±7.11分;压力感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生活满意度在男女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压力感与生活满意度在不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压力感可以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结论:压力感会影响到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压力感水平高的个体通常会体验到较低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不确定性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受情绪的影响。积极情绪可促进积极乐观的决策,消极情绪可促使消极悲观的决策。然而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表明情绪效价不是影响决策的唯一因素,情绪的确定性对不确定性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根据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探讨了愤怒和恐惧对不确定性决策影响的差异,并说明了性别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贾月亮  贾月明 《商》2014,(5):269-269,238
为了解黎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对黎族大学生施测,结果:51.53%黎族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类检出率17.79%;选择率居前三位的是:过于担心未来的事情、思想不集中、对任何事情要反复确认。黎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学科、来源、专业满意度、父亲文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了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居民主观幸福感均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在上述三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城市化率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影响,城市发展质量和城乡一体化程度则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性差异仅存在于医疗卫生服务,其显著负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其余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影响.城市化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612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进行测定,采用T检验、皮尔逊相关、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统计数据。结果:男女生的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神经质、内外倾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典型内向型和内向倾向型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典型外向型的主观幸福感(p<0.05)。典型稳定型显著大于神经质中间型的主观幸福感(p<0.05)。不稳定倾向型显著低于典型稳定型、稳定倾向型、神经质中间型的主观幸福感(P<0.05)。典型不稳定型显著低于典型稳定型、稳定倾向型、神经质中间型、不稳定倾向型的主观幸福感(p<0.05)。内外倾、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随着外倾以及情绪稳定程度的增加,主观幸福感的增加显著,提示人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8年和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主观幸福感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居民的福利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提高了中国居民的福利,并通过影响收入、收入差距和环境污染三条机制影响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在政府质量较高和政府质量较低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加强正向渗透作用和替代效应促进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而在政府质量中等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居民福利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