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环境经济》2014,(4):54-56
正近年来我国大规模环境事故多发频发,大规模环境侵权对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造成了严重损害,应当将环境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纳入法制轨道,通过环境侵权责任法提供的私法救济手段解决相应问题。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环境事故高发时期。伴随着这些环境事故,是大量环境侵权现象的发生,不仅对环境系统造成损害,也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司法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以大规模环境侵权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司法救济的现状、问题及立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侵权是民事侵权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不仅危及受害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还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现今环境侵权问题不断,传统的同质损害赔偿原则并不能有效地遏止恶意环境侵权行为的发生。对中国现行环境侵权同质赔偿制度不足作以剖析提出在中国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探究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的同时,具体分析中国建立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可行性,并提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中国环境侵权中的具体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3.
环境侵权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已经越来越突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由于其具有不同于一般侵权的特殊性,又是当代三大环境法律责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责任,有着独特的作用.日本、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中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体制较完善的国家,其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应当结合实际国情,完善包括立法、环境损害补偿金制度和利益平衡原则等的环境民事责任体制.  相似文献   

4.
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其保护的隐私范围更加广泛。网络隐私侵权主体不仅包括与传统隐私侵权主体相似的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还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这一新的侵权主体。网络隐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较之传统隐私侵权责任的构成有其新的特点:侵权行为更加隐蔽,其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网络隐私具有经济价值导致在损害事实中出现了财产损害这一新形式。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实施的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我国《侵权责任法》采用了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激增,公众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实践中,针对污染企业的私力救济不断涌现,有些颇有成效,而有些衍化为暴力事件,破坏社会和谐。然而,法治国家需要依法行事,因此,必须对环境侵权私力救济进行法律规制。从环境侵权私力救济概念出发,阐述了环境侵权私力救济存在的价值和正当性,分析了环境侵权私力救济弊端,并试图对通过法律途径规制私力救济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侵权法是有关对侵权行为予以制裁以及对其损害后果予以补救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传统民法将侵权法作为债法的一部分而将其归属于债法之中,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及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已使侵权法所保障的权益范围不断拓展,其自身日益表现出脱离债法的特性。笔者认为,侵权法应当从债法体系中分离出来而成为民法体系中独立的一支。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环境侵权责任现有立法实行的是无过错归责原则,面对目前环境侵权归责领域仍然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现有环境侵权归责的一元归责体系,在对原有归责体系进行批判和借鉴吸收的过程中,提出对一元归责体系的突破和完善,纳入了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与公平责任,尝试着去实现对环境侵权归责体系的最优化构造。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最优赔偿原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法律保护软件开发商的利益是创造良好的软件业发展环境的有效途径。在运用法律保护软件产权的司法实践中 ,确定软件侵权的赔偿额是一个十分关键而又非常困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软件侵权赔偿制度 ,有必要引入法律经济学的方法思考软件侵权赔偿 ,即以经济效率为出发点 ,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为基本分析工具 ,考虑在一定条件下 ,如何确定最优赔偿原则。本文第一部分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软件、软件市场和软件侵权的特征 ;第二部分 ,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发展一个简单模型来设计最优赔偿原则 ,并对模型结论进一步展开分析 ;第三部分 ,考虑侵权率内生以及引进软件的网络外部性问题来修正和拓展模型。最后 ,简单总结全文 ,并通过对基本模型的一些假设条件的讨论 ,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环境侵权涉及受害人之多、造成损害之大、侵权人认定难度之高,使传统民事救济和行政救济难以充分地救济受害人,所以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应运而生。可是,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在我国刚刚起步,尚存在一些问题,应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提出完善我国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的实现路径,从环境责任保险、环境侵权损害公共补偿基金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对环境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法学界没有任何争议,但不意味着它毫无缺陷。本文在考察了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效率后,通过模型求得了最优预防的标准,同时认为单纯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无以达致最优效率,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改进;对于面向未来的暂时性赔偿和永久性赔偿,它们各自都有优缺点,比较而言,暂时性赔偿的采用更优;对于环境侵权中适用惩罚性赔偿,赔偿不足难以作为支持其存在的理由,环境侵权无需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民法框架之内,环境侵害司救济主要通过环境侵权制度得以实现,即使经过自身地不断调整,在面对环境侵害时,这种司法机制还是体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在此背景之下,环境侵害救济走上了社会化进程,这种进程对传统侵权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引发很大争议。文章指出社会化进程对克服司法救济的局限性是积极的,它是侵权法自身功能强化。在风险治理的视角下,环境侵权法通过救济社会化实现了由事后救济到事前预防的功能转向。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7,(5)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习总书记在2016年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决心与信心。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可使环境违法行为"违法必究"。文章在立足我国国情基础上,对比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规定,指出我国在公民环境权、环境侵权归责原则、责任承担方式、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以及环境侵权中的诉讼时效等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之诉,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国内法律仅将“确认不侵害知识产权纠纷”列为受案理由,在实践中尚缺具体的法律指导。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是消极的确认之诉,相比普通侵权诉讼有其特殊性,须对其管辖条件、受理制度具体细化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4.
法律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经过近40年的发展,通过对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刑法、反垄断法和诉讼法的经济分析,法律经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初步形成了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犯罪和惩罚、反垄断法和司法程序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个别化的机制,决定了它在解决这类问题上的局限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建立我国的环境侵权社会化损害赔偿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首选,它具有的“分散风险”的社会功能,已成为各国化解环境侵权救济危机的主要手段,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是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侵权行为较传统侵权而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普遍性。其结果不仅损害了个体的权益,还影响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现有侵权法律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不能很好地实现对受损社会利益的救济和补偿,也不能很好地控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从宏观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公权力的适当介入和社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降低环境侵权的发生,实现社会环境利益。  相似文献   

17.
环境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影响侵权责任是否成立,对于受害人利益影响巨大。我国认定环境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的理论落后,不利于保护受害人。因此有必要借鉴他国理论解决我国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灿平  李妍 《经济问题》2023,(9):11-18+105
有关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认定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大难题。通过构建双寡头竞争古诺模型,分析古诺均衡下的市场价格与产量,借助数理经济分析,将其与反事实状态下的垄断情形进行对比,构建同质化情景下商业秘密侵权实际损失模型,进而将其扩展到多名竞争者情况下,并分三种情形展开讨论。在产品同质化情景下,双寡头条件的商业秘密权利人实际损失模型涉及商业秘密产品的保留价格、边际成本、需求弹性三个参数;多名竞争者条件的实际损失模型中增加了竞争者数量参数。产品同质化情境的双寡头条件下,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大于侵权企业的侵权获利;当存在多名竞争者时,结论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缪凌 《江南论坛》2013,(5):30-32
一、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不以违法行为为构成要件1.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特殊要件的法理分析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环境,但对环境的利用又导致了与人、物或生活环境相关的损害,通常被称之为"公害",为预防和治理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人的人身和财产等权利,世界各  相似文献   

20.
环境侵权与相邻关系妨害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具有环境因素的相邻关系妨害往往被宽泛地理解为环境侵权,从而导致法律适用的不当。国内外的立法表明,环境侵权与相邻关系妨害属于不同的侵权现象,二者适用的法律规范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