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造成当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政府、社会、高校和理工科女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尤其女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剖析其原因是传统固化思想、女大学生自身原因、用人单位重男轻女和高校扩招.从根本上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求女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支持女大学生就业,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3.
胡巧云 《魅力中国》2014,(6):187-187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现象,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压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如何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受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技、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了政府和高校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家庭和新疆社会的稳定、阻碍了少数民族和高等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解决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新疆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文章从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就业难的原因,进而探寻解决新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遭遇的就业歧视和就业难问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尝试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高校、政府部门、社会和女大学生自身层面提出一些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姜琦 《理论观察》2014,(11):157-1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扩大规模和招生的数量,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多也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尤其增添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通过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性别上的歧视,从社会、个人及高校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为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是中国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其就业难问题是受传统与现实多种原因影响的结果,社会、政府、学校及女大学生本人需多管齐下,来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就业难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尤为突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原因,一是女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二是外在的社会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入手,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始终占据着新闻媒体的版面,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其中一个值得我们大力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问题。然而,要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首先弄清楚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文章就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普遍原因及特殊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女大学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传统文化的偏见,用人单位的局部利益驱使、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尖锐、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形成女大学生困难就业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采取完善法制建设,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增强自身的就业应对能力等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校社科学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其选题组稿面临着许多困境:选题策划趋同,栏目缺乏特色;组稿意识淡薄,稿件内容零散等。这是由于编辑职业角色日益式微,编辑缺乏主体性,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与作者和读者之间平等的话语权。因此,高校社科学报编辑在选题组稿过程中,应主导办刊思路,强化选题意识;抓住时代热点,打造地方特色;依托社科基金,寻求强强联手;培育通识目光,开设"辐射性"栏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面临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矛盾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社会管理难度在增加。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教育培训功能与作用,在学习型社会与创新社会管理之间架构一座桥梁,实现社会管理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景娟娟 《重庆与世界》2014,31(10):73-76
目的: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探讨社会距离是否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判断,为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研究范式,随机抽取63名宁夏大学本科生进行实验。结果:被试在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显著短于在不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t=-4.192,df=59,P〈0.001);女生在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显著短于男生在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F(1,58)=10.27,P〈0.05),男女生的IAT效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2.286,df=58,P〈0.05)。结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受到社会距离的影响。大学生倾向于将积极道德词与熟人联结,而将消极道德词与陌生人联结。此外,社会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失衡与保障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熙凤 《改革与战略》2010,26(2):154-156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上,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事例并非罕见。而当今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风险是前所未有的。如果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承受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亦即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使得失业的大学生不至于影响社会安定,则市场的调节作用将是有效的。而目前的失业救济和失业保险制度都可以暂时解决他们的就业危机,但两类保障模式存在着差异性。文章从当前就业市场失衡的现状入手,论证了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优于失业救济的保障选择。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呈现日益淡化的状态,表现为注重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重权利的享受,轻义务的履行。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学生自身原因的影响。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这既现实又迫切的问题,高校的两课教学应该从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学习,注意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意从社会实践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博 《改革与战略》2008,24(2):23-26,85
失地农民是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群体因受到来自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体制、劳动力市场就业、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的排斥,而成为新的弱势群体。因此,消除社会排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董淑华 《特区经济》2013,(12):75-78
社会管理中的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具有生产性的社会结构性资源,对于社会管理的完善与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资本的存量能体现各种社会管理主体合作和利益整合的程度。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会管理中的社会资本的缺失现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社会资本路径。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社会资本渗透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考察社会管理的社会资本路径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之重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建风 《乡镇经济》2009,25(9):68-71
当前我国正注重用科学发展观来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影响着农村社会,并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首先,对建国后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进行了评述,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存的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林  侯欢 《改革与战略》2014,(8):111-115
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农民工享受应有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模、结构、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实中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与之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需求能力不足、政府企业供给职责缺位、财力匮乏、社会保障制度固化以及立法滞后方面的局限。应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主体参保能力,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供给主体供保责任,优化农民工社会保障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20.
郭立银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63-166
文章从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弱化的趋向表现,探讨了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又从理念训导与法律强制并重、应发挥工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构建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取消外企的“超国民待遇”等方面对我国政府应如何强化跨国公司在华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政策建议;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我国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