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佳 《经营者》2008,(21):94-94
每一部007,“邦女郎”与邦德的情感纠葛都是影迷们最关心的话题,然而这一次带着复仇使命的“邦女郎”Camille.风头显然在电影的一开始就被上一任“邦女郎”Vesper给抢走了。电影开场5分钟的汽车追逐战承袭上一部《皇家赌场》的剧情而来,邦德在整部电影中的情感也纠结于为背叛的自己的前女友Vesper复仇和追求正义之间。在电影没有开演之前,被“大破量子危机”这个题目所迷惑,以为是一部关于量子、质子的高科技较量,可电影反而更适合它的另一个名字——余温之恋。  相似文献   

2.
《厂长经理之友》2013,(9):38-40
我敢大胆地断言:口水是蕴合丰富营养的培养土。要不然,为什么《小时代》系列在舆论的口水中票房却成几何曲线般增长?《小时代》系列电影影响力之大,已经影响到消费者对一部“好电影”的定义。电影口碑“极坏”连《人民日报》都发文批判,但只要能卖座就是具有价值。甚至有电影制作人告诉记者:“将来中国电影制作所针对的消费群体就是90后。”这一论调自然让主力消费群体70年代、80年代咋舌,同时也开始思考:为什么一部在他们看来毫无可取之处的电影,票房却比他们欣赏的电影可观?这种消费力来自何方?  相似文献   

3.
“泰坦尼克产业”“泰坦尼克”是什么?是一艘船,一艘命运不济的船,一艘一出海即沉没的船;是一个故事,一个动听的故事,一个拍了几轮电影的故事。现在,经过好莱坞商业电影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之手,将它又一次推上银幕,在全球取得128亿美元的票房(截至199...  相似文献   

4.
罗展凤 《中国企业家》2009,(14):I0054-I0055
在很多经典公路电影里,家的概念往往是虚的,与其说是实体的家,倒不如说成“心灵之家”,一趟重拾安身立命之所的悠长之旅。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27日电影《小时代》上映,单日票房高达7300万元,打破了国内2D电影首日票房纪录。3天之后,票房超过2亿元,截止下线创造了过5亿元票房的神话。相对于《小时代》影片的内容,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电影整合营销的能力,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其团队的营销成功缔造了《小时代》的票房成功。根据其电影发行公司乐视影业的宣传方案来看,《小时代》发行中屡造“神话”,一方面与其把握了核心资源“郭敬明”有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其借了大数据时代的东风,创造了电影营销的新模式,给予整合营销这一名词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6.
一部《阿凡达》仅17天时间,就获得1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换句话说,一部电影在17天内就超过了中国一年的票房。而这也正说明,在商业的模式上,中国有很多的投资空间和机会。“文化产业是投资人的蓝色海洋,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黄琍 《企业研究》2010,(3):68-69
《阿凡达》的“吸金术” 电影《阿凡达》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画面的精致、唯美、生动,更在于背后商业运作和营销,《阿凡达》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成为一个经典的营销案例。本文通过对其商业运作的剖析,解密《阿凡达》“吸金”之道。  相似文献   

8.
林炎 《东南置业》2002,(2):86-87
路上的小车多了,私家车多了,豪华车多了,我的头脑里关于小车“意象”的联想也多了。想到许多古时候的车的典故,最有趣的是美男子潘安坐在车上,女子追星族们猛往车上抛花,故有“播郎车”之称,跟如今香车美女的“意象”正一相反。当然,最能联想起的是电影银屏上的小车——车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所占的地位被表现与阐释最多最充分的,也就是电影。把汽车与电影的关系作为一个话题来谈,真是有的说的.如果系统地整理一番,可以写成一部基于社会学意义的《汽车银屏发展史》.  相似文献   

9.
1月12日上午.大批香港警察手持法庭搜查令进入一民宅,被捕者为一名38岁的失业汉.绰号“古惑天皇”,又有“BT黄大仙”之称.涉嫌将电影制成BT种子,上载到互联网与人分享。这个“古惑天皇”是全球以BT技术发放电影而被捕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曾做过一次“世纪之字”评选,“她”字超过“网络”、“科学”、“人文”、“经济”等词,成为21世纪社会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在当今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此“女尊男卑”,只因为社会购买力的70%以上已经掌握在女性手中。女性汽车、女性游戏、女性信用卡、女性俱乐部……如此多的事实,都不断地印证看“她”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1.
周海龙 《经营者》2009,(17):59-61
“营销策划要在影片拍摄之初就想好,如果等电影拍摄完了再琢磨,就会很被动。”对于《非常完美》来说,影片的营销策划似乎也可以套用一下它的片名“非常完美”。  相似文献   

12.
CLASSIC经典     
《监督与选择》2009,(7):16-17
AK-47:“枪王”的神话 正如尼古拉斯凯奇在电影《战争之王》中所说:在前苏联的众多武器中没有一种武器能像AK-47那样.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军事发烧友在谈到它时大都按英文读法读作“AK”,实际上“AK”在这里是俄语缩写应读作“阿卡”。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电影《魔幻厨房》热映之余,影片故事围绕的主题“私房菜”也因此“走红”了起来。据说在“美食天堂”香港,真正的食家已告别了终日流连酒楼食肆的日子,纷纷钻到不为人知的横街窄巷,登堂入室地找私房菜馆去了。私房菜不但在香港,在上海和北京也有持续升温之势,更渐渐成为一件风雅之事,吸引不少城中名人、富  相似文献   

14.
阿友 《成功之路》2012,(5):27-29
当“瘦肉精、注胶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一系列食品危机事件频频曝光之后,在人们普遍对食物缺乏安全感的背景下,“有机食品”便成了“安全食品”代名词。有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有机农产品销售额年递增率超过20%。“有机农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不用化学品),更是一种生态方式(保护环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休闲、快乐之地),故又...  相似文献   

15.
姜天琪 《经营者》2013,(12):176-177
现实比电影更精彩,现实比电影更残酷。其实,婚姻中的双方都是“合伙人”,只是当意图通过“感情”获得更多利益时,也就是感情最感凉薄时 1@陈老宇:“三驾马车”老俞、王强、徐小平回顾新东方轰轰烈烈的创业故事以及30年的友情,比《中国合伙人》更现实更精彩。徐小平:做老俞的反对者是我做过的最酷的事;王强:他是摸奖牌的人,压力当然与之匹配;老俞:沙漠里的骆驼式隐忍。  相似文献   

16.
《金陵十兰钗》有胸怀 近日上映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很好看。国人认可,老外喜欢,国门内外,一片赞誉之声。这部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靠什么赢得了满堂喝彩和内外称颂?是外表和骨子里的“国际范儿”,还是浸淫了洋味的中国元素?斯皮尔伯格的风格,好莱坞的腔调,美国大片的电影语言,它都有。它是不同文化语境融汇贯通的产物:故事、人物、演...  相似文献   

17.
在笔者的案头,有一本新购的广西美术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爱国主义教育连环画丛书”百部电影故事之《洪湖赤卫队》,全书共126页,定价2.40元,就这样一部曾在六七十年代影响巨大,教育意义深远的严肃读物,笔者“耐心”读完却如鲠在喉。对印刷技术如此之先进,照排技术发展之迅速的今天,对出版质量如此之差的“教育丛书”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18.
高苒 《活力》2012,(3):54-54
一、在叙事结构上增加事件的故事性 早在1922年,苏联的电影人就提出“电影眼睛”一说,后被称之为“直接电影”,要求在再现现实时要像镜子般直接记录生活。纪录片在创作中也是按照这个原则来操作的,用专业术语说.是“对生活原态的一种美学把握”。纪录片追求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为了维护真实,之前若干“不许”成为许多纪录人不可逾越的游戏规则:不许扮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专卖店”成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大有遍布城乡之势。目前,仅山东省邹平县的“专卖店”就已经超过百家。它们大多把国内外一些知名度高、消费广泛认可的注册商标作为“专卖店”名称,这些名牌成为当今品牌大战的前沿。漫步在形形色色的“专卖店”门前,你可能想知道,“专卖店”为啥火到这般程度?到“专卖店”购物要注意什呢?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中视广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其鸣日前在文博会中国创意财富高峰论坛之2007中国(北京)国际版权论坛上说:“盗版给中国创意产业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上千亿元。”胡其鸣认为,实际上盗版对于本土“小制作”影视文化作品的打击更甚于进口大片,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迫在眉睫。胡其鸣粗粗算了一笔账:“按照2006年中国电影市场28.3亿元的票房计算,如果没有盗版存在,中国电影当年的票房应该是这个数字的四倍,也就是113亿元。”胡其鸣认为,新的司法解释为打击盗版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也将大大促进中国文化创意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