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和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农民工在就业中存在来自各方面的歧视,严重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落实和制度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就业保障为基础,收入保障为核心,社会经济发展为出路.因此,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就要消除就业歧视本身,增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抗干扰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定义农民工社会保障是以政府、农民工就业单位和非营利社会组织、市场等力量为多元化实施主体,以全体农民工为保障客体,以为农民工提供维持最基本物质生活、医疗、养老、就业、教育等保障为内容,并通过国家的法律和相应政策为手段来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①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多种模式分析1.城保模式。该模式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3.
1.为农民工顺利流动和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必须深化户籍制度等体制改革和创新,给予进城农民工以市民的待遇,保证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我国要通过法定程序,调整城乡、地区利益格局,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消除户籍的城乡和地域分割,确认居民自由迁徙、择业和居住的权利,并对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针对农民工的职业特点,建立农民工的分层保障体系,使进城农民工能逐步享受工伤、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当务之急是要在农民工工伤和职业病风险比较高的行业(如建筑、矿山等),大力推进农民…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近年来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社会保障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农民工就业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这就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目前由于种种制度障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均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广州、深圳和东莞三个珠三角城市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工作环境、收入、人际关系三个维度出发衡量农民工的整体工作满意度,根据农民工的就业特征区分两种就业流动形式——主动流动和被动流动,分析就业流动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流动是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主动流动和被动流动都对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要推进"人的城镇化",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满意度,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流动。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产业转移,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就业、生活等风险越来越突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成了政府极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可供选择的途径有二:(1)以户籍制度改革来改变农民工农村身份,将其变成"城里人",由此进入社会保障体系.(2)将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网.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伴随一个国家工业深化、产业结构演变升级过程的必然现象。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除市场体制建设的滞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及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客观因素外,现实仍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人为干扰。要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实施综合性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民工就业有序流动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市场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8.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存在。20世纪80年代末农民工的跨地区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民工潮”,但时至2004年初,从珠三角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民工荒”,往日农民工无限供给的情景一去不返,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建立健全农民工流动就业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农民工流动就业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几亿农民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就业、生活,将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群体快速发展,迅猛扩张。目前,农民工已达相当规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已和城市市民、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时期。课题组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整体政策框架,即必须把以人为本、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作为根本要求,以扩大农民工转移就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和允许农民工进城落户定居为重点,加快推进劳动就业、教育、公共住房、社会保障、户籍等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1.
1.思想认识上的障碍。(1)政府对建立农 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重视不够。从城市政府角度 看,农民工进城在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 也带来了城市就业、住房、公共设施、交通、教育 环境等各方面的负担。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改 革的深入,城市下岗职工增多,贫困人口的比重 有所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成了政府 必须优先考虑的迫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再为 外来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必然增加政府的财政 负担,所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难以被提  相似文献   

12.
丁萍芳 《经济师》2008,(9):266-268
文章分析了武汉市服饰企业农民工短缺的原因指出解决武汉市服装企业农民工短缺问题应当“四管齐下”: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的工作力度,解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后顾之忧;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服饰企业要转变经营管理观念,善待农民工人力资源;农民工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陕西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更显现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现阶段,陕西应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拓宽非农就业空间,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以及新一代农民工培训工作,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使农民工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代际转换问题及其政策调适和制度安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土地上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将越来越多地加入非农产业和城镇中,形成流动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日益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我国有农村流动人口1.2亿人,如果加上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人数大约为2亿人。这个群体的生存发展和利益保障问题日益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此同时,农民工的代际转换问题逐渐凸现,并将对政策实施和制度安排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对就业过程的信息嵌入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的信息资本,而且为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OLS模型分析了微观层面的数字化嵌入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化嵌入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工主客观就业质量;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化嵌入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即数字化嵌入对农民工客观就业质量的影响呈现“线性上升型”发展趋势,对农民工主观就业质量的影响却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发展趋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嵌入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即数字化嵌入对女性、新生代和受雇农民工客观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更明显,对男性、新生代和受雇农民工主观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更明显。本文丰富了数字化发展影响就业质量方面的微观研究,并为激发农民工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数字赋能效应提供了事实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顾名思义,“农民工”既农又非农,既工又非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十分尴尬的概念,虽然我国政府已明确定性其为工人(2003年9月,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首次明确指出: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等权益缺失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它在湖南着实成了一个考验执政者智慧的难题。二元户籍及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自身素质低下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体制是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根本根源。因此,必须尽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农民工培训、打造湖南劳务品牌及创新工会组织等针对性举措来维护农民工权益,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的社会群体、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区、社会结构及变迁、社会问题等都与当代中国社会保障问题密切相关。本文从社会结构变迁中城乡“二元”社会的社会保障分立、转型期社会分层下的弱势群体、社会流动中突出的农民工阶层、以社区提供服务为特色的居家养老、以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为主的社会问题等角度来研究中国社会保障问题,更有利于中国社会保障的理论的深入与发展、政策的制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就业特困人员帮扶机制,实施“三年万人企业安置计划”。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电子申报等工作机制,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全覆盖。扎实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加强住房基本保障,积极争取房源,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民工荒”问题为出发点,以民工输出地河北沧州为主要视点,将农民工和农村青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输出地区农民工和农村青年的就业意愿、就业需求情况,从中得出结论和对策,为解决当前形势下的“民工荒”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