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2月8日,联想和IBM共同宣布了一项重大协议:联想将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组建世界第三大PC厂商。此次收购的交易总额约为17.5亿美元,作为总交易额的分割,IBM将获得至少6.5亿美元的现金和价值至多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从而IBM将成为联想的第二大股东,持有联想18.9%的股份,另外还有5亿美元的净负债转移到联想的名下。  相似文献   

2.
张小平  梁海松 《英才》2005,(4):70-71
“做得好,一步登天;做不好,打入地狱!”2004年12月8日凌晨,在联想大厦三楼会议室里,柳传志语重心长地对80多位联想高层叮嘱道。几个小时后,联想集团在北京五洲大酒店抛出爆炸性新闻:用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  相似文献   

3.
动态     
《经营者》2005,(1):24-26
<正>联想总部将迁往纽约联想主席柳传志带头学英语据悉,联想已计划将总部迁往IBM的总部所在地纽约。在收购IBM的PC部门后,联想已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PC制造商,仅位于戴尔和惠普之后。在过去数月中,联想要求高层领导每天至少抽出1小时来学习英语。联想主席柳传志称,他已经读了有关比尔·盖茨及安德鲁·格鲁夫(Andrew·Grove)的书籍。  相似文献   

4.
人事     
上任 杨元庆执掌"新联想" 12月8日,联想集团宣 布,收购IBM的PC业务后, 杨元庆将出任"新联想"董事长一职。"新联想"的CEO 由IBM资深副总裁、原PSG (个人系统集团)总经理史蒂夫·沃德担任,而"新联想"中国区CEO将由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军担纲。  相似文献   

5.
20年前,柳传志的名字像今天中关村众多小公司老板的名字一样普通得让人容易忘记。今天,柳传志领导的联想集团已成为中国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2004年12月8日当联想集团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震惊了全世界。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仅用10几年时间就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每一个在中关村创业的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  相似文献   

6.
联想集团由柳传志带领20多位科研工作者于1984年创立.凭借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把握住了市场机会,取得快速发展.1994年,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1997年联想占据了中国PC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并保持至今;2005年,联想宣布收购IBM PC业务,进军世界500强;2006年联想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TOP"赞助商,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现在的联想已经由一家中国本土的IT企业成长为销售网络遍布全球150个国家,员工超过25000名,年营业额达146亿美元的国际化企业.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个儿大的婴儿总是晚生。 --在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发布会上,柳传志迟到,于是有了这句解释  相似文献   

8.
联想集团的前任总裁柳传志有一句名言: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柳传志为培养接班人杨元庆,将他一年调换一个岗位,折腾了十几年,才把他培养成了全才。杨元庆1988年刚进联想时,首先从销售员做起,推着旧自行车奔走于北京市的大街  相似文献   

9.
面对连续4个季度的持续盈利,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近日给之前联想收购IBM PC一案定调:联想通过收购进行国际化是对的,买IBM-PC也是对的。  相似文献   

10.
康凯  四海 《英才》2005,(5):46-46
抛开3.5亿美元的大数目不说,只凭这三家公司的背景就足以断言,这对联想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当初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 全球PC业务时,外界对联想命运的担忧几乎冲淡了收购的喜悦。时隔数月,如今美国三大券商将联合斥资3.5亿美元入股联想集团的消息,再一次将联想话题升温。这一次,评论界似乎要乐观得多。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8日,中国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宣布:已经和世界IT业巨头IBM公司(以下简称IBM)达成协议,收购其下属的个人电脑部门。收购交易完成后,新联想将成为仅次于戴尔公司和惠普公司的世界第三大PC制造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在中国个人电脑销售市场中占据大约30%的份额,其营业额超过200亿港元(2003年)。而IBM更是一个具有80年悠久历史的国际大公司。2003年,IBM的营业额高达891亿美元,其中PC部门的营业额为90亿美元。一家年销售额30亿美元的公司收购IBM90亿美元营业额的PC部门,被认为是一桩典型的蛇吞…  相似文献   

12.
质量文摘     
《全球财经观察》--并购IBM全球PC新联想将会怎样联想20年了,即使没有这次惊人的收购行动,它也足以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然而,在一日千里的IT行业,留给企业回味昔日辉煌的时间并不多,联想的领导者柳传志对此有清醒的认  相似文献   

13.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的"蜜月"期未过,业绩就开始步步下滑,出现巨额亏损.2009年3月,柳传志重出江湖;9月,联想的股权结构变更.柳传志再次出山,将带领联想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4.
《乡镇企业科技》2010,(17):40-42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的“蜜月”期未过,业绩就开始步步下滑,出现巨额亏损。2009年3月,柳传志重出江湖;9月,联想的股权结构变更。柳传志再次出山,将带领联想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5.
经营管理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向外界宣布了一个足以改变全球PC竞争格局的消息--将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公司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其中包括IBM台式机业务以及笔记本电脑业务,另外,联想还在五年内拥有IBM享誉全球的"Think"家族商标。  相似文献   

16.
唐凯林 《英才》2005,(1):58-58
联想会找到更好的方式来提升PC业务的利润吗? 关于联想集团,争议最多的就是它的战略。在联想集团与IBM的PC部门收购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经济学家左大培却以历史回顾性的笔法声称“联想的路走错了”。这样一瓢冷水并没有吸引正风光无  相似文献   

17.
IBM:随需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8号,联想集团和IBM宣布了一项重大协议: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组建世界第三大PC领导厂商。同时。双方还将致力于在PC销售、服务和融资方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这一协议将全世界的眼光都吸引到了亚洲—中国—联想!然而.就在人们为联想此举的利与弊争论不休之际,“蓝色巨人”已经朝着自己的战略目标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是中国经济对外输出资本的必然结果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 PC业务。为什么是联想?为什么要收购IBM PC业务?完成收购之后的联想如何完成整合重任?一时  相似文献   

19.
寨克 《企业文化》2005,(3):68-70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用 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IBM PC 全球业务。在此之前,联想公司的"更换 标识"和"成为2008年中国奥运会指定 赞助商"都仅仅是限于传播层面的"国 际化",而并购IBM PC全球业务才是 联想真正迈向国际化道路的开始,它也 是联想从一个区域性品牌向世界性品牌 过渡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当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其以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一举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时,整个业界都沸腾了,毫不讳言,这是中国IT产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也是中国企业实践国际化梦想的最大尝试。瑞银亚洲中国研究部联席主管张化桥用“划算”来形容这笔交易。因为联想市值只有25亿美元,只用了17.5亿美元,就收购了IBM全球的PC业务。交易完成后,新公司中,联想方面将拥有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因此,这次收购实际上是中美两家IT厂商的战略合作行为。根据协议,联想在五年内有权使用IBM品牌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