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能源供给与需求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一个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能源供需关系问题是研究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运用Grangr非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一次能源供需和GDP之间的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关系调整的变动过程.实证研究表明,能源消费总量对CDP存在显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GDP对能源生产总量存在显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生产总量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在GDP和能源生产总量调整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修正"作用,但是修正系数较小,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效用较小.研究的结果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放缓,全球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了2.7%,低于2004年4.4%的强劲增长,但仍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增长最强劲的仍然是亚太地区,增幅达到5.8%.中国经济保持了9.9%的增幅,但一次能源消费增幅从2004年的15.5%下降到了9.5%.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较2004年的强劲增长显著放缓,全球石油产量仅比上年增长了1.0%,石油消费增长率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3%.2005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增长了2.3%,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天然气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增幅为6.4%.煤炭再次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次能源.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2005年煤炭消费较2004年增长了10.9%,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近40%.2005年是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第三个年头,布伦特原油年均现货价格达到了54.52美元/桶,天然气价格被上升的油价拉高.但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都没有出现实际的供应短缺.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世界经济增速的适度下降,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也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应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日益显现,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十分迅速,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出口贸易国,2005年,我国的出口依存度已经达到33%,这表明,当年中国GDP中的33%是由出口加工业创造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应对未来的环境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中国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为449074.91万吨标准煤,指数计算其GDP是765009.92亿元。利用中国有碳与无碳能源发展作为约束条件,以碳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L.P.模型,计算证明2020年中国排放9977.05百万公吨CO2,相当于1.30公吨CO2/亿元GDP,比2005年3.02公吨CO2/亿元GDP,降低57%;届时,核电、水电及风力与太阳能发电满足电力总需求的16%。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自从去年哥本哈根联合国世界气候大会后,"低碳"概念亦成为世界各国瞩目的焦点.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相似文献   

6.
《BP世界能源统计2005》显示,2004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实现了1 984年以来的最强劲增长,年增长率为4.3%.增长最强劲的地区是亚太地区,增长率达到8.9%,北美的增势最弱,增长率仅为1.6%.世界石油消费增长了3.4%,增速创1986年以来的新高.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3.3%.煤炭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燃料,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了6.3%,其中,中国煤炭消费增长占世界煤炭消费增长量的近75%.核电和水电在经历了上一年的停滞之后,2004年消费增长率分别达到4.4%和5%.强劲的能源消费推动了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的价格创历史新高.BP集团能源分析部负责人迈克尔·史密斯先生指出,世界经济的强势增长可能是2004年世界其他地区(除中国之外)能源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过去三年中,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并不完全是由于经济强劲增长造成的.截至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率已经连续三年超过1 5%,在这三年中,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了65%,而GDP只增长30%左右,过高的能源消费增长也是中国投资过热和城市化加速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电力企业与环境保护关联度大 一是我国能源供求总量快速增长,清洁能源发展迅速.据初步统计,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33.1亿吨标准煤,较2008年增加了8.4亿吨,是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大国.另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面临"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困境. 二是我国能源结构失衡.我国是一个多煤、贫油、少气的国家,受资源禀赋制约,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2012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为66.4%,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8.9%和5.5%.  相似文献   

8.
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能源消费总量也迅猛上升。由于能源消费的过量增加,导致对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大.并且不择手段地发展了大量本应淘汰的落后技术,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及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同时使生态和  相似文献   

9.
反思节能     
于来福 《中国电业》2013,(10):28-30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目前已居世界第二,但是能源利用率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在能源方面,我们消耗不小,产出却不大,成本巨大,效益却不佳。用具体数字说明。目前中国每生产l美元的产值需使用800克原油,美国为230克,日本为130克。因而,节能于中国而言,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在中国的能源战略中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10.
未来15年中国能源供求态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222,468万吨标准煤,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206,324万吨标准煤,发电量24,146亿千瓦小时,均居世界第二位。当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7000万千瓦。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品燃料占68.7%,油品燃料占21.2%,天然气占2.8%,水电、核电和风电占7.3%。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并特别强调要确保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网,但化石能源仍占我国能源结构主体地位,能源转型窗口期短、任务重、技术挑战大。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当前,我国能源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化石能源仍占主体地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风电、光伏增长迅猛,水电、核电稳步增长,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网,油气“全国一张网”格局初步形成,储能规模和占比不断上升,氢能产量居世界首位,消费端产业结构偏重工业,节能降耗难度高。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一季度,广西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新进展,单位GDP能耗保持下降态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增幅回落,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首先,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一季度,广西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1623.23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同比增长7.86%。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能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核算万元GDP能耗是针对能源消费总量而言,计算的时候已经把电力折算进总的能源消耗当中,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能源消耗的总量和电力消耗量来进行比较。"针对我国能耗指标下降1.33%,但电耗指标上升2.75%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7月1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是三大原因推高了我国单位GDP电耗:其一,能源消  相似文献   

14.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而建筑最大的耗能点是采暖和空调,据悉,我国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是能耗最大的工业之一。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达的十一五节能指标为目标,依靠技术进步,挖掘节能潜力,优化原料和燃料结构,降低资源消耗,提升装置经济技术指标和能源利用率。2010年实现了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1.311 t标煤,比2005年同期的1.706 t标煤下降23.15%,完成了十一五节能20%的目标。按照上海石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3 M t标煤左右,必须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模式,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大力降低能源消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度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0.537 Gt(油当量),其中石油为3.837 Gt,占36.41%;天然气为2.4.75 Gt,占23.49%;煤炭2.930 Gt,占27.80%;核能0.627 Gt,占5.95%;水电0.669 Gt,占6.35%。中国能源消费形势严峻,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 225 Mt标准煤,其中煤炭占68.7%,石油占21.2%,水电和核电占7.3%,天然气占2.8%。中国石化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耗大户,2005年加工原油14.8.80 Mt,炼油综合能耗为68.59 kg(标油)/t,总能耗约10.21 Mt标油,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有较大的差距。根据我国资源与能源紧缺的形势,必须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世界能源展望2007》"参考情景"预测,从目前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的增长将超过50%,其中中国和印度合计占增长量的45%;中印一次能源需求都将翻一番多,石油进口量之和将从2006年的540万桶/日增长到1910万桶/日.如果世界各国政府目前正在考虑的政策都能实施,如同"替代政策情景"假设的那样,与参考情景的预测值相比,全球能源需求和相关的排放量就会大幅削减,其中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减少1400万桶/日,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19%;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将比参考情景减少15%,但2005-2030年能源需求仍将增长近90%;印度一次能源需求量将比参考情景低17%.相形之下,在"高经济增长情景"中,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比参考情景中的预测值增加6%.中国和印度遇到的能源挑战也是世界面临的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提高能效的措施是在近期控制能源需求和排放增长的成本最低且最快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历来为世界所瞩目。在能源领域,人类经历了以薪柴为主和以煤炭为主的时代之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又进入了以石油为主的时代。多年来,中国的能源工业一直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发展,目前已跻身于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行列。中国的煤炭生产量已居世界首位,石油生产量居世界第5位,天然气生产量却仅列世界第22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和消费将不断增加,对石油与天然气这种优质能源的需求将更为迫切。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的净进口量逐年增加,2000年已经超过了7000万吨,约占石油消费总量的30%,而且我国政府已经决定,今后5年将加快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到2005年,石油储备能力要达到800万立方米,因此,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一方面必须加强老油区的再勘探,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新区的勘探,寻找新的油气区,包括开辟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阵地。  相似文献   

19.
我国火电行业资源利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公事业,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比重一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资源保护程度。电力工业同时也是资密集型产业,无论电源和电网,在建设生产运营中都需要占用和消费大量资,包括土地、水资源、环境容量以及煤、石油、燃气等各类能源,同时需要向境排放总量比较大的污染物,在我国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基本情况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重化工业阶,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要比发国家大得多,能源消费进入了新的结升级阶段,电力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务院原则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纲要(2004—2020年)…  相似文献   

20.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已有大量文献探讨了这种关系,但结果没有一致性.本文使用ARDL等方法考察了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GDP的增加会引起能源消费的增加,但能源消费的增加不能引起GDP的增加,从而适当的限制能源消费并不一定会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大力开发新兴能源,提高能源承载力则是保持中国国民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