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消费者行为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及其教学活动的特点出发,根据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走向,对于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实验式教学和问题解决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等,这会有助于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并形成其营销素养。  相似文献   

2.
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坚定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方向。组织行为学课程因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依托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促进校际间优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分析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跨校整合的建设思路和价值意蕴,探索尝试提出创新策略构建,助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使命感,提升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以期为高校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跨校整合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宁卫杰 《对外经贸》2024,(1):107-111
组织行为学是工商管理专业一门必修实践性课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课程思政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组织行为学的课程思政教学,对充分发挥该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想培养协同作用、提升课程教学的思想塑造和价值引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实践选取典型知识点,阐述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设计与实施;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体系,从教学大纲、教学资源等方面详细阐述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提出进一步完善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引用EIP-CDIO培养模式对组织行为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消费心理学》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根据职业教育知识能力素质教学目标的要求,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但在现阶段该课程往往存在课程标准不合理、教材内容不适用、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考核标准不科学等问题,导致教学中出现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现象。文章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改革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行为学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多学科融合的新兴学科,在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借助多样化教学平台,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和思路,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才能使授课效果更加理想,同时能够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相似文献   

7.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点。目前高职教育过于关注专业技能而忽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在平时的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建设中应该关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宴会设计"课程为例,围绕课程项目设计、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第二课堂等方面进行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8.
轴测图作为制图课程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它在制图课程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却往往认识不足.学校应以全面提高学生制图能力为目的,重视制图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制图能力为切入点,以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大胆的以轴测图为中心进行制图课体系改革,采用新体系组织教学对学生制图能力将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且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制图的空间形象力和收到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理论知识易碎片化、案例教学与实践脱钩、考试形式偏重识记,从而削弱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在"消费者行为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打造"教-研-学"三位一体系统化知识体系,进行"理解-运用-创新"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改革,构建培养创新能力的多元化考核体系,"三管齐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师要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改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践的过程,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法提出了有效的建设和对策。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是高校经管类教学中的基础主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建设性,应用较广泛,包含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心理和行为知识加强对组织行为学的预测和引导,改变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令其变得积极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利用组织目标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但是相对于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学科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弱,教师应该学习如何开展好该课程,组织有效教学,本文将从授课教师的知识素养,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过程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达到组织目标实现的目的,解决组织行为理论践行时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寻求组织行为学课程目标的实现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针对应用型专业,高等教育教学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专业涵盖的许多课程都包含了大量实践教学环节,心理健康专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一门具有典型实践性的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本科学生承担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胜任力,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更强调师生对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才能高效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一直是该课程专业教师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就目前国内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当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从实践课程整合改革、强化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方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综合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管理沟通》课程对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书梅 《消费导刊》2009,(21):168-169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能力,《管理沟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为主线。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充分挖掘了本课程对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实用价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电子线路CAD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电路综合设计能力。沈阳工业大学以电子线路CAD教学改革为立项项目,结合多年来课程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特别是采取项目任务教学法,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大学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提升学生能力。本文首先构建了以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设计,然后综述了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改革情况,并对其进一步改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罗琼 《现代商贸工业》2012,(15):151-152
从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出发,分析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制定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说明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实施,目的是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网页制作》课程教学现状,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工学结合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方案。通过分析职业能力,建立典型的工作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制作》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结果显示,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管理决策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面临诸多挑战,这使得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开展并不顺利,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此,提出应从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机制、实验教学学习考核机制、实验教学配套机制等三个方面建设面向管理决策能力的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黄丹 《中国电子商务》2012,(10):181-181
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根本任务。要提高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改革和方法更新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引入项目教学法、适当改变教学模式和培养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Photoshop平面设计》是西安翻译学院非计算机专业中通识教育限选课,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以实用为原则,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是通过课程案例目标设计坚持贯彻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组式学习,将个体学习变为团队合作学习的模式,将教师考核全体学生,变为教师指导学生组长考核学生组员的形式。该课程是通过课程案例教学是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