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2015,(3)
自从油画传入中国,中国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艺术,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对西方的油画产生影响,因此具有了"中西结合"特色的油画。它在中国具有鲜明代表性,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精神融入的油画作品,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世界性的艺术,才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和淘汰。所以艺术家们开始了对油画民族化的激烈探讨和实践,开始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改造和转换,开始了探索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自己的绘画风格道路。随之产生了一类油画家,他们努力发现文人画和西方油画同构的产物。本文通过对中国油画的文人画精神研究,深化对中国油画的探索,挖掘一个最有活力的艺术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2.
传统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美术教育与大众文化隔离是问题之一。当代中国文化格局变化、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当代社会艺术需求变化、当代艺术发展状态、发达国家高等美术教育发展趋势对中国的影响都要求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吸纳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美术教育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保持民族艺术能得到发展.在学生中提倡民族艺术,是希望在民族艺术发展中能加入时代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民族的自尊心.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是主体,教育的首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以此来诱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因此教师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是民族艺术的弘扬者.  相似文献   

4.
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并不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内容,而是一个促进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有效形式。我们在学习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需要把我们国家传统的装饰艺术精华融入其中,在设计中追求东西方文化的统一,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刘峥 《市场论坛》2012,(3):92-93
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知识,促进其自身发展,并具有完善的人格和创新精神,这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授美术教育知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文章以中国目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为出发点,提出目前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给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扬 《品牌》2014,(8):187-187
中国当代舞蹈包括多种多样的对传统舞蹈和西方舞蹈形式进行创新的舞蹈表演。当代舞蹈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同时也融合了西方的表演艺术,具备鲜明的艺术形象。当代舞蹈是中国舞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充分展现出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国外的先进艺术形式。本文从中国当代舞蹈发展现状出发进行分析,通过对其特点和未来趋势的讨论,加深了对于当代舞蹈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李德岩 《北方经贸》2013,(5):219-222,2
文章对比中西方中国画山水绘画的差异性和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表现形式之皴法,以及自古皴法在中国山水画中的类型、特点,演变、内涵、发展、运用等;其意象表现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陶冷月作为一个新中国画画家的代表,他不仅自己在绘画风格上进行探索,而且还担负着传道授业的责任。陶冷月接受的早中期教育,是在新旧教育体制转换的时候,教育教学模式不够成熟,学堂教育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私塾教育理念中蜕变出来,而西式的美术教育还没有找到与中国绘画相交的契合点。从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陶冷月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教育方法,对现代美术教育模式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元素经常被国内外各大服装设计师运用到其作品中,它具有丰富的服饰语言,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拥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色彩,是中国服饰文化绚烂的瑰宝。通过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背景,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元素无时不刻地在向世人展示着民俗文化和历史传统以及民间道德风尚,体现着精深博大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充分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的艺术特征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袁林 《致富时代》2009,(12):136-136
经济需要国际化,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文艺上,我们强调中西合璧,怎样才能做到中西合璧呢?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有效配置,发展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发展根植于本土的艺术风格,才能真正达到人们心中的认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和世界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朱连城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0):241-242
当我们雕塑艺术步入后现代社会之时,面对着国际潮流上西方当代雕塑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式、新观念、新走向,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面上生吞活剥式的摹仿和挪用,这样的结果必然会丧失民族自我。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峰,从长远的发展战略出发,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回望我们的民族本土文化,探索出一条具有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具有我国本土文化底蕴的中国当代的艺术形式,逐步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雕塑艺术理论,使我们的当代雕塑能够充满自信地站在国际艺术的平台上与西方对话。  相似文献   

12.
黄苏 《商》2014,(36):120-120
油画作为西方外来文化的一种话语形式,它的传播与移植在与中西方文化观念的碰撞与冲突的同时,也开始接受中国本土文化的改造,用传统文化同化现代主义,就这种特殊的文化结构和历史境遇而言,这种文化冲突与整合就构成了刘海粟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一面是反传统的叛逆心理,他寄希望于西方写实主义来挽救中国绘画摹袭之病症,同时受到西方新派艺术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手法的感染,与他的创作意趣相契合,因此他对其进行着不断的学习,尝试和研究。另一面则是回归心理,受到传统艺术情结、文化结构、民族审美的影响,在这种困扰与矛盾中,形成了其文化心理的兼容与转变,也使他的绘画思想终于进入了一个新的,民族性的高度来。  相似文献   

13.
<正>艺术8成立于2009年4月,由法国罗斯查尔德男爵家族及爱马仕等机构资助,法国前总理、上议院副议长拉法兰和中国前驻法大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吴建民支持创立。艺术8坐落于原中法大学,1920年,中法大学由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等有识之士创立,历史上无数有志青年从这里走出国门、赴法留学,日后成为中国科学、教育和文学艺术各界的中坚力量。艺术8继承中法大学的精神,连结传统与创新,推动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各界精英人士因艺术而相识。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思想以弘扬人的个性、挖掘人的潜力为宗旨,而美术教育在这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一刀切"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被泯灭,个性发展犹如天方夜谭.于是,教育界呼吁课改,在改革后的美术教育中,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基本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为根本方式,以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文化素质为最终目的.这是课改精神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将对美术教育的特点、当前的现状,以及美术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时如何加强美术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4)
民间美术课程体现了人文学科特征,是现代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对民间美术教育的培养,对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5,(2)
传统的西方艺术重视"造型"观念,偏重立体式的表现,相对于西方艺术,传统的国画更重形式与意境的表现,所以在色彩的表达方面,水彩画的传入也是西方审美在国内的发展。我们纵观整个艺术史,可以找得到东西方艺术的互溶与相同,在英国水彩画家的笔下,可以找得到国画中山水画的表现技法。而我国艺术家的画风,也有与西方相通之处。本文主要介绍西方传统水彩画传入我国的历史,并阐述了民国时期及民国前期国内水彩画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带来了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绘画应用软件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传统美术教育专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锐减。相反电脑设计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正在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方便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生活。电脑设计主要活跃在数字动画、三维效果制作、视频处理、图形处理四大领域,高职教育利用电脑设计在这四大领域强大的功能,慢慢产生了艺术设计专业、影视动画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艺术专业等新兴的电脑设计专业,并逐渐发展成高职美术教育的主流专业,但这些课程的设置需要的建立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理论和造型能力,掌握视觉艺术所具备的观察能力、创意能力和艺术语言表达的能力的基础之上,而要达到这些能力,就离不开传统美术教育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张洪涛  朱西西 《消费导刊》2009,(18):223-224
西方摇滚乐的演变历程与西方社会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紧密联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实践,摇滚乐以反叛与抗争精神作为个体对社会制度的表达方式,它是个体与国家、社会之间关系的另类表达。西方摇滚乐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本土化"的摇滚乐曾经以启蒙者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并且试图让摇滚的抗争精神融入社会的常态,但中国摇滚乐的发展历程却始终和主流社会保持着距离,它既没有催生大规模的反文化运动,也没有在主流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同样一种艺术实践,在中西不同的社会文化制度背景下体现了国家、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差异。  相似文献   

19.
当代产品设计,应该是体现艺术与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把中国的传统艺术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中去,同时,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中国传统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人的消费方式正悄然遭受着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冲击。西方借助其强势的世界话语权,向中国兜售裹挟西方价值观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其真实目的是要通过消费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来消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瓦解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因而,在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力,以物质成果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来抵御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