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部开口量对女夏装热湿舒适性影响的主客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开口形式及其对热湿舒适性的影响,以夏季女装领部开口结构为切入点,对领部开口量做量化控制,使所测得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便于做进一步的量化分析。对具有不同领部开口量的服装做主客观测试实验,探讨领部开口大小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竹纤维纬平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竹纤维纬平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采用以竹纤维、棉纤维、锦纶长丝为原料的6种不同纤维含量的纬平织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冷暖感、热传导率、回潮率、透湿量、芯吸高度和透气量等指标进行测试,进而采用灰色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各种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含竹纤维的织物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及湿传导性,其热舒适性能要比棉纤维和锦纶长丝的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似仪器技术的服装压力、温湿度测试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提高服装舒适性成为当今服装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服装舒适性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人体着装后能够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使人处于满意或愉快的状态,能够利于人体运动和日常生活工作的服装性能。它是物理、心理、生理等多种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服装压力、温湿度的高低成为评价服装舒适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服装压力的测量来评定服装压力舒适性。人体穿着服装后,由于服装重量及松紧程度而使人体受到约束,单位面积上的受力称服装压力。服装压力的测量可以反应出服装结构、材质变化带来的压力变化,从而为提高服装舒适性而进行的服装结构设计、材质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温湿度的测量可以评定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服装与人体和周围环境之间发生热湿能量交换,从而保证干燥适宜温度的服装气候。通过对该指标的测量,可以评论服装选材、结构合理与否的人体舒适程度。但由于服装是穿着在人体上的,人体曲面的复杂性及人体运动时的生理、物理变化的复杂性,给其测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建立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服装压力、温湿度测试系统,可以满足精确测量着装人体运动时的服装压力、温湿度的变化,较直观地实时在线决定服装舒适性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4.
轻薄为了适应人们生活与工作环境的改善和穿着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针织面料采用较细的纱线和较高机号的针织机来编织。例如,圆纬机的最高机号已达E44,横机也达到E18,最轻薄的面料每平方米重量只有几十克。弹性除了一些泳装、专业运动服等具有较高的氨纶含量和较大的弹性外,许多日常穿着的服饰加入了2%~10%的氨纶,使面料具有较小的弹性,主要是为了提高面料与服装的保形性,洗涤后易护理。舒适这涉及面料与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皮肤的触觉和对人体的压力。可以通过采用导湿、保暖等功能性纤维与纱线和针织物结构的合理设计来改善热湿传递…  相似文献   

5.
1 前言 随着纺织技术的快速进步,随着差别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涤纶长丝产品从产生、发展到成熟,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为了解当今夏季用涤纶面料的性能状况,笔者在国内外市场上随机收集了四十块面料进行服用性和热湿舒适性的测试与评价,以期对化纤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行为特殊性使得他们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着装需求有特殊要求。文章针对这种社会需求和老年人群现状分析,从设计层面进行了有关老年服装的舒适性、审美性和适体性的探讨,希望能为老年服装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喷水室能对空气进行多种热湿处理过程,并且水与空气直接接触,热湿交换效率高,并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工业与公共及民用建筑等大空间、大风量和对空气有一定洁净度要求的场合。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喷水室中会激发一定量的空气负离子,而空气负离子具有环保效应。  相似文献   

8.
随着服装多元化的发展变革,连身袖的设计逐步由满足服装简单的美观性和宽松性向复杂综合的舒适性和运动功能性发展,其典型特征就是在腋下加入袖裆结构,使其在具有美观性的同时也具有舒适性与运动功能性。对于有袖裆的连身袖结构而言,袖裆是决定连身袖服装隐性袖窿大小的关键,也是关系到袖与身之间的协调、袖身共同承担的服装平服度、人体活动和穿着舒适等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服装的款式、风格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研究中性连身袖袖裆宽的变化对服装的外观造型和舒适性的影响,寻求能够同时满足服装静态美感和动态活动量的裆宽最佳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科技专题     
人体的舒适感觉取于人体本身产生热量和周围环境散失热量之间能量交换的平衡。服装在能量交换中起着调节作用。人体一般都能保持稳定的体温,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引起人体机能的失衡。最近日本科学家对纺织面料的开发和服装构造的改良都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控制衣服内温度(32±1℃),相对湿度(50±10)%,气流速度(25±15)cm/s的范围内人体感到舒适。所以研究必须根据外界环境,人体活动状态的不同相应地调节着装,使服装内气候保持在人体感到舒适的范围内。他们考虑在特殊环境下,只考虑服装的舒适性,而不考虑时装性,如宇宙服、耐热服、冷暖温热服装等。 1、纺材、面料的研究 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已研究生产出热损失量高的面  相似文献   

10.
服装材料可分为服装面料和服装辅料,服装材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且直接左右服装造型的表现效果,而面料的舒适性能则直接影响服装的品质,舒适性也是生活中服装设计的宗旨。本文就面料的含气性、透气性、透湿性、吸水性、防水性、保暖性、柔软性及抗静电性等进行阐述,旨在服装设计中能更科学更合理地运用面料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婴儿的形态、运动、生理和心理特征,从服装的安全防护性能、湿热舒适性、活动舒适性及触觉舒适性角度对影响婴儿服装设计的面料、色彩、款式、结构以及工艺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婴儿服装设计要以舒适、安全、健康以适应孩子生长发育以及活动需要。  相似文献   

12.
测量服装压力Flexiforce传感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占辉  徐军 《陕西纺织》2004,(2):41-43
服装压力舒适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它涉及到纺织品的物理性质、人体生理学、人体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只限于局部问题的初步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服装压力的测量是压力舒适性客观评定的依据和基础,因而对压力的客观测量及研究有助于深入、系统、数字化地开展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关于服装舒适性的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服装舒适性及舒适性对穿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在进行服装设计时,要以人体为中心原则,根据生理卫生学的观点来指导服装的设计和制作,追求保证人们身心健康要求的健康服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消防服装阻燃及热防护性能进行综合研究,通过文献搜集了解消防服阻燃及热防护性能相关评价标准,总结国内外市场上通用的消防服用织物的种类,研究外层织物的阻燃及热防护性能,根据消防服的设计原则对多层织物的配伍进行相关研究,然后分析研究消防服的整体热防护性能现状,并对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评价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精品书籍推荐《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出版发行:北京纺织工程学会定价:160元目录:一、创新-中国服装纺织新发展、新战略篇: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服装强国、缝制设备发展与展望;二、品牌活力的源泉-现代服装设计篇:智能服装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服装的热学设计和评估系统、服装三维CAD技术与应用、服装CAD的技术现状和评价体系、女胸衣压力舒适性的客观测试与评价、计算机面料仿真研究…三、服装设计的前期-面料设计篇(包括环保、生态、功能性纤维、纱线、面料等):服装设计从面料开始、兔毛生态环保服装的研究与开发、Crabte…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在相同节能改造方案下,对窗墙比与热舒适性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窗墙比为0.2时室内舒适性指标较高,但窗墙比为0.32和0.4时的室内舒适性指标基本相同,而且窗墙比为0.32时的室内舒适性指标稍小于窗墙比为0.4时的室内舒适性指标,这与通常窗户越小越舒适的说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从亲宠服装的概念出发,探讨亲宠服装设计的理念及元素表达。亲宠服装是基于人与宠物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情感表达,是情感系列服装一种形式,设计亲宠服装要以"情感"为核心,以舒适性为设计基础,从材料选择、色彩搭配、款式造型上表达亲宠服装设计。相关研究为亲宠服装的设计与研发提供理论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服装人体工学是研究人体与服装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研究重点是从人体的形态、运动机能、生理和心理等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人体与服装之间的协调性与舒适性,针对服装设计的相关因素展开基础研究,以提高服装的整体着装机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在相同节能改造方案下,对窗墙比与热舒适性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窗墙比为0.2时室内舒适性指标较高,但窗墙比为0.32和0.4时的室内舒适性指标基本相同,而且窗墙比为0.32时的室内舒适性指标稍小于窗墙比为0.4时的室内舒适性指标,这与通常窗户越小越舒适的说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弹性服装能很好地顺应身体的各种运动,但弹力丝的使用也有不足之处,Hohenstein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为此进行研究,以求改进。目前针对弹力针织运动服和休闲服的研究已有结果。对用于职业服装的弹力机织面料的研究报告还没有最后完成。弹力纤维具有疏水性、不吸湿且非常光滑,由于皮肤需要排汗,穿着用弹力纤维织做的服装,与皮肤接触会感到不舒适。Hohenstein研究所服装生理学研究小组进行项目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弹力组织所产生的效果进行量化:⑴热生理穿着舒适度,也就是纺织品对热和湿度的传递能力;⑵皮肤感应穿着舒适度,也就是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