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任何一个领域 我们几乎都可以用“价格战”来描述中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有人说“降价”是对中国消费者最大的善意,还有的报纸公开对厂商们呼吁:欢迎价格战。 那么,价格战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战果”呢?陷入价格战中的企业该如何脱身呢? “恶果”被当成了善意 在中央电视台的某栏目中,有位专家在谈格兰仕“价格战”时说“降价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善意。”这句话很快流传开来,受到了普遍的欢呼。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判断。先不说它会使那些走高价路线的厂家有“恶意”之嫌,就消费者本身而言,这种判断不仅不是对消费者的善意,反而真正是对消费者的恶意。  相似文献   

2.
价格战是企业竞争的手段之一,为了抢占有限的市场,近年来,价格战波及各个行业:从个人家电业到航空业,从零售服务业到计算机软件,从汽车、轮船至一次性尿布……无一幸免。在况相杀价中,“战争”的发起者和卷入者都会因为价格越降越低而影响收益,事实上,即使经营得再好的企业,也难以置身于价格战之外,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好这一生死修关的剖一,那很有可能难逃毁灭的厄去。那么该如何摆脱困境,避免卷入价格战,如果迫不得已,又该如何迎战呢?  相似文献   

3.
价格战是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必然后果 ,价格战不是低级的竞争策略 ,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竞争策略 ,它与价值战不是对抗性的 ,而是相互补充的。价格战从某种角度来说 ,于国、于企业、于消费者都有好处 ,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 ,都适合打价格战 ,在不恰当的时机 ,对不恰当的产品 ,发动价格战的结果可能是害人又害己。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开启价格战先锋的彩电业开始,我国商品和服务领域的价格大战此起彼伏,恶性竞争频繁发生,并且竞争态势不断加剧和蔓延。如今价格战已经涉及家电业、IT业、建筑业、汽车业等各行各业。运用好价格战,对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销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在为企业创造短暂成功的同时,也带来诸如低质量、脆弱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生产的产品进入了国内市场,这给本来就已硝烟弥漫的国内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外产品凭借着质量好、价格低廉的优势占领了一部分市场份额。如何才能在这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如何才能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并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呢?降低产品成本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中国价格战愈演愈烈,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产品都面临着价格战的威胁。在国内的彩电、电冰箱、空调、手机等行业,由于产品的雷同化、趋同化造成的降价是迫不得已的,但执迷于过度的价格战,则只能使市场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价格战博弈只会造成企业利润大大减少,甚至导致企业的倒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只能打价值战而非价格战。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特点对产品定价、产品生命周期、市场供求关系以及企业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价格战在一段较长的时期中仍将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价格战的热潮也会一浪高于一浪。  相似文献   

8.
设计:工业品牌的竞争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世界闻名,但是能够被人津津乐道的,由中国设计的产品和企业寥寥无几.从“制造”到“设计”,一词之差,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尤其是品牌的价值却是完全不同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上提供的产品极大丰富,而产品同质化导致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因此濒临困境,甚至陷入价格战的泥沼.近年来,一个全新的观念在我国高科技企业中实践开来——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尤其是在家电、PC和汽车等技术成熟度较高、同质化趋势较为明显的领域,工业设计通过增加科技产品的相关附加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了工业品牌的竞争利器.  相似文献   

9.
面对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各个汽车生产厂家不停地在进行价格战,汽车行业是不是只有通过价格战才能够在市场上取胜?是否还有更好的策略来避免价格战来增加企业的利润呢?本文将通过博弈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消费品市场上,只有用“烽火连天”来形容价格战的惨烈才最为恰当。究其原因是,中国公司迷恋价格战的基本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的产业结构严重轻型化,大部分企业在低层次上竞争;第二,中国的企业老板大部分是游击队出身,除了价格战这类简单打法之外,别的精细化正规战法大多不会。而价格战的结果,除了让消费者得到暂时的实惠和公司利润空间的压缩之外,企业自身的生存环境不会有太大的改观。那么,怎样才能从价格战的烽火中逃生呢?  相似文献   

11.
自从有了商业 ,就有了竞争 ;有了竞争 ,就有了价格战。价格战总是令人关注 ,它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直接的好处。竞争一激烈 ,商家都或多或少要打一打价格战。价格战都是商家挑起的 ,而受害的恰恰又是商家。它导致了商品利润的降低 ,从而使多数商家减少了售后服务 ,降低了产品质量 ,并把一些成本高的企业挤出了市场。为了避免两败俱伤 ,各个行业往往都要建立行业协会 ,设立行业标准 ,最重要的是对降价作出限制。最欢迎价格战的 ,自然是消费者。在这种战争中 ,消费者是最大的获利者。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反垄断法 ,通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模仿大国。企业怎么才能在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呢?我认为就是:不要去跟别人竞争,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这句话并不是因为今天我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底气说的,这是我一直都坚持的信念。因为既然别人花那么多的精力去模仿你的产品,仿冒你的产品,那说明你的产品是有市场竞争力的。你不需要太过于费劲与它进行正面竞争,例如跟它打“价格战”或者“促销战”等。因为你越是这样跟它们展开正面竞争,反而会慢慢地把同行树立成为自己的敌人,最后变成“枪打出头鸟”,这些同行则有可能联合起来一起攻击你。  相似文献   

13.
在日趋复杂的企业竞争中,企业经常会发生价格战。随着博弈论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之间的价格战。  相似文献   

14.
杨军  刘兵 《价值工程》2005,24(4):102-104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些产品发展到了一定时期,总是避免不了要经受价格战的洗礼。面对行业内一家企业的主动降价,其余的企业似乎除了被动跟随之外别无选择。但笔者认为,企业可以采用其它有效策略,绕开价格战泥潭,化被动为主动,建立非低价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的竞争逐渐从产品的竞争和社会资源的竞争转变为管理能力和效率的竞争,而内部审计正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企业肌体良性和健康运转的保障。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目前国内企业的内审现状,企业内审突出重围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6.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经济为后盾,以科技进步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为基础,通过广泛宣传,珍视取得的荣誉,生产出适销对路、高质量产品,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决策战略。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从一定的意义来说,市场竞争就是国家间实力的竞争,就是企业间实力的竞争。如何维护一个品牌?究竟有没有策略可言?中国企业要维护一个品牌,的确很难,这涉及到很多问题,光靠炒作,打价格战,跟风造假,耗费很多资源,这并不能树立一个知名品牌。如何维护一个品牌?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重新回到消费者的身边创建品牌…  相似文献   

17.
在高度竞争的现代买方市场条件下,产品的丰富与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仅凭产品或技术的优势已很难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愈来愈多的企业在经历“价格战”和“广告战”之后,终于开始醒悟,这些都不是长远之计。压低价格就是以降低成本为前提,而广告战则是以扩大受众影响面、树立品牌形象为目的,但成本不可能无限减小,广告费用也有一定的限制,恶性竞争的结果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利润。WTO的加入,完全按照其游戏规则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内企业感受到这种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性,开始寻求战略上的调整,希望通过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上,价格战从未停过火。从降价酬宾,到季节性甩卖,一直到近两年的彩电大战,VCD 大战,摩托车大战……可以说,价格战从战术性措施,发展成了战略性措施。运用的好,可给平销的产品带来一派繁荣,如彩电大战,使"长虹"跃上头把交椅。然而也有不少价格战并非出于战略目的,实是出于无奈。产品积压了方才在价格上打主意。这时,与其边生产边降价,不如停产调整浪费小些。  相似文献   

19.
有位海归朋友问我“中国公司为什么迷恋价格战?”这个问题一开始让我感到奇怪,因为我总觉得这是竞争的常态。但仔细思,价格战的确是企业的一个悲哀。  相似文献   

20.
因行业内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带来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这是经济学基本常识。可偏偏在我国游戏行业,有竞争,产品有替代性,但就是不改进服务。竞争没有带来消费者福利的改进,反而给消费者带来了福利的损失。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