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银行的信息安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网络银行是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和论述了网络银行必须遵循的安全控制要求,分析和介绍了以密码技术为核心的安全对策,以及国际上对密码标准RSA与DES安全性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对新的密码方案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银行在分析网络银行系统技术和运作过程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网络银行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网络银行系统技术和运作过程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网络银行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控制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加强网络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 1.保证网上支付的交易安全.网上支付是否安全是用户最为敏感和担心的问题,尽管全球互联网已有上亿的网上用户,但是许多机密信息在互联网上传送时,依然时常被黑客或第三者截获、删改或抹除.因此,网络银行中特别敏感的个人信息以及财务资料(账号、密码、信用卡卡号等)、信息库、重要信息资源等仍可能被黑客或第三者破坏、滥用或泄漏.  相似文献   

5.
浅议我国网络银行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 出现了网络银行。网络银行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 来了新的风险。如何提高它的安全性,是对银行经营 的管理者和监管者提出的严峻课题。 一、面临的风险 1.系统(技术)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网络银行系统设计有缺陷,或者是 银行职员、客户的误操作而导致网络银行损失的风险。 如黑客或银行内部员工可能通过网络进入银行的电脑 系统,盗用他人身份接管网络银行客户的储蓄和信用 账户;客户在缺乏安全知识的情况下进行不规范操作 而发生泄密等风险…  相似文献   

6.
顾剑 《金卡工程》2001,(5):50-53
现代卡系统或多或少都采用了密码技术来加强系统的安全。好的密码算法可以给卡系统(至少是在理论上)提供非常高的安全强度,但是,并不是一个高强度的密码算法就一定会给卡系统带来高强度的安全。攻击者经常会避开高强度的算法而从其它方面对卡系统发起攻击,如从协议发起对卡系统的攻击。如果卡系统协议设计不当,则这些攻击就可能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7.
社会信息化的程度越高,信息安全便越重要。常规的密码系统为了保证信息安全,都依赖密钥,但密钥在传输过程中如果被截取,将会导致整个加密系统崩溃。而量子密码技术则能彻底解决密钥传输安全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量子密码技术的原理,并对量子密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卡工程》2001,(4):15-17
自1995年美国诞生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以来,网络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作为传统金融业与高科技产业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银行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银行都将发展网络银行作为迎接挑战、参与竞争、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我国网络银行起步较晚,许多新的网络及计算机技术都在建设之中得以应用。同时由于计算机外包技术在我国金融业的兴起,我国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大都由IBM、NTT、HP等国际著名的IT企业提供。从技术因素方面看,我国网络银行并不比发达国家落后多少,差距主要体现在非技术因素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系统建设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在近十多年来的长足发展,银行业内对系统应用有了进一步理解.特别是在身份认证系统建设方面日新月异,研发出各种不同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包含:静态密码、动态口令卡、数字证书、动态短信、移动口令牌和指纹认证.现行银行系统一般都是静态密码加上后5种的组合身份认证技术中的一种,以上认证方式在不同银行的不同应用系统中都有大规模的应用案例,技术上可以不同程度保证用户安全.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拓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易习惯,为用户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网络银行解决了电子支付的难题,成为未来信息时代的金融主流。然而,由于技术措施和立法保障等方面不尽完善,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一、安全问题的涵义及其重要性1.安全问题的涵义网络银行(InternetBank),又可称为电子银行(ElectronicBank),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在In-ternet上开设的银行。它是一种全新的银行客户服务方式,使用户可以不…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银监会一纸公告的发出,阿里巴巴正式获批筹集其网络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它将坚持以无网点的纯网络银行模式服务中小企业。作为即将出现的国内首家网络银行,它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各界也纷纷猜测纯网络银行的可行性。同样是互联网企业办银行,阿里和腾讯所筹建的银行在方向、理念以及经营模式上有什么异同?纯粹的网络银行脱离了物理网点能以更轻盈的姿态快速发展,还是显得太过单薄而不够稳重和安全?只须在互联网上就可以办理  相似文献   

12.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保障的核心,为确保密码算法的自主可控,降低敏感信息泄露和信息系统遭受攻击的风险,国家密码管理局制定并发布了国产密码算法及相关密码行业标准。本文将国密算法运用于基层人民银行信息系统,在如何实现信息系统安全自主可控方面进行了系统开发,并提出了安全、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动态的视角探讨了网络银行顾客信任生成的主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信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顾客自身特征和相关机构提供的制度保障,信任的持续建立在顾客对网络银行能力的认同、情感的认同、安全交易保障技术的认同和内部管理技术的认同上,信任的恢复主要源于网络银行为顾客提供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网络银行交易的技术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网络银行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同时,用户使用网银的活跃度也在迅速提升,但网银安全仍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黑客"攻击手段的不断翻新,使得网络银行发生技术风险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银行交易层面的技术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概念及其重要性,密码算法、密码协议和密钥管理是密码系统(Cryptosystems)安全三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如同单纯的密码技术不会解决网络安全的所有问题,密码算法与整体密码系统的关系亦如此,算法的强度是密码系统安全的基础,但并不是全部。  相似文献   

16.
对网络银行实施有效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银行是网络与银行相结合的产物,不仅 IT业的技术风险被网络银行所体现,而且银行业的一切金融风险也都被网络银行所体现。网络银行由于仍处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中,国际银行监管委员会至今没有对网络银行形成统一的监管原则。这样就使各国在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实践中必须谨慎行事。网络银行风险的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网络银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网络银行用户的安全意识的一些措施,以加强网络银行的安全性,促进网络银行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谭铃 《金卡工程》2010,14(8):246-247
消费者享受网络银行带来的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也担心着自己的信用卡密码被盗、数据资料被泄露、计算机病毒破坏、黑客侵袭等种种现实问题。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本文从消费者的安全权、隐私权等方面着手,通过对国内外网络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借鉴国外在网络银行立法特别是网络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行政、立法、执法、司法等多层次多角度提出构建我国网络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促进网络银行服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佳莹 《云南金融》2012,(4X):265-265
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网络银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网络银行用户的安全意识的一些措施,以加强网络银行的安全性,促进网络银行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5年10月18日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eurity First Network Bank)诞生以来,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快发展本国的网络银行。自1998年中国银行推出我国首家网络银行以来,我国网络银行取得了较快发展。在网络银行的推动下,银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单一化经营向综合化、现代化、信息化经营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