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债券发行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这一模式在国外已经成熟,也渐渐成为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截止到2018年,我国债券规模总计达到47.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6.9%。但2018年也是我国实质性债务集中爆发的一年。根据Wind资讯2018年违约债券数量达119支,总规模为1166.51亿元。就数量或规模而言,单2018年所发生的债务违约已超过前三年(2015-2017)的总和。在2015年之前,由于债券市场存在着"刚性兑付",所以并无实质的债务违约情况,但"11超日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情况,成为了首个实质性债券违约。同时这也预示了市场中信用风险正在加大,因此对有关债券违约原因的研究与预判也是有着充分必要的。通过对国内债券违约市场的整体分析以达到规避可能的债券违约风险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传金 《会计师》2019,(13):5-6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发展良好的企业希望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融资。发行债券是公司多种融资渠道中相对安全、方便的一种,但是,2014年3月4日,在"11超日债"事件发生后,国内的公开募集债券市场更新了默认记录,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分析江泉集团债券违约的成因及经济后果,希望对类似的民营企业债券违约事件提供一定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行家》2014,(9)
正近十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持续高速发展,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和信托业资产规模均突破十万亿,债券市场存量规模业已位居世界第三。在此期间发生了数起信用风险事件,但是经各方博弈后最终几乎全都如期兑付,金融市场呈现出"零违约"特征。相较国外金融市场违约事件的正常发生,国内金融市场这种"零违约"特征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本文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信用债券市场、信托市场的"刚性兑付"现象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一、信用债违约达到新高潮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实现了强劲增长,截至2015年底,我国的债券市场总规模排名世界第三,债券融资规模占全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升至19.1%。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存量约14万亿元,排名升至世界第二。在经济疲软、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信用债成为各类投资理财资金的主要配置品种。然而,自2015年以来,信用违约事件的加速爆发让信用债投资也成为主要雷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2014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频现违约风险,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背后仍存在隐性"刚性兑付"条件,几例临近违约的债券都采取了政府斡旋兜底,主承销商贷款支持的解决方案。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一个真正健康、健全的债券市场需要一套市场化的债券违约处理机制,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2016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出现了多起债券违约的案例,债券的信用风险被逐步放大,债券市场的“新常态”显现,这对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和整个债券市场的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本文以东北特钢集团为例,回顾其债券连环违约的过程,分析其出现违约情况的原因,并对如何应对债券违约,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颖 《中国金融》2021,(4):54-56
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债券违约是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客观存在的现象。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企业债违约率约为1.1%,一直处于全球相对较低的水平,低于穆迪统计的全球企业债平均1.6%的违约率,也低于目前我国银行业平均1.9%的不良贷款率。2020年我国债券市场企业债违约规模增长是趋缓的,特别是民企违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违约债券总体情况分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9月100,我国债券市场公司信用债(未包含ABS,ABN,境外发行债券)违约主体共有158户,涉及违约债券共394只,发行债券票面金额合计3270.06亿元,违约金额合计2831.50亿元;上述违约主体发行的,尚未到期、未约定交叉违约条款\实际上大概率也将违约的债券还有50只,剩余债券本金合计541.86亿元。未来三年债券市场违约压力仍较大。  相似文献   

9.
胡晓农  彭诗晨 《征信》2023,(2):57-63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违约数量逐年攀升,违约金额不断扩大。债券违约不仅对违约企业自身产生影响,还会对区域整体信用环境造成冲击。选取2014—2021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情况和债券发行定价信息,对债券违约引发的信用风险在地区内的传染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债券违约事件会显著提高地区内企业债券发行的风险溢价水平,且随着违约金额的增大、违约次数的增多,公司发债定价水平也相应提高,并且违约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比也与债券发行定价正相关。为此,建议监管部门加快完善违约债券处置生态体系,地方政府切实担负起处置金融风险的属地责任,企业应更加科学地制定债务融资计划和发展战略,着力防范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在地区内传导,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但与此同时债券违约事件频发,违约主体已逐步从民营企业扩展到国有企业,违约风险不断扩大,不仅给投资者债权人带来了利益损害,信任危机也引发了债券市场较大的波动.东北特钢因不能按期足额偿付8亿元短融债"15东特钢CP001"的本息,成为我国第一家地方国企公募债违约企业,打破了我国地方国企公募债券刚性兑付的惯例,其后半年又陆续8次违约,违约次数之多引发社会热议.本文将以东北特钢集团为例,分析其违约的深层次原因,旨在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达促使债券市场良好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长春  王雪 《北方金融》2021,(4):107-109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第十二条中提到“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债券市场经过三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在这种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对继续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债券市场中的基础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债券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债券市场已成为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同时我国公司信用债违约频发,违约主体几乎涵盖了全部行业,永煤AAA债券违约事件引发各方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信用债违约风险预警与防范,搭建了债券违约预警模型:一是深入分析了违约原因,提出了"经济下行加剧‘债务-通缩’""流动性分层导致再融资困难""民企互保引发违约风险串联"的观点;二是基于KLR信号分析法,以历史违约主体财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上市公司债违约预警模型,抽离出相关指标权重构成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三是基于预警模型,提出加强动态监测、构建债券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是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债券风险防控的“牛鼻子”,探究国有企业债券违约成因及处置有利于我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通过梳理2014年以来国有企业信用类债券违约情况及有关处置方式,分析相关趋势特征及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结合债券违约处置相关政策研究并提出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防范的措施意见,为我国债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债券违约是在债券市场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打破国企“刚性兑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但由于国企的负债规模普遍较大,有的甚至在千亿元以上,即使仅有违约风险而没有发生实质性违约,都会引发市场巨震。受经济周期和市场信心等影响,短期内债券违约现象依然可能出现,但我国债券市场长期行稳致远的改革与发展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境内评级机构要想走出国门,可通过拓展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评级业务来打开局面2007年以来,香港作为主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人民币存款规模迅速扩张,为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环境,离岸人民币债券应运而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债券类型的丰富,香港人民币债券为境内评级机构带来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随着近年来债券违约逐渐常态化,后续处置机制的短板已经制约到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从债券违约的处置方式看,市场化处置程度依然偏低,违约债券流动性缺失问题尚待解决,且违约债券风险定价难也导致其处置效率较低。虽然新《证券法》明确了投资人保护条款,但相关配套立法缺失导致了债券持有人保护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也制约着后续处置工作的开展。目前,由于违约债券市场化交易已具备发展空间,相关基础条件逐步完善,通过市场化交易有望促进违约债券处置效率的提升。为进一步提升违约债券市场化处置效率,需在持续优化违约债券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违约风险预警及定价机制建设、探索优化违约债券市场化处置途径、培育违约债券市场的买方主体、加强投资者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17.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进入了"自发自还"阶段,但存在总体规模较大、发债期限错配、市场流动性不足、辅助制度不完善等风险。通过对美国市政债券的发行状况、投资者结构、收益水平、期限结构的多角度分析,对其违约事件、违约概率、违约分布的多指标考察,对其监管体系和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机制的剖析,认为市政债券与城镇化发展相生相伴,市政债券市场需要丰富的差异化产品,需要广泛的投资者和合理的期限结构,需要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7,(13)
2014年-2016年期间,我国的债券违约事件迅猛增长。2016年,在国家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要求下,一系列产能过剩、抗风险较弱的企业出现了债券违约现象。本文选取了山东山水水泥集团这一典型案例,结合其财务状况,对其债券违约的过程、原因进行梳理,从完善债券市场机制、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方面提出我国企业防范债券违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发展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必要性及其现状分析为基础,对美国高收益债券的发展历史和市场特点进行剖析,试图借鉴美国成熟市场的经验探索推动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将风险长期维持在可控范围内是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应当建立违约风险监控制度,突破违约偿债机制和信用评级体系两方面问题。同时,放宽限制,促进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的自由化;加强创新,保持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的积聚可能引发债券市场流动性恶化。本文以2014―2019年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信用债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违约事件对债券流动性影响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违约事件在同一发行主体的债券之间具有流动性传染效应,当公司的某期债券出现违约时,公司其他未到期债券的流动性水平显著下降;违约事件对同行业其他公司债券的流动性具有传染效应,当行业中出现债券违约事件时,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债券流动性显著降低;违约事件爆发越密集或者违约事件越严重,对债券流动性的负面影响越大,而且民营企业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国有企业债,低信用等级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高信用等级债;在市场密集爆发违约事件或出现较为严重的违约事件时期,宏观流动性增加能够改善债券流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