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帆  徐瑛 《绿色财会》2002,(8):15-16
处于21世纪的中国企业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信息网络化的兴起,知识全球化的形成,使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的挑战,更要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企业要适应现代化的市场,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从原来以生产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向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2.
处于21世纪的中国企业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信息网络化的兴起,知识全球化的形成,使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的挑战,更要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企业要适应现代化的市场,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从原来以生产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向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转变。只有确立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因此,要使企业整体财务管理工作卓有实效,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财务成果,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使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核算准确,扎实稳固。所以,从源头上治理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处于21世纪的中国企业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信息网络化的兴起,知识全球化的形成,使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的挑战,更要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企业要适应现代化的市场,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从原来以生产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向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转变.只有确立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企业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因此,要使企业整体财务管理工作卓有实效,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财务成果,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使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核算准确,扎实稳固.所以,从源头上治理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林区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剖析浙江省遂昌县竹炭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诸如企业主思想观念落后、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实力不强、土地和资金短缺、林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等问题。在明确遂昌竹炭业今后发展基本思路的同时,提出了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组建以现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切实推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效应对和化解企业发展中遭遇的瓶颈因素等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遂昌县竹炭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庚 《林业经济问题》1997,(3):48-50,43
湿法硬质纤维板是世界上一个较古老的板种,具体近100年的生产历史。我国湿法硬质纤维板自5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全国大小纤维板厂370多家,年产量达150万M3-160万M3。作为投资少、见效快的木材综合利用项目,硬质纤维板在70-80年代得到广泛发展。但随着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多种新型人造板品种的问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硬质纤维板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使最早发展的湿法硬质纤维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许多想法硬纤维板生产企业由于产品质量、市场销售、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原因被迫停产或开工不足,陷入进退…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企业母子公司产权关系探索赵福春,张秀林,李玉凤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农垦企业实行集团化经营,政企分开。黑龙江垦区正在组建集团公司.在这种由行政管理体制向企业管理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产生了以产权关系为核心的母子公司关系如何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企业是指从事现代农业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的企业。这类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意识、技术创新能力、科技管理机制及市场开发能力。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正从依靠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以依靠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新阶段上来。发展和扶持农业科技企业,将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企业中,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不多,多数处于萌芽状态,企业规模较小,自主研发的能力差。目前,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不足,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8.
龙岩地区贮木场是闽西较大的木材贮运、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有原木、锯材、纤维板、瓦楞板、装饰板、木地板等。1985年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市场开放以后,企业面临困境越来越多。首先,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量逐年减少,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开放前,原木经营量15万m3,锯材生产量4万m3,开放后,原木经营量不足5万m3,锯材生产不足1万m3,由于经营量逐年减少,产品的单位成本费用增加,造成企业经营亏损,至1994年止,企业累计亏损416万元;其次,是企业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没有彻底解决,企业存在“等、靠…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机企业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农业机械产品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发展,而财务工作是农机企业的重要核心,关系到企业存亡命运与未来发展。因此,要重视农机企业财务发展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机企业的特点,以及财务发展对农业机械企业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农机企业财务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农机企业财务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是经济保障与生活福利问题,是农民到市场身份的转变问题。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本质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农民福利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是由集体福利模式转变为市场福利政策模式。  相似文献   

11.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四川广安市而言,就是要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农业发展理念现代化、生产集约化、农民组织化、产品品牌化和城乡一体化,走内涵提升型、科技驱动型路子,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国家储备粮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在粮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应该如何转变职工思想观念,使企业职工思想、文化和专业技术素质适应企业所处战略地位和现代化粮食储备事业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当前应着重研究探讨的课题。宜昌国家粮食储备库努力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以开展“双创 (创一流党建水平,创一流工作业绩 )”活动为载体,全方位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现代粮食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一、明确发展趋势,实现三个转变   1.实现企业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由于企业职能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正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需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要求转变、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在此进程中,绿色化、品牌化将成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趋向。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精准定位产业、选择产品的生产方式,其出发点就是要解决农产品市场供需匹配问题,从而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4.
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衰退期企业来说更是如此,通过对衰退期企业员工工作嵌入性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情境下的衰退期企业解决员工离职问题提供正确的方向,以减少因员工的大量流失而带来的损失。衰退期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要比处于其他生命周期的企业更大,只有解决了衰退期企业中员工的离职问题,衰退期企业才能提高自己的成长力和正确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衰退期中化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5.
刘光溪博士在《经济研究参考》撰文认为,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入世”。它意味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到位,越位的要还位,不到位的要到位。这就意味着政府管理职能要实现转变,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意味着政府经济部门从重审批、重管理转向重监督、重服务,“看得见的手”要缩回、要收敛、要规范、要约束,留下充分充足的空间让给市场和企业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这就是入世对中国经济生活深层次的影响。(力摘自《经济研究参考》2002.4)入世意味着政府职能要实现转变@力  相似文献   

16.
应用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江苏省1993年农机化综合水平,除苏北外,其它地区处于初步现代化后期。今后在农机化发展方面,除要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外,主要方面还在于要实行农机、农艺、农经三结合和向农机服务的企业化经营方式转变,同时,要加强全省的农机工业建设,以加快江苏省的农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营销战略是营销管理的核心,是企业设计中的销售商品的行动方案。营销战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当今竞争剧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管理者十分强调现代企业的营销战略、愈来愈多的企业重视营销战略的制订,去预测与适应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化,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的销售战略一已付诸实施,在市场上必然遇到竞争对手的对抗战略、现代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上战胜竞争者或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不仅要凭借企业家的判断和创新能力,而且要具备销售调研的科学方法。旗鼓相当的竞争双方要想…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粮食企业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处于转型重要战略机遇期粮食企业发展的机遇1.1“入世”使中国的粮食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粮食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入世”后,中国粮食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由国内的、局部的竞争转变为国际的、全方位的竞争;将主要由产品生产能力的竞争转变为包括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实力的竞争;由价格、广告等传统方式的竞争转变为创新物业形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的竞争;由直接争夺现有销售市场的竞争转变为培育、开拓新的销售市场的竞争;由产品数量为主的竞争转向以提高效率为主的竞争。要适应以上变化,加快调整、重…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部门一直是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不仅要从事粮食行政管理,更主要从事粮食收购、保管、加工、运输、供应等具体的经营行为,承担确保粮食供应和市场稳定的社会责任。在改革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进程中,这种角色定位仍然没有什么改变。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国家和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其管理对象由过去的国有粮食企业转变为全社  相似文献   

20.
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转变,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基础。农垦企业是我国大型的农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农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转变农垦企业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管理体制的转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当前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应遵循的原则问题。目标明确是各项管理工作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农垦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国有企业向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方向是明确也是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