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前研究主要关注历史信息与审计师决策,本文考察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与审计定价显著负相关。机制检验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能传递企业未来持续经营信号,降低审计师所感知的持续经营风险,进而降低审计定价。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年报披露语调更积极、披露未来经营计划内容更丰富时,二者负向关系更显著;且这种负向关系仅在企业未来盈余反应系数更高和分析师关注更多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较低和忙碌程度更高的样本中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本文为理解审计师决策依据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并为现有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作出增量贡献。  相似文献   

2.
环境不确定性与审计意见:基于股权结构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公司股权结构的角度,研究企业环境不确定性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发现环境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促使审计师出具更多的非标审计意见以降低可能的损失赔偿;由于政府的支持,环境不确定性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较小,审计师因而对国有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要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审计师对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了收费,然而,国有控股公司因环境不确定性而增加的审计收费幅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资本市场参与者越来越重视文本信息的使用。为更好发挥外部监督治理功能,审计师也会利用和解读公司披露的文本信息。文章以2001-2018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文本作为研究样本,对管理层语调影响审计收费的机制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管理层语调是审计师判断公司风险信息的重要依据。管理层语调越正面,公司审计收费越低。进一步地,当公司为国有公司或属于周期性行业时,由于定量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定性信息可以更好地为审计师决策发挥补充作用,管理层语调与审计收费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明显。另外,文章还发现管理层语调影响审计意见的出具,年报中的管理层语调越正面,审计师越倾向于发表标准审计意见。最后,对于偏离公司正常业绩范围的管理层异常语调,审计师可以识别并相应调整审计收费。  相似文献   

4.
线上销售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消费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线上销售对审计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线上销售程度越高,审计师审计调整的幅度越小;审计调整程度的降低主要为向下审计调整程度的下降,而向上审计调整程度没有明显变化。同时,审计师对线上销售程度较高的客户公司也降低了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线上销售比例较高的客户公司,其审计前盈余质量和审计后盈余质量都显著更高;Wind线上销售数据的披露放大了线上销售对于审计调整的降低效应。此外,线上销售降低审计调整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具有丰富经验或具有职业怀疑特征的审计师所审计项目之中,以及内部治理较好的客户公司之中。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解线上销售对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以及审计师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有文献对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审计决策关注较少,本文利用分批次发布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审计定价角度探究审计师对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的反应。研究发现: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的发布显著提高了样本公司的审计费用,同时,机制检验表明,该监管政策增加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和审计投入,为“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增加监管风险→提高审计定价”的作用路径提供了有力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产权性质、所处的制度环境及分析师关注在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对审计师的溢出效应中发挥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6-2021年制造业数据为样本,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强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中介效应及会计稳健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强度会显著降低审计收费;同时企业信息披露强度通过会计信息透明度影响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在企业信息透明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本文提出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披露相关信息;审计师要保持职业怀疑,坚持质量导向原则;政府等监管层积极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框架,激发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的自主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管理者是异质的,不同管理者有着差异化构建控制环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这可能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但现有审计收费文献忽略了管理者及其能力的影响。本文通过追踪一段时期在两家上市公司至少有两年工作经历的管理者,构造了管理者—公司配对数据,研究发现管理者对审计收费有着经济和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管理者能力为研究对象,分析管理者影响审计收费的途径,发现公司管理者能力越强,其支付的审计费用越低。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低以及企业风险低的上市公司中。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审计定价理论和管理者能力研究内容,而且对于规范审计收费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窦超  袁满  陈晓 《会计研究》2020,(3):164-178
本研究利用2007-2015年上市公司客户信息数据,首次基于供应链风险传递视角,探究了中国国情下政府背景的客户群体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背景大客户的存在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的检验还发现,持续性越强、政治层级越高的政府背景大客户可以更好帮助企业获得较低的审计收费,且这一关系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当中尤为明显。最后,本文还从影响路径的角度揭示了政府背景大客户的存在能有效缓解企业面临的审计风险,进而降低其审计费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受到相关监管部门调查或处罚(这类公司简称为违规公司,下同)作为衡量审计风险的替代变量,讨论了审计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披露接受调查或处罚信息当年的审计费用显著高于其他公司,而在相关信息披露前一年,这种差异却并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审计师能够在前一年认识到违规公司的异常审计风险,但是在审计市场竞争压力下,能否提高审计定价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师的相对谈判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审计风险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审计师的相对谈判能力越强,审计定价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巴黎协定》签署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碳风险对非标审计意见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碳风险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机制检验表明,在环境规制下,企业在碳风险压力下主动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并提升了ESG表现,审计师则降低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审计师行业专长程度对企业碳风险的环境审计结果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在区分企业规模、内部控制质量时,碳风险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影响也表现出异质性。本文将碳风险与非标审计意见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为发挥环境审计作用约束碳排放行为提供了新视角,也对于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16年我国签署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碳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巴黎协定》这一强碳监管信号释放后,相比于低碳排放企业,高碳排放企业的审计费用显著下降。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绿色转型是影响碳风险降低审计费用的作用机制。此外,对于民营企业和内控质量高的企业,碳风险与审计费用的负向关系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在做出审计定价决策时考虑了碳风险下企业绿色转型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碳风险与审计定价的相关研究,并为强化审计监督赋能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他企业相比,审计师对研发操纵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更低。进一步地,机制检验表明,研发操纵企业的审计风险较高,但审计师不仅未提高审计努力程度,还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这一表象影响降低了审计费用。基于信息操纵的“组合拳”检验表明,研发操纵企业的年报语调更积极,且这种积极语调加强了研发操纵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关系。基于行业专长的异质性检验表明,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对研发操纵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更高,说明行业专长有助于提高审计师识别研发操纵的能力。研究丰富了研发操纵和审计定价的相关文献,为掌握研发操纵规律、优化对研发信息的审计监督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翀  石昕  张悦悦 《审计研究》2023,(6):123-135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度量企业创新文化,探讨企业创新文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效果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文化与审计定价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创新文化通过吸引研发人才、增加研发产出、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失败风险;通过抑制企业研发投入操纵,降低研发的财务舞弊风险,进而促进审计定价下调。进一步检验发现,创新文化较强的企业具有更低的经营风险及更高的财务信息质量。当企业与合作伙伴建立共享平台及当审计师具有研发业务专长时,创新文化对审计定价的负向关系更显著。此外,对创新文化较强的企业,审计师也会减少披露研发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角度来研究本地审计师的合谋效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异常审计收费降低了本地审计师对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盈余管理公司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而并不会降低本地审计师对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盈余管理公司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同时,异常审计收费也不影响外地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表明本地审计师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盈余管理公司之间存在合谋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盈余管理公司更可能选择本地审计师进行审计,从而为本地审计师的合谋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知。具体探讨:审计师能否识别真实盈余管理;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客户的辞聘或保留决策选择;以及审计师应对真实盈余管理带来风险的策略等三个问题。研究表明,审计师能够识别真实盈余管理,并将真实盈余管理作为风险因素在审计定价决策中加以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对真实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现阶段整体可控,事务所倾向于采取客户保留决策;事务所主要通过审计师付出额外的努力和更换审计团队两种策略来降低审计风险。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理解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知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对于从审计角度强化真实盈余管理的监管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4~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考察高管审计背景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审计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中,将高管审计背景分为高管审计经历与事务所关联两个维度。研究发现,高管具有审计背景的公司为了实现较低风险水平下的私有收益最大化,有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倾向,事务所可能采取的策略是增加额外的审计收费以弥补过高的审计风险,而"校友效应"却使事务所显著减少该类公司的审计收费。研究表明,高管审计背景可能会导致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下降、审计风险上升,证实了其对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及事务所审计质量的不利影响。本研究为加强对高管审计背景公司的监管及完善审计师跳槽的"冷却期"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金融化程度越高,审计师披露的金融类关键审计事项数量越多;并且审计师行业专长、上市公司属于实体制造业对上述回归结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化会增加企业的会计处理复杂度、业绩波动性以及监管风险,进而影响审计师的风险感知和金融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行为。经济后果的检验发现,金融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具有增量信息效应,能够缓解金融化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上述研究结果既丰富了关键审计事项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文献,也为当下从审计视角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考察了媒体针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道对审计定价及审计延迟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呈显著正向关系,但与反映审计努力程度的审计延迟没有显著关联。这表明,对于负面报道较多的客户,审计师会收取风险溢价来转移自身风险,而不会通过提高审计投入来降低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分析师跟踪、控制权性质对于负面报道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上述因素对负面报道与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均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负面报道对审计投入的影响,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负面报道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9.
职位晋升带来的利益差距在激励高管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可能诱发高管自利性动机,带来激励负效应。基于此,本文利用2010—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高管晋升激励对审计定价及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审计定价的提高源于审计投入的增加和风险溢价的收取。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在CEO变更频繁时更为明显,此时审计师会进一步收取风险溢价以增加审计费用;产权细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时,高管薪酬激励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差异显著;代理成本在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定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论不仅丰富了高管晋升激励与审计师定价行为的文献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高管晋升激励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20.
寻租企业为隐藏违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有动机通过俘获外部审计师,弱化审计监督机制,降低会计信息透明度.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企业寻租影响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逻辑.研究发现,寻租程度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购买审计意见;寻租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续聘现任审计师实现审计意见购买.从影响机制看,寻租企业操纵盈余的程度越高,则购买审计意见的意愿越强烈;寻租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提高审计费用的方式购买审计意见.进一步研究表明,无论是在企业层面、市场层面,还是在地区法治层面,寻租企业所处环境的治理体系与监督机制越严格,则对于清洁审计意见的购买动机越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优化营商环境和强化审计市场监管提供了理论与经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