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消除产能过剩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焦点.为了更理性地理解低碳这个概念以及有针对性地对各个领域的碳排放情况进行调查,故运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对浙江杭州临安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临安生态赤字从2001年的1.175hm2减少至2007年的0.8748hm2,生态承载力从2001年的0.4902hm2下降至2007年的0.3855hm2,仍显示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对广西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动态的研究.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广西1995年到2010年中主要年份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广西的人均生态足迹从1995年的为1.0775hm2增加至2010年的2.742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5年的0.4052 hm2减少至2010年的0.2935 hm2,反映了广西已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最后为广西的发展走可持续道路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上海市1985~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入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由1985年的1.9340hm^2、0.1582hm^2逐年增加至2004年的3.0459hm^2、0.5805hm^2,一而同期的入均生态赤字也由1.7958hm^2上升到2.6656hm^2。同时计算了万元GDP生态足迹,并预测了2010年的入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最后得出,上海市入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河北省生态可持续能力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河北省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河北省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河北省人均生态足迹为3.22338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2785hm2/人,人均生态赤字高达2.69553hm2/人,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出现了生态赤字,其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弱可持续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采用2002—2007年绥宁县统计年年鉴对绥宁县(2002—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与分析。表明:在2007年,绥宁县人均生态足迹为2.5089hm2.cap-1,而实际人均生态足迹0.7656hm2.cap-1,生态赤字1.8365hm2.cap-1。六年来绥宁县的生态赤字呈现增长的趋势,区域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为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审视角度。利用生态足迹模型,依据河南省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和2010年5个年份的统计资料,计算和分析了河南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供给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以省辖市为单位研究了2010年河南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供给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的生态足迹始终大于其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呈扩大趋势,分别为3 194.04×104hm2、4 504.54×104hm2、5 167.95×104hm2、6 324.59×104hm2、7 323.16×104hm2,表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超越了其生态承载力供给范围,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空间上由于生态承载力供给和生态足迹分布不平衡,导致生态赤字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差异,生态赤字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中部及北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以高耗能产业为主的一些省辖市。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湖北省2013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栽力进行核算,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8576hm2/人,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0.8355hm2/人;生态赤字高达2.0221hm2/人.由此说明,湖北省2013年处于生态超载的状态,其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最后,结合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泰安市作为研究对象,对泰安市2008年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泰安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125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10hm2,人均旅游生态赤字达0.115hm2,其旅游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分析了旅游生态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为实现泰安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89—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89年的1.64 hm2上升到2008年的1.65 hm2;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27 hm2逐年上升到0.32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36 hm2降到1.32 hm2。虽然天津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呈下降趋势、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有所减缓,但生态足迹目前仍然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较不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占用模型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中的一种直观而有效的方法。甘肃省经济比较落后,支柱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属于资源输出型地区。从消费的角度计算甘肃省的生态占用,难以准确反映其资源利用程度。本文利用生态占用的理论和方法,从生产的角度对甘肃省2005年的生态占用进行计算,并与其生态容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5年甘肃省的人均生态占用为2.24hm2,而人均生态容量为1.15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1.11hm2,超载98.58%。这说明甘肃省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大大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1.
宝鸡市2004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足迹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可定量反映区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根据宝鸡市2005年统计资料,对宝鸡市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得出2004年该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888 7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62 7hm2,人均生态赤字1.426hm2,这反映了宝鸡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针对宝鸡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利用特征,本文还提出了缓解宝鸡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占平 《经济论坛》2014,(2):4-7,18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研究了河北省2006~2011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计算了万元GDP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发现,2006~2011年,河北省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增加,由2.8173 hm2增加到3.323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显著,基本维持在0.5640hm2~0.5759hm2之间;人均生态赤字由2.2509hm2增加到2.7548hm2,年均增加4.1%。万元GDP生态足迹则由0.97 hm2降低到0.46 hm2,资源产出效率在增加。  相似文献   

13.
文章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以长治市2001~200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其5a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治市"十五"时期生态足迹呈上趋势 且大大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现象严重,5年间生态赤字从2001年的2.869hm2人-1上升到2005年的7.1238hm人-1,翻了近两番.最后的根据长治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十五"时期长治市生态足迹进行了影响分析并提出了减小生态赤字、促进生态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载体,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条件下其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建立模型,对新疆绿洲2001年~2007年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新疆绿洲生态承载力高于实际人口数量,绝对差呈缩小趋势。同时对新疆绿洲生态承载力预测,2008年~2015年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小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5.
曹新向 《经济地理》2006,26(6):1062-1066
根据生态足迹模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的比值I来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状况。以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以上指标体系,对2005年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开封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0.02361hm2,其中交通足迹最大,占到88.9%;其次是餐饮,为7.72%。人均旅游用地承载力为0.04180hm2,生态安全度为0.56,处于一种一般状态或者说较为安全的状态。通过计算也发现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度在增大,说明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关注旅游生态问题应当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最后对模型的应用前景和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方法计算结果表明,2 0 0 4年草海流域人均总生态足迹为2.7 2 8 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0 5 8 hm^2/人,生态赤字高达2.6 7 0 hm^2/人。从动态变化来看,2 0 0 0~2 0 0 4年草海流域人均总生态足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略微呈下降趋势,故生态赤字逐渐增加。从横向对比分析,与昆明市与云南省相比,草海流域的生态足迹较高,而生态承载力较低,因而生态赤字远远高于昆明市及云南省平均水平,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也较高。同时,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可对草海流域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估算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生态消费水平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鹰 《经济地理》2008,28(2):304-307
可持续性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而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准尺度。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ackernagel和Rees提出并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它将人类的消费行为与生态承载力联系起来,评价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以此来判定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文章通过借鉴这一方法,评估了湖南省2004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消费水平,由此进行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人均生态赤字1.2082hm2,即区域生态消费水平处于不持续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和改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邱寿丰 《发展研究》2009,(12):80-83
为了展示国外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研究新进展,揭示福建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新情况,本文运用国外生态足迹方法研究最新成果,计算和分析2008年福建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08年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为1.962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445hm^2,均低于2005年世界和我国平均水平;人均生态赤字达到-1.2183hm^2,大于2005年世界和我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绿洲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载体,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条件下其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文章建立模型,对新疆绿洲2001~2007年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新疆绿洲生态承载力高于实际人口数量,绝对差呈缩小趋势.同时,对新疆绿洲生态承载力预测,2008~2015年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小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以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可持续利用指数(CUSI),为定量评估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以怀来县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08年间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分别增加了0.0274hm2和0.1404hm2,耕地生态承载力则下降了0.1130hm2,耕地生态赤字增加说明耕地消耗量大于耕地供给量,耕地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况。耕地利用可持续程度由1996年的弱可持续阶段(0.01)向2008年的中等不可持续阶段(-0.31)发展。(2)通过对怀来县2011~2020年耕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预测可知,到2020年该县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4821hm2、0.1387hm2,耕地生态赤字将达到0.3434hm2;CUSI为-0.55表明耕地利用处于强不可持续阶段,耕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