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万津津 《企业经济》2015,(4):162-167
云经济时代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在分析电子商务扩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我国省域电子商务扩散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电子商务区域发展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大力提高中西部地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区域空间差异;提高数字服务质量,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这些政策建议,旨在提升我国电子商务扩散的创新力、商务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省域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国31个省域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从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出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域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数,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省域城镇化综合水平时空差异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不明显;中国省域城镇化综合水平区域差异低于人口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经济城镇化对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基尼系数贡献率最大;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交通条件、政府干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创新对城镇化综合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城镇固定资产投入在统计意义上对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推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1990—2007年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这种不平衡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自我强化和累积因果效应;Moran’s I统计分析表明省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改善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考察期间呈现出可持续性改善程度相似省域彼此集聚的趋势,而政策空间外部性导致的策略性行动可能是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域其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改善程度相对较高,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也可能受周边区域的影响而重视改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在省域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必须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三大规律的客观要求,与各省域经济布局转型的阶段性特征相适应,突出中心城市、发展廊道、空间网络三大空间构成要素的功能提升,重塑省域空间功能结构,并注重导入智能化因素,培育可以互补的递增性区域比较优势,在优势互补中推进省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构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省域高质量发展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基于松弛的模型(SBM)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L)指数,测算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趋势来看,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多数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稳定,仅有个别省份波动较大;从区域差异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域为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驱动因素来看,造成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同时降低或生产技术的单一下降。因此,各省份要充分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难度,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统筹经济增速与经济质量,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改善技术效率,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面临着空间逻辑与时间逻辑的不一致,提升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力需要路域经济的中间视角,路域经济视角下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机制由被动溢出向主动辐射转变,高速公路路域经济发展也面临路径转型。中国应继续完善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网络,重新体现高速公路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框架,整合激活高速公路闲置资源,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开放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经济集聚与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密切相关,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本质是不同区域的经济集聚程度发生了变化,是经济集聚与经济扩散的统一。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形成就是地理区位和政策影响下的经济集聚与扩散过程的统一,经济集聚在该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地理区位和政策通过经济集聚间接发挥作用,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引起区域的经济集聚与扩散现象。促进经济集聚(扩散)发展是一种内涵式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方式,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集聚的重要途径。在一体化和经济集聚基础上,加强城市群与发展轴的相互耦合,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引导"的区域发展新空间拓展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魏霄  邹玉君  孟科学 《财会月刊》2020,(10):151-160
根据2007~2017年我国各省环境投资和能源强度的空间短面板数据,分析区域发展背景下各省域环境投资和能源强度的变化,检验环境投资推动能源强度降低过程中是否存在门槛.研究发现:其一,沿着黑河—腾冲一线,全国环境投资和能源强度分布存在空间分异特征;该线东侧省域环境投资规模较大、能源强度较低,西侧省域能源强度较高、环境投资规模较小.其二,各省域环境投资政策的制定与投资规模的决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相邻省域的影响.其三,总体上,环境投资与能源强度具有负向关系且具有门限,并呈现空间分异特征.这意味着,单纯依靠环境投资规模扩大无法自动实现产出降耗,各省域环境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权衡.  相似文献   

9.
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实证研究:1997~2007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识别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识别导致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差异的多元离差模型.然后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逐步回归法,在前人给出的影响因素中为模型选择了最优的解释变量,以确保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除相关关系外,还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因果关系,同时降低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提高了回归方程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保险经营主体数量的多少既是省域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是导致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区域保险业发展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保险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引进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政策的主要内容,经济增长收敛性问题也因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基于Barro和Sala-I-Martin(1992)经济增长趋同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省域和城市的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β趋同,而是存在增长趋异,但在控制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开放化等变量条件下,却表现为条件β趋同。由此表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做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细化区域政策至城市单元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与普通铁路网进行对比分析,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全面高铁时代下中国省域中心城市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铁交通网中,省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引力值大幅度上升,不同地区的提升幅度存在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东部、中部和东北;整体网络密度、点入度均值和点出度均值、中心度均值都明显提升,城市表现存在差异,合肥、长沙和天津提升相对显著;子群中城市变化不大,但子群内部、子群与子群之间密度却发生了变化。全面高铁时代,要素在省域中心城市之间流动加速,这要求各省域中心城市要在更大空间谋划产业分工,分享高铁经济红利,要重新考察各省域中心城市角色定位,从全国"一盘棋"战略,推动高铁网络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与普通铁路网进行对比分析,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全面高铁时代下中国省域中心城市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铁交通网中,省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引力值大幅度上升,不同地区的提升幅度存在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东部、中部和东北;整体网络密度、点入度均值和点出度均值、中心度均值都明显提升,城市表现存在差异,合肥、长沙和天津提升相对显著;子群中城市变化不大,但子群内部、子群与子群之间密度却发生了变化。全面高铁时代,要素在省域中心城市之间流动加速,这要求各省域中心城市要在更大空间谋划产业分工,分享高铁经济红利,要重新考察各省域中心城市角色定位,从全国"一盘棋"战略,推动高铁网络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行业分布视角,通过构建定量测度模型,分析了我国省域层面展览业的部门结构特征及其区域专业化水平。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省域展览业发展呈现规模与结构"错位脱节"状态,省域展览业行业部门分布集中程度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带行业部门结构明显优于东部;全国展览业在不同行业部门的区位熵呈现"农业>服务业>重工业>专项展览>轻工业"的递减规律,省域展览业在不同行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省域展览业地区相对专业化水平差异明显,全国存在三类展览业部门专业化阵容区域。最后从构筑特色展会品牌、延长展览产业发展链条、调控展览业空间布局、提升展览经济内涵质量四方面提出了我国展览业行业部门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俊 《经济界》2021,(6):46-51
基于中国31个省的省域数据,运用ArcGIS和GeoDa对省域金融集聚、空间分布以及动态演化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省域金融集聚具有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双重特征,东部高中西部低(特别是西部)是主要金融集聚态势且总体以LL低低集聚类为主.有必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强化金融"引进来"加"走出去"合力、注重区域协同发展以及发挥金融人才集聚效应等举措、推动金融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形成,进而提升区域金融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市场经验表明,政府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省政府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和区域经济特点,选择适合本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以提升本省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实践与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合理的分析区域经济的差异化与政策导向,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化概述及特点出发,阐述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及特征,并详细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带动了沧州经济的整体发展,但是,由于地理因素、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在沧州区域发展中存在着较大差异。在促进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企业在全球经济危机环境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和创新经营模式的有效手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对于满足和提升消费需求、改善民生和带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愈加深远的影响,对优化产业结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显现,过大的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运用熵值法、基尼系数分解法以及收敛模型,考察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10—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八大综合经济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均实现了增长,但各地区之前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较大;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北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内部差异最大,长江中游的区域内部差异最小;全国以及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均存在σ收敛特征;全国与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经济区数字经济发展均存在绝对β收敛,但收敛速度不一。研究结论为分析八大综合经济区数字经济时空格局提供依据,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康淑菊  武伟伟 《价值工程》2021,40(33):169-171
运用Geoda空间分析软件,针对我国31个省市(港澳台除外)的2001-2020年GDP,运用不同权重矩阵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和动态变化分析.基于"后"型、K-最近邻和欧式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权重矩阵的全局Moran'sI指数检验都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K最近邻矩阵时达到最大.我国省域经济呈现局部聚集性分布,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在检测省域经济中,"高-高""低-低""高-低""低-高"空间聚集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我国省域经济存在显著全局及局部自相关性.结合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深入掌握我国省域经济分布特征,为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7,(11):240-244
云计算产业关系我国信息化发展全局,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全国30个省市(不包括港澳台及西藏)作为空间观测单元,通过测量和对比2007-2009年与2013-2016年两个时段的云计算发展,研究省域云计算产业空间格局进行演化规律。研究发现,云计算产业空间格局总体趋于稳定,省域间差异以及空间集中度呈下降趋势,云计算产业在部分地区出现聚集;省域云计算产业从负向空间自相关转变为正向空间自相关;虽然中、西及北部地区的云计算产业发展程度低,但其产业发展程度显著上升,未来云计算产业将呈现东部稳定,中部部分省域突出,自东向西逐渐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