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特点与问题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我国产业集群都是自发形成的,且集中在浙江与广东省,最终产品主要是居民消费品,绝大多数都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兴起;基本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组成,且主要是中小企业,其中一些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衍生、裂变、创新与效仿是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方式。在一些成功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起了重要作用。我国一些产业竞争优势得益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但目前只有纺织业主动提出以产业集群方式提升纺织业的竞争优势。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与产业集群都是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城镇化与产业集群是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城镇化使众多的关联企业集中在一定区域内,扩大了与产业集群相关的配套设施的形成规模,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产业集群加快了城镇化所需的各种要素的形成发展速度,增强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提升了小城镇区域经济质量,从而促进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城市化的互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敦瑞 《经济导刊》2007,(10):54-55
产业集群是众多植根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专业化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集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产业群落,城市化直接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而产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则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依托于工业化的推进,而产业集群会带来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并能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这种互动作用决定了产业集群是城市化的重要助推器.同时,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会逐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浙江省台州市召开的全国产业集群、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以及提升产业集群水平,以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突出产业集群带动作用,促进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发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要求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论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新生 《经济师》2006,(2):47-48
随着国际产业的发展,产业集群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已表现出明显的产业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在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促进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形成区域创新体系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浙江省台州市召开的全国产业集群、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以及提升产业集群水平,以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突出产业集群带动作用,促进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发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要求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给区域经济带来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形成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之间的竞争形态由于产业集群的出现也发生了变化,更多呈现出整体性竞争的形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应注意到:一方面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在阐述产业集群对我国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规避区域经济中产业集群发展风险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小红 《经济师》2007,(2):61-62
文章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对城市竞争力产生的极大作用,指出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形成城市的“品牌效应”,指出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对如何培育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各类产业的集群和周边城镇向城市的演进发展,产业集群的"城市化"效应凸显。产业集群与区域城市化进程存在互动影响关联,不同产业集群程度在其城市化进程水平上表现出差异,产业核心所在城区内外的集群平衡性差异导致其城市化进程与产业集群的非完全意义协同性发展。整体而言产业集群对区域的城市化进程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市场创造模式,即传统的产业集群;另一种是政府引导模式。本文以义乌和昆山为例,对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市场创造模式而形成产业集群的义乌,其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义乌城市化的快速提升;而昆山以大量吸引FDI,形成了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同样推动了昆山城市化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过程呈倒"U"型关系。文章根据人的需求理论和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重新对产业进行定义和划分,用一个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融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动力机制,并深入解释了这种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和形成过程。结果表明,人的需求和产业动力机制使得人的环境需求、产业环境需求和产业环境压力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倒"U"型关系的演变。最后,分析了这一关系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任国炜 《经济与管理》2010,24(5):15-18,22
利用2008年中国大陆31个地区的数据,从经济、公共服务、城建和人口等四个因素出发,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的方法建立各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整体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地区间城市化发展水平差距较明显,城市化各方面的因素水平发展不平衡。应在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地区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昕 《经济与管理》2007,21(11):40-44
产业集聚是当今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在推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把握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规律,积极培育具有地区优势的产业集群,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缩小差距、快速崛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78-200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对产业增长的影响有着类似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作用;城市化对产业生产率增长的技术效应和要素重置效应都有贡献。这表明,城市发展对产业增长形成了要素的集聚效应和重置效应,促进了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工资成本的上升不利于产业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发展是城镇发展的依托,正确确立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才能保证城镇化的稳步推行,保证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才能保证大、中城市产业的调整。通过对国外产业的发展过程和当前选择农村城镇主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应该主要从第二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中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制约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敏 《经济经纬》2005,(4):51-53
城市是服务业聚集发展的空间环境,也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1)农村城市化模式的聚集效应较差,不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2)控制大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悖于生产性服务大城市聚集的发展规律,抑制了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空间。(3)政府主导型城市化间接抑制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经济与管理》2006,20(3):88-90
产业群是建立在相互依赖基础上,体现整体协同优势的企业群落系统。河北省钢铁企业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在地理上以南北两部分呈现出集聚现象。按照产业集群理论,对河北省现有钢铁企业进行调整,形成钢铁产业集群,提高河北省钢铁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6,(1):101-104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这就进一步深化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路,深刻揭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这种“特色”集中表现在它是同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9.
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城市化不能停留在已有的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意义上,需要进入新的阶段,即进入突出城市功能的城市化阶段。生产要素、市场、公司、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服务业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现代化的载体和依托、与城市化有互动的关系。强化城市的市场功能与提高城市中服务业比重相关。这一轮城市化,进城主体主要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农村人口进城,而是先进的生产要素特别是高科技与高科技人才进城,是服务业进城。制造业出城进入城镇导致新的意义的城镇化。现代的城市化不仅是要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同时也包括城市要素向城镇和农村扩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