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提示: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并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九十六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  相似文献   

2.
王芳宜 《光彩》2016,(9):12-13
2016年7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对职业打假人的关注. 职业打假人专业化 自1995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以来,国家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力度逐步加强,至2014年,对于欺诈性消费的惩罚力度由最初的“退一赔一”升格为“退一赔三”.2009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作出了“退一赔十”惩罚性规定.  相似文献   

3.
<正>最高人民法院的一段判词对“食品安全标准”是如何解释的?“本院经审查认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以及第一百五十条关于‘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指食品实质上有毒、有害,不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案情 2012年3月,某工商局执法人员对辖区某酒业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经营的部分进口葡萄酒无中文标签。某工商局查证以上事实后,认定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十二)项规定:“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下列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进口的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本法施行前已经取得相应许可证的,该许可证继续有效。”由于新法的实施造成许可机关的变化,如果“一刀切”地否定原许可证的效力,显然不符合《行政许可法》所秉持的便民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但是,如果完全等到经营者原许可证许可事项发生变化或者有效期届满才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会给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正>出口食品企业责任总体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九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海关总署第249号令)(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食品符合进口国家(地区)的标准或合同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食品安全标准的理解应用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截至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还没有制定和公布。那么,目前当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上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国家标准时,  相似文献   

8.
明星代言食品是否担责的问题曾引起广泛争议,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检查与督促食品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法》的法定义务,是工商部门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抓手。但由于食品经营者户数较多、从业人员素质不同、经营的食品种类繁多、分布较散,导致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要求,呈现出一种时松时紧、时有时无、应付了事的状态。今年来,我们三明市工商局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摸索,总结出“超市(商场)——食品批发商对接”工作机制(以下简称“超批对接”机制),更加有效地推动食品经营者落实法定义务,进一步提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0.
李晓君  雷珊 《中国市场》2011,(40):141-142
《刑法修正案(八)》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做了重大修订,本文对修订后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相关构成要素展开探讨,同时也对进一步完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提出立法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冠 《消费导刊》2014,(6):210-211
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在2010年7月正式开始实施,在侵权责任法第五章产品责任第47条中对惩罚性赔偿做出了明确规定,指出惩罚性赔偿为:“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依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从规定中可以看出,“明知”是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主观要件。本文主要针对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主观要件的内涵,存在的缺陷以及改进的措施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光彩》2002,(8)
刘青先生:首先要明确,无论是否明知,只要销售了伪劣产品都要受处罚。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禁止销售伪劣产品。如果销售者没有把好进货验收关,无论是否明知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该法第49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当然,该法第55条也规定,销售者销售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此,海关从事进口食品检验检测等相关工作人员、进口食品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和进口商应知悉我国的食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确保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本文将简要介绍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现行有效的11项通用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8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41条规定了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其中在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时涉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状态比较难以认定的是《商标法》第38条第(2)项和《商标法实施细则》第41条第(1)项所述的行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经销明知或者应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关于如何认定经销人在经销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时主观上是否明知或者应知的问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执行《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问题的通知”(工商标字[199…  相似文献   

15.
陈丹  何锋 《中国海关》2020,(3):28-29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2016年版的40章、64条扩充至40章、86条,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凸显了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对《条例》与进出口食品安全海关监管相关的内容进行解读,该部分条款主要集中在第六章“食品进出口”,共有9条规定。  相似文献   

16.
<正>出口食品标准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食品符合进口国家(地区)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有特殊要求的,还应当符合国际条约、协定的要求。进口国家(地区)暂无标准,合同也未作要求,且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无相关要求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食品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工商行政管理》2012,(2):39-40
一、以确责为基础,细化监管责任去年1月,我局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国家工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和我省实际,制定了《工商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一是明确了工商所要实现“4个100%和1个有效解决”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即:食品经营户100%证照齐全、合法有效;100%签署食品安全承诺书;食品批发市场和食品批发户100%建立“一票通”式销售台账;食品零售户100%留存可追溯的进货票据,有效解决食品经营户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的问题。二是明确了食品市场巡查的内容和频次。规定了食品市场巡查新“六查六看”  相似文献   

18.
<正>一、案情简介信用中国湖南永州公示一则案例,某县市场监管局对某店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使用“聚美味”转基因大豆油(食品标签上标注原料为转基因大豆油)加工食品未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一)项的规定在经营场所显著标示,其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构成了使用转基因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未按规定进行标示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没收转基因食品原料“聚美味”大豆油10.5瓶,处罚款1万元。  相似文献   

19.
陈艳 《商》2015,(3):88
一、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界定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的定义为:"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而此定义也是最贴近现下社会食品安全发展的表述。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是指政府为保证食品安全,按照法律的规定,通过行政、立法及司法的方式对市场经济主体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及流通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据此,海关承担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海关依法对出口食品实施监督管理。出口食品监督管理措施包括: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备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企业核查、单证审核、现场查验、监督抽检、口岸抽查、境外通报核查以及各项的组合。其中,企业核查是海关对出口食品后续监管链条的重要一环,目的是核实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生产加工过程是否符合我国及出口目的国或地区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