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人性理论的探索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秀琴 《经济师》2004,(11):31-32
“人性”的探索是古老而常新的课题。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 ,人性理论的发展过程 ,就是人性理论应用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历史发展表明 ,人们对人性理论的探索并不是目的 ,目的是如何运用人性理论去进行政治统治、经济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回顾历史 ,展望 2 1世纪人性理论的探索将继续发展 ,并以此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看重人情的国家,人情消费在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而生活在象牙塔里,还未正式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也面临着人情消费。由于大学生受消费对象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人情消费的原因主要包括为“情”、为“礼”、为“利”这三个方面,且三方面的原因并不是完全单一呈现的。  相似文献   

3.
人情消费日益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常态消费,也日益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一项负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情消费既有积极层面的效应,也有消极层面的影响,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古老故事在很多年以前就被拍成了电影,如今更以歌曲等多种形式令人耳熟能详。人们喜爱三个和尚的故事不只是其情节的趣味横生,更在于其蕴涵哲理的深远。从经济学的角度,三个和尚的故事印证了一个规律:边际收益递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我国住区会所当前出现的问题,从"建筑是人文的表现"的观点出发,提出住区会所设计必须体现人文理念的新思想,使会所设计既科学、系统、合理、完善和规范,又顺应人性、撒播人情、和谐人际、昭彰人伦和弘扬人文,真正成为居住人全面发展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1.出于人情决策层决定向管理层转股。让管理层持股是否都是出自企业价值最大化、国有资本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实践证明未必如此。目前我国企业在改制中还存在这样的现象,某些企业并不是出于留住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的目的,而是出于人情,为了解决部分所谓有功人员政策给不了的福利问题,而扛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旗帜将企业的股  相似文献   

7.
在人性论问题上,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的人性理论是“性善论”。荀子主张人性“恶”。不管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人性属于生成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内省、学习和实践,克服人性的弱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向善前进,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包括人性论在内的儒家思想在国外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情面子现象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特质,在中国的社会的交往中,人情是关系的起点,它也在关系维系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种文化现象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儒家文化)、人情社会、农业社会都有极大的关系。对人情面子的定义没有统一的说法。人情面子本身的象征意义,在社会功能方面,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是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总结探讨人情面子的相关定义及人情面子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黑镜是一部反映当今时代问题最为深刻的电视剧,每一集里面是个独立的故事,有着不同的故事背景.表达了当代科技对人性的利用重构与破坏.在剧中人们总是过度依赖消费科技来实行满足自身的欲望.每个故事中的主题都充满着隐喻.它展现了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景观.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管理学产生以来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性假设做了分析和批判,在这个基础上认为管理的人性假设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止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历程。管理中的人性假设不仅要符合人性自身的发展变化,也要注意与管理之间的平衡性和塑造性。主张从人性的具体性和历史生成性角度来看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闫广英 《环境经济》2011,(12):67-68
本雅明在那篇流传甚广的《讲故事的人》中提到了很多因素,导致“讲故事”这一古老的手艺活的衰落:经验的贬值、信息大于报道、小说的勃兴、远行之人愈来愈少等等。杨照在《故事照亮未来》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本雅明的思想精髓:故事消失,其实是因为听故事的人不再好奇,也就是,不再对故事感到谦卑。  相似文献   

12.
旅美作家严歌苓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方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于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生活的关怀以及对“革”历史的重新评价,都始终在揭示人性的复杂性——人性的丑恶、光辉或缺陷。作品以道德的审美尺度体现着人性的反省,以情爱的角度切入,寻求拯救败落中的人性的途径。作的悲悯意识使其在体现人性之同时也体现了对于人性的谅解与宽容。  相似文献   

13.
以经济伦理学的人性观看发展观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革 《经济导刊》2007,(9):92-94
经济伦理学可从不同角度来加以阐释,休谟曾指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表面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会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相似文献   

14.
人性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人和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就必须铸造合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人性。本文将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述,并从中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燕 《国外经济管理》2007,(1):13-18,48
管理是人的活动,现实的人性是人的各种本质属性相互规定的表现。文中在对人性概念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人性假设的社会历史变迁,探讨评价了关于人性假设的不同角度与实质问题。在阐述分析企业所秉持的管理激励理念的社会人性基础的同时,论述说明管理激励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过程,指出管理激励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实质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张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自1983年戈尔丁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中国人便对他的作品,尤其是《蝇王》给与了很大的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文学界对戈尔丁《蝇王》的解读,大都停留在对人性善恶这一问题的分析与解读之上,并没有就此更进一步展开分析。但本文认为,人性善恶是个复杂而客观的事实,因此仅仅作人性善恶这样的分析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认为人性善恶的解读并不是该小说的主题,而反对工具理性、呼唤人的情感和良心的回归才是作者通过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人性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从商品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的角度,回顾了历史上各种人性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21世纪的“知识人”理论与人力资本运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求生反应与速度竞争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突然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其中的一个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反正我们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故事听起来有点无情,但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并且竞  相似文献   

19.
“鸡鸣狗盗?这个词,向来是个贬义词,可是它的出处却是一个救人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继承了老爹的位置成为齐国集团的副总。有钱有势以后,这个田文不是整天花天酒地,而是四处求贤,不管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还是野鸡大学, 统统都收,甚至连小学也没上的人也  相似文献   

20.
郑磊 《经济》2012,(3):111
如果你爱TA,请你把TA送往股市;如果你恨TA,也请你把TA送往股市.这是一句老调重弹.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劝人加入股市,实在是惩罚的意味多于爱护.这是人性使然. 股市是人性的放大器,弱点不仅被成百倍放大,甚至会让一个人癫狂,终至财富毁灭.那些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懵懵懂懂闯入市场的善良之辈,很快被洗劫后淘汰出局.而那些所谓的强手,绝大多数会遭遇更恶的围追堵截,然后灰飞烟灭.不管是“韭菜姑娘”,还是李费佛这样的“江洋大盗”,最后都只有一条路可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