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进一步创新思路和举措,聚力培育做强新经济形态,有效增强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及其与全省基本同步共富的保障力、含金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的战略使命。山区26县发展是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核心是如何加快实现山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实施了“1+2+24”决策部署,山区市县同步制定实施了“一县一业一策”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要科学认识山区县发展新内涵,针对性育强四种新经济形态,有效提升共富成色。  相似文献   

2.
丁菡 《浙江经济》2023,(7):48-49
<正>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林地改革、革命老区建设、“一号开放工程”等相关政策红利,为山区26县破解用地难题带来了新机遇山区县的快速发展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中之重。然而,现阶段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稀缺,依旧是制约山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短板。今年,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林地改革、革命老区建设、“一号开放工程”等相关政策红利,为山区破解用地难题带来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3.
防范与化解山区26县“孤岛效应”,核心在于推动山区26县有效、系统嵌入到全省乃至长三角、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关键在于通过重大项目提升相应产业在山区26县的根植性与带动性,抓手在于全省产业功能统筹协调与产业链精准招商 各地县域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盲目无序的产业投资极易催生“孤岛效应”,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浙江山区26县在重大项目投资、央地合作等重点工作带动下,产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势头较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孤岛”式发展发生的可能,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山区发展小水电大有可为魏朝和江西省宜黄县是个山区县。如何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山区奔小康目标,笔者认为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从山区特点出发,着重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认识山区县情,确定发展思路。山区与平原地区比较,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  相似文献   

5.
<正>要通过省地之间、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深挖地方绿色生态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为企业产业触角延伸寻找立足点,为撬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点,彰显省级国企服务共同富裕的担当没有山区26县的富裕,就没有全省的共同富裕。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必须勇挑重担、先行示范。本文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浙江国资国企实际,研究提出与山区26县共建共享共富的发展思路与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已成为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通过对产业发展能级提升的内涵和机理分析,以及评价指标和体系的构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破解"区域阻隔",推动协同制造发展,打造产业能级提升"软实力";构建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以"全球价值链"为审察,推进产业发展不断迈向中高端。  相似文献   

7.
张叶 《浙江经济》2013,(21):48-49
浙江山区县域经济分化明显,多数仍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欠发达山区县需要借鉴发展水平较高的山区县的经验做法,选择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 山区(如不作特别区分,则含丘陵)是指山地丘陵面积较大而盆地与平原面积较小的区域。山区有独特的自然、经济特点:生态资源丰富而生态平衡脆弱,生态环境承载力相较于其它地区明显偏低,同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落后于非山区。  相似文献   

8.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扶贫方式、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帮助贫困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也是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帮助贫困人口树立信心、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产业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模式的重要特征,精准扶贫背景下针对当地各种情况提出的特色产业扶贫,是保障农户能够增收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吕梁市L县为例,希望可以为其他地区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魏作磊 《开放导报》2024,(1):41-50+59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内生是贸易发展的主线。服务业目前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也是贸易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是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尤其是各类专业服务业同时也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足、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外开放相互带动能力不强、外资来源地单一,是制约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理念,以其互动共生、协同发展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依托制造业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生态内生力;鼓励制造业“走出去”带动服务业出口,持续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附加值;打造国际化高端复合人才培养和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扩大制度型开放,消减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开放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理论学术界对区域经济与跨越式发展的研究观点,论述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价值,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诸如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一般选择和特殊选择,具体涉及发展的基础、内生动力与后劲不足、发展的历史机遇、区域发展战略与跨越式发展的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强省、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修复与安全保障、科教兴省和创建文化大省与强省、对内深层的改革和对外科学的开放等。  相似文献   

11.
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加强边疆治理、深化兴边富民,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举措。随着兴边富民行动的不断深入,新疆边境地区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土地资源匮乏,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严重不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内生动力不足;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互联互通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突出,高质量发展所需人才不足;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等。针对以上制约因素,本文从统筹保护与开发,加强边境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培育壮大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边境地区水利、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步伐,提升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能力;提升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应能力和水平,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边境地区拴心留人浓厚氛围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怡然 《宁波通讯》2023,(18):12-15
<正>“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山海共生,但山与海、东与西之间横亘着一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沟壑。如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2002年,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山海协作工程,为山与海架起了互通的桥梁。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自山海协作工程启动以来,宁波牵手14个山区县,  相似文献   

13.
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选取三明市传统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层级分析法,探索区域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三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高附加值产品少;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弱;数字化转型较为迟缓;产业关联度不高;高质量人才紧缺等问题,提出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依托开放式创新,提升创新能力;激活新动能,加快与数字化融合发展;优化升级传统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起重要作用。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分析合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态势,针对合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作为角度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梁建华 《浙江经济》2009,(22):50-50
需要坚定信心,抢抓危中之机求突破;转变发展方式,主攻转型升级保增长;激活内生动力,加快体制改革创优势;统筹大城市建设,推动跨区域竞合助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导向。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增强发展动力的均衡性、精准性、融合性、复制性和专业性。其中,由外需动力为主转向内外需动力并重、由所有区域的齐头并进到不同区域的各展所长、由地方竞争的发展速度到区域协调的规模经济、由个体区域的率先发展到个体区域的综合示范、由综合性区域战略到专业性区域政策是动力转型的主要方向,培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细化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共享型的区域利益关系、构建可复制的区域发展路径、完善区域管理制度是实现上述转型的支撑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开发区研究热点是随开发区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开发区建设之初,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国外经验、开发区位置选择与政策导向等;随着大批开发区的建立,研究热点开始转向开发区增长动力、布局规划、土地利用、发展模式、产业战略及开发区治理等;当开发区建设进入成熟及转型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开发区转型与升级、开发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等问题。新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开发区的"增长极"效应,如何促进开发区与区域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成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何翔 《改革与战略》2011,27(7):61-64
高新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经济发展强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显著、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聚集等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需要高新区的带动和加速,又是高新区应有的历史使命。文章认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高新区应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调整发展定位;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强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带动力。  相似文献   

19.
程鹤 《辽宁经济》2023,(12):19-25
创新是驱动东北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视角,探究东北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主要劣势,得到提升东北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东北三省的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创新环境有待继续改善、创新产出水平不高、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研究与试验经费内部支出不足、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能力较差、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较少是制约东北三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劣势。提出通过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资源保障能力,改善创新环境激发创新动力与活力,推进一体化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创新驱动东北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推进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树伟  李瑞鹏 《改革》2020,(1):76-86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生态优先、市场有效、动能转换、产业支撑、区域协调、以人为本六个方面。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把黄河流域打造为贯通东西的生态经济带,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严格生态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形成三大特色区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区域联系,推进形成东西贯通的黄河生态经济带。为此,应加快培育建设五大都市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合作,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