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台风灾害快速损失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山  李秀芳 《保险研究》2016,(11):26-40
台风灾害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之一。台风灾害快速损失评估作为巨灾保险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保险公司应对管理巨灾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台风灾害致灾理论为基础,将影响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指标分成致灾因子和脆弱性两大类,对台风中心经过地区和其他受灾地区分别构建快速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分布拟合法”提取致灾因子指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指数,构建台风灾害快速损失评估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指数提取方法对模型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遭受到同等强度台风灾害时,台风中心经过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显著大于其他受灾地区;台风中心经过地区快速评估模型的灾害等级评估准确率到达100%,其他受灾地区快速评估模型的灾害等级评估准确率为67%,但评估金额与实际损失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农业巨灾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锋  吕丽莉  方建 《保险研究》2016,(9):103-116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农业巨灾风险评估是保险和再保险行业亟待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农业稳定发展所急需的。本文针对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的综合指标评估法、基于损失的数理统计评估法和基于过程机理的作物模型评估法三类农业巨灾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的综合指标评估法可以得到相对风险等级,最终风险评估结果很难一致,且无法反映致灾因子与灾害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损失的数理统计评估法,对“低频高损”的农业巨灾风险的评估存在局限,会产生偏差和误差;基于过程机理的模型评估法,其仿真模型的准度和精度都有待提高。因此,亟待确定针对特定区域和灾种开展相应的巨灾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冯键 《中国金融》2021,(1):59-60
巨灾是指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的灾害,衡量损失的金额没有标准定义,国际上通常是指2500万美元以上。地震、台风、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属于自然巨灾,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网络中断等属于非自然巨灾。巨灾风险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巨灾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损失,巨灾风险管理是以降低损失和主动应对巨灾影响为主要目标,人为地去主动管理巨灾不确定性,其往往受限于巨灾的认知水平、管理思维和巨灾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  相似文献   

4.
巨灾风险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危害的日益增长,使得国家对巨灾风险的管理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课题.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发展和市场承灾能力的加强,以及技术发展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在我国构建巨灾风险基金,多方面、多渠道分散巨灾风险,在我国现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段胜 《保险研究》2012,(1):14-20
巨灾损失指数作为以风险加权平均为基础的综合权数,可以通过因子分解以及层次构造来反映巨灾损失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平均相对变动,进而可以应用于巨灾损失评估过程中。本文利用统计学以及精算学的相关研究思想,从理论分析以及实践介绍的两个维度,对巨灾损失指数以及指数分析方法在巨灾损失综合评估体系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介绍巨灾损失指数的基本属性;第二部分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载体三个角度分析巨灾损失指数参与巨灾风险综合评估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则是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巨灾损失指数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以近年来巨灾保险相对萎缩的现实为背景,通过界定风险可保性来分析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内涵以及影响巨灾风险可保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破产理论找出了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并给出了拓展巨灾风险可保性边界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巨灾风险的模糊性、低频高损失、难以聚合以及保险人的偿付能力、管理能力和经营目标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具体而言,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主要由保险人的初始资本金和保费附加共同决定,初始资本金越大、保费附加越高,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就越宽,保险人的承保范围就越大。因此,通过提高保险人对巨灾风险认识、提高保险人的财务实力、对巨灾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分保、共保以及通过资本市场和公共部门对巨灾风险进行融资均有助于扩大巨灾风险的可保性。  相似文献   

7.
陈宇峰 《上海保险》2012,(4):50-53,59
自然界中地震、洪水、飓风等巨灾风险波及面广、破坏性大,不仅影响人民生活稳定,也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金融体系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对巨灾风险的管理和灾后的救助补偿已成为各国政府一项必要的社会管理职责。在应对巨灾风险的实践中,各国政府纷纷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形式多样的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巨灾风险管理——传统方法与当代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巨灾风险概述巨灾风险是一种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极其特殊的风险。巨灾事件通常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灾害或灾难,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巨灾和大火、爆炸、恐怖事件、环境污染等人为巨灾。美国保险服务局(1SO)财产理赔部按照1998年价格指数将巨灾风险定义为“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两千五百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Rein-surance)的研究报告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巨灾事件爆发的频率呈上升趋势,损失程度也显著增加。如1994年日本神户大地震损失500亿美…  相似文献   

9.
中国每年都要面对地震、洪水、极端气候等自然巨大灾害,作为商业保险公司的巨灾保险面临极大的风险。本文从巨灾风险的内涵分析,分析了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风险方面的现状,提出了完善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特别严重,巨灾保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巨灾保险发展较为落后,中共"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利用保险机制预防和分散灾害风险并提供灾后损失补偿,亟需加速与完善建立一系列政策保障、制度保障与技术保障工作,促进受灾地区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12.
13.
Abstract

The following situation is considered. A fixed number (= n) or sequence of independent trials T 1 T 2,…, T n is given, and in each of these an event E mayor may not occur, It is further observed that the event E occurs a total of k times amongst the n trials T i , (i = l,…, n). It is then requir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H 0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E is constant from trial to trial, i.e. H 0 is the hypothesis: p 1 = p 2 = ? = p n = p, if p n (i = 1, …, n) represents the probability that E occurs on the ith trial.  相似文献   

14.
15.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board members of the top academic finance journals—Journal of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is investigated. Discipline specific benchmarks for substantial research excellence are determined and an evaluation of influential finance journals is presented. Publication in Journal of Finance is the most notable benchmark for selection to the editorial board of any of the finance journals evaluated. The results imply that publishing one article in Journal of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or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in a 5-year period coupled with additional appearances in the broader top tier finance journals would be representative of exceptional research achievement.
Robert C. W. FokEmail: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Let X 1,X 2,...,X n be a random sample of size from a distribution with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x|θ), where the unknown parameter θ belongs to a non-degenerate interval I. The unknown true value of θ will be denoted by θ0.  相似文献   

17.
18.
19.
The Australian accounting environment provides an ideal setting for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accounting treatments of firms’ R&D activities on their subsequent returns. Unlike US firms, which can only expense R&D, Australian GAAP permits firms to either expense or capitalize their R&D expenditure. We examine separately the market impact of the R&D intensity of all R&D active firms, ‘capitalizers’ and ‘expenser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firms with higher R&D intensity perform better, regardless of the accounting method used, consistent with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We also find some evidence that firms which expense R&D outperform those which capitalize R&D after controlling for R&D intensity.
Yew Kee HoEmail: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