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船舶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我国船舶配套业水平落后,严重制约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船舶工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船舶配套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和突出。现就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的现状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经贸实践》2004,(2):16-18
为加快我省船舶工业的发展,建设国内重要、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船舶工业基地,现就加速我省船舶工业的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南通船舶修造产业迅速崛起,已在我国船舶工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船舶修造中心向亚洲转移,江苏沿海开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南通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南通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打造船舶修造及海洋服务产业一体化品牌,向国际领先地位迈进。本文就此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舟山是国内唯一一个群岛型地级市,拥有大小岛屿1300多个,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为发展船舶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舟山船舶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一个地方性块状经济到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这是块状经济不断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省的船舶工业起步较早,近十年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总体规模和造船总量上,与两大集团、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省经济实力较强,制造业水平较高,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船舶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很好。抓住国际船舶市场兴旺、世界造船业东移及我国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6.
船舶工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是海洋经济研究的核心领域,中国沿海省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形成的差异态势值得关注。以沿海11省份的船舶工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变差系数、加权变差系数测度2000-2010年沿海省份舶工业发展的差异程度;并使用R/S分析法预测沿海船舶工业差异演进态势。研究发现:1中国沿海省份船舶工业总体增速较快,差异呈波浪式缩小态势;2产业基础雄厚、科研水平高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船舶工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上海、浙江、江苏处于船舶工业综合发展的第一方阵,辽宁、山东、广东、天津、福建处于船舶工业综合发展的第二方阵,河北、海南、广西处于船舶工业综合发展的第三方阵;3未来15年内沿海省份船舶工业的差距将逐渐缩小,个别年份可能会有波动现象,后期差异有缓慢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04,(2):24-24
间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造船业又到了自己的花月佳期。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国家发改委将颁布《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政策》,目前,该《政策》的征求意见稿正在讨论、修改中。据悉,该《政策》旨在加快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之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业。  相似文献   

8.
《大陆桥视野》2012,(13):89-90
近日,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公布的2012年1~4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受全球船舶市场继续低迷的影响,2012年1~4月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遭受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9.
朱涛 《经贸实践》2010,(7):43-44
岱山船舶工业通过近几年培育、扶持,已成为全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船舶产业中的核心产业船配产业并未有明显的起色。岱山船配产业面临重大的机遇期,按县域内船舶产值5%比例配套,在2012年将形成10亿元左右的市场份额,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推进。如何加快船配产业发展,改变目前县域经济中船舶制造强船配产业弱的态势,是当前摆在当地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从产业发展思路、产业发展重点、技术路线上进行明确,重点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0.
船舶电子产业发展水平是反映船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首先阐述了中国船舶电子产业发展状况,指出了目前中国船舶电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全球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然后提出了一些船舶电子产业发展对策,如提升创新能力、选准发展重点、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造船工业呈现四极结构总格局;这四极分别是日本、韩国、西欧和其他国家。中国不仅已成为“其他国家”一极中的主要成员,而且正成为新的一极,在不久的将来,世界造船工业将呈现出五极结构。现阶段,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韩、而不是西欧,因此,对日韩船舶工业的发展动向,特别是对竞争力增强状况,应当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对2004-2013年我国船舶工业的基本空间格局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使用LP法和SFA法测算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变动、增长贡献、空间分异等情况。基于以SFA法的估计结果,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项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进而探讨了我国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并使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业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也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是关系到国防安全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中国的船舶业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就伴随着投资过热造成的金融泡沫迅猛发展。金融危机的突然到来使得中国船舶行业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压力。结合中国船舶行业的现状,分析了船舶行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船舶建造作业现场正随着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正在从管理复杂、工种繁多、危险度高等方面而日渐复杂愈加庞大.所以,对于确保船舶质量、保证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建造周期等方面来说,认真研究船舶建造现场管理的常见问题的对策意义十分重大.文章分析了船舶建造现场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完善我国船舶建造现场管理工作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运筹学方法和理论,建立中国海洋船舶工业的可拓物元模型,对2011-2015 年海洋船舶工业的安全度做出评价。结果表明,2011 年我国海洋船舶工业处于较安全状态,2012 年其安全状态处于较不安全,2013 年和2015 年安全状态处于临界安全。5 年来产业安全整体水平保持稳定,但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建议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几个维度提升我国海洋船舶工业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孙祖荣  施萍 《经济师》2005,(11):261-262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已形成一批具有相当优势的产业集群,并且广东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认真加以解决。文章概述了广东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广东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广东企业集群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7.
姚耀 《经贸实践》2010,(12):25-26
随着世界造船中心从欧洲向东亚转移,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世界造船强国。浙江省把船舶工业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点产业,并明确提出浙江船舶工业主要向舟山集中布局,把舟山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现代化船舶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的建设也不断发展。船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涉及国家航运能力和国际形象的提升。然而,我国目前船舶工业企业建设却面临资金供给不足,融资难等问题,严重掣肘了船舶工业企业的发展。针对此项问题,本文从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思路,寻求拓宽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建设融资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9.
罗彬 《广东经济》2013,(7):28-31
"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这句话,是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生动写照。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珠三角遥遥领先,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三十年过去了,虽然粤东西北地区近年来快速崛起,经济增速全面超越珠三角,但在总量上依然远远落后于珠三角。  相似文献   

20.
汤健雄 《当代经济》2008,(11):90-91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人民币继续升值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珠三角许多产业开始大规模产业转移.以加工贸易为核心的广东经济面临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如何引导广东产业升值对沿海经济的发展有着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产业转移的现状,然后从产业递进角度分析广东地区可选择的新产业,最后提出一些发展这些产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