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朱妍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36-141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技术的加速发展和特斯拉人型机器人的产业化推进,人形机器人迎来高速发展期,并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一个新战略制高点。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密集发布了多项相关政策,均强调加快推进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基于人形机器人产业总体概况,以代表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顶尖水平的美国和日本两国为对象,重点分析其产业发展特征,并对国内外发布的机器人产业重点战略举措进行系统性梳理,最后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专利信息为基础,分析深圳市专利布局结构和趋势以及各区技术构成、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分布情况,揭示深圳市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地位及趋势,明晰深圳市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方向及专利布局策略。同时对深圳市重点智能服务机器人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研究重点技术发展现状及方向,以此期望该研究能为深圳市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各个领域、多学科、综合性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它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而且仿人形机器人还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很多领域有关.、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4.
工业机器人似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随着科学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用工荒”现象越来越多的出现,旨在将更多劳动力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获得了加快发展的动力,成为国际上增长迅速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武文卿 《中国招标》2016,(24):15-17
2016年6月2日,《工信微报》编发一篇题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如何?未来如何发展"的文章称: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发布了2016年版《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该白皮书全面梳理全球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近况,对国内外机器人产业的重点应用、企业发展及政策环境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归纳总结。在提出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2016年的产业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全球销量和需求量猛增,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潜力巨大;它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国内五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地初见端倪,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已提到议程并成为产业升级的新热点.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处于启动期、瓶颈期和政策发力期,发展机器人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与巨大市场潜力.本文建议:追踪产业发展前沿,将产业发展方向和扶持重点纳入产业规划;调研和摸清市场需求,推广和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将机器人产业作为京津科技对接和成果转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在阐释机器人、地区竞争、政府注意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基础上,使用联立方程模型和272个城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地方政府对其注意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发现,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能够显著吸引地方政府的注意力,且其吸引力强度存在经济规模的稀释效应;地方政府机器人产业注意力对相关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考虑到城市异质性后,这种促进作用的大小和显著性均出现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王雪婷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87-192
近年来随着市场与政策的不断利好,中国工业机器人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由于中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从技术与产品的角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采用专利地图法对全球与中国范围内的工业机器人专利信息展开分析,了解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明确了中国现阶段工业机器人技术布局,为提升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动力短缺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制造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而机器人产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在区域间合作交流、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应该在加强顶层设计,破除区域间交流壁垒,成立“政产学研用”创新联盟,以及加大关键人才引进力度和加强重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和工业4.0进程的不断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不断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主要通过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等手段,对国内外机器人产业研发态势以及政策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以对浙江省机器人发展路径给予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工业机器人产业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业,也是青岛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巨头正加紧布局,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大力度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青岛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良好基础,应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  相似文献   

12.
工业是台州的立市之本。在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应用工业机器人是必由之路。台州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扎实,装备制造企业在数控机床、减速器、电机等与工业机器人的整机、零配件制造方面有着雄厚的综合实力,试水工业机器人在关键零部件上有探索、在整机制造上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和主要技术手段,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技术,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000年12月,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年度风云人物,10位当选者中最后  相似文献   

14.
数字     
《中国西部》2013,(34):11-11
1000亿元 近日,重庆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重庆造”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技术是集光、机、电、信息、自动化于一身的高新技术,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江苏省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昆山工研院)的张建伟博±表示,目前,机器人作为新一代生产和服务工具,在制造领域和非制造领域具有更广泛、更重要的价值,如在军事、建筑、救灾排险、家庭服务、医疗、空间探测、娱乐、环境勘查、水下侦测等方面,可代替或辅助人类完成各种工作,这对人类开辟新的产业,提高生产与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代表着未来智能装备的发展方向。东莞作为国内外知名的制造业名城,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十分迫切。2014年新年伊始,东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发展机器人产业写入其中,足见东莞政府对这一产业的重视。而为了能够有效推动东莞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在机器人产业方面也进行着积极的开发和探索。松山湖高新区何以成为东莞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先行者?这与其自身积累不无关系。松山湖高新区自建园以来,累计引进1000多个优质项目,包括华为机器、胜华科技、宇龙通信、漫步者等一批行业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产业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推动产业融合和产业集群发展,并逐渐向产业生态圈转型。文章对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形成的机理进行研究,梳理国内外智慧产业生态圈构建模式。以成都市为例,在成都智慧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探讨了成都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构建的实践,并对数字生态发展背景下成都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广州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广州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依赖于外商投资和引进技术的比重较大,因而,在科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广州产业发展面临着各国发展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发展战略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政府在新一轮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必须应对挑战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再生资源产业被许多国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产业而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和循环经济兴起给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期。但我国发展再生资源产业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产业管理有序性不足,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无害化处理环节缺失,产业规范化程度较低。大力推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应确立率先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战略,实施政府奖励与优惠政策,实施政府优先采购政策;政府应激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提高技术水平,为再生资源长期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相似文献   

20.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内在需求。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层面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指标,检验了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进口机器人应用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对被解释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及医药行业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口机器人应用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效应、进口中间品节约效应以及国内中间品扩张效应提高了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因此,优先发展应用于生产环节的机器人产业,加强机器人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完善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