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安东尼奥·葛兰西通过对自身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意大利革命运动失败的反思,提出了著名的以市民社会、阵地战、有机知识分子为核心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而在对文化领导权的强调过程中,葛兰西尤为关注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高度重视有机知识分子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的全面理解,以求探寻"有机知识分子"和"文化领导权"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围城>中塑造的"另类"知识分子形象,实际上代表了作者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文化进行的深刻剖析和批判,目前社会中一些丑恶东西,比作品所批判的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示了钱钟书先生独特的批判眼光和跨越时空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与国家:对立、依附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 《开放时代》2006,29(6):55-69
本文梳理出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的三种理论取向:对立关系、依附关系和融合关系。知识分子与国家的对立关系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映射,是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的理想类型。但将两者视为截然的对立关系,在实证研究中往往易忽视制度因素在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中发挥的作用;依附关系论纳入了制度环境的考量,对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威网络的错综交织关系进行了具体考察,区分出不同的依附关系类型;新阶级理论将知识分子定义为新型知识的拥有者,预言文化资本或知识将获取社会的支配权力,知识与政治将趋于融合。新阶级理论的权力视角为社会主义国家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提供了动态的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4.
王蒙的小说《活动变人形》中倪吾诚是一个极具丰富性、复杂性的人物,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现代的西方文化间产生一系列矛盾之举。“头、身、足”的异位使倪吾诚既无法实现生活理想,也无法回到传统生活。在倪吾诚的众多矛盾性中,“言行不一”是一个突出特征。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的今天,借倪吾诚人物形象的矛盾性分析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发展状况,并寻找中西文化友好交流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引发一些有益的思考。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要秉承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承担文化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民主革命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学习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实现了马列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是先进知识分子对革命成功的伟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因而,知识分子要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承担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印记,也是一个民族得以传承的向心力.而要言及传统文化,必得回顾中国传统社会的形态格局,因为正是社会形态格局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依据,孕育了文化的价值理念.本文剖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形态格局——差序格局和亲情社会的本质,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及重要的"仁"和"礼"的价值理念.在此过程中剖析出中国人性格中的"内发性",探讨了中国人的"本分"和"规矩"观.  相似文献   

7.
知识分子是文化的灵魂。一种新文化的诞生,是与一群新型的知识分子的出现不可分离的。知识分子天然地担负着建构民族文化模式的社会使命。有能力也应当有权利和义务引领文化变革的走向。编发这篇文章,用意在于倡导更多的优秀知识分子,通过自身积极自主的角色转换,参与中国当前的文化变革。参与是我们的权利,更是我们的义务。知识分子没有理由只是满足于解构而不重构任何文化模式。更多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参与,将有利于在我们的主流文化中形成文明的规划而不是野蛮的规则。对旧规则的敌视不应当使我们放弃参与新规则的制定。但愿有更多的知识分子懂得争取并珍惜我们能参与重构中国文化模式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是人类迄今所创造的最优秀的文化形态之一。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文化的创构者和承担者,在创建市场经济这种历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将知识分子纳入工人阶级的作法忽视了知识分子所固有的特殊性。要在认识上把知识分子从其他社会阶层中区别开来,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制定不同的法规,创构适应各自特点的学术机构和团体,使各类知识分子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艺术图案通常是吉祥的意念和祝词,传递了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和祝福,是一种"俗"文化,是在普通的大众生活中滋养生成的,但它又时常与"雅"文化相连结.社会上任何阶层都需要吉祥文化.吉祥文化种类包罗万象,反应了大众对于瑞祥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显示出中国艺术文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创新与破坏的逻辑嬗变,扭转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衍生出新的经济形态,因此,创新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技术革新或制度改良,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力量。思想"启蒙"诱发文化工业,人类由"启蒙"走向现代"神话"。创新和创意普遍存在于各个生产领域,文化创意孕育创意经济,滋生"文化泡沫",引发全球经济结构性"裂变效应"。中国只有从"文化泡沫"中悟出文化经济的"道",才能真正开启文化经济的命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的部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方面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宗奉理性,信仰个人主义;另一方面,又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士之情怀”。这种情怀促使他们趋向于将个体的理念诉诸于普遍性要求,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发展到实践的层面,就往往偏离了其理念的出发点。这一点在陈序经身上有比较典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知识分子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面对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新情况与新特点,做好我国青年知识分子工作,引导青年知识分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于促进青年知识分子素质和创造力的提高,发挥好青年知识分子的作用,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安德森"犯规"事件,从"界线"与"场域'这两个角度入手,深入考察在‘‘左翼'符号背后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从而在理论上揭示出"左、右翼"界线"不可贯穿'之说的虚妄性及其所造成的相关后果,并在知识分子实践层面上揭示出"左翼"已经在场域斗争中蜕变成‘‘教条'与‘‘幻象".在方法论上,本文主要采取逻辑分析、话语分析和社会学分析,因此文中的批判性分析同作者本人的规范主张无涉.  相似文献   

14.
聚焦区域视角下的传统村落风貌,提取"村落建筑"、"村落格局"、"村落地形"、"村落产业"、"村落文化"五个风貌单要素,构建传统村落风貌评价体系,引入ESDA方法定量分析,找寻区域空间内小范围集聚分布的风貌组群。同时以此为基础结合丽水市域内的172个已经成功申报或正在申报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确定以典型风貌类型、风貌集成廊道、风貌分区为主体的区域传统村落风貌组群结构。研究结果发现,丽水市传统村落风貌在小范围空间内体现出较强的同质化特征,在较大尺度的分区中体现出差异化特征,在整个区域环境中显现出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吴云霞 《开放时代》2014,(6):203-213
本研究的田野调查点奉法村,是位于越南北部海防市的一个古老乡村,在中越交往史中海防附近的出海口曾发生过三次中越封建王朝之间的"白藤江战役"。在海防至今传承着城隍祭祀和女神崇拜的传统民俗,定期在村落共同体举行的祭祀活动通过仪式展演不断传承"英雄祖先"的历史记忆。本文从社会记忆的角度分析在汉文化背景中,越南北部的民俗神灵体系表现出的越南本土文化与汉文化的抗争与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推进中国社会的转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建设举措,包括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构建文化教育体系与理念;改造知识分子思想;提出及实施"双百"方针。全面总结过渡时期的文化建设工作,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根据我自己看的一些历史书籍和一些讲解历史的视频,总结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管理思想。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的中国传统文化比较突出的两个特点,包括"中国管理硕果累累"和"于无字处读经典";第二部分从领导艺术的角度结合中国古代的典型案例,对中国的传统的管理思想进行了解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就是"人本管理"、"领导艺术"和"仁"。  相似文献   

18.
风水学、儒学、佛教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公墓规划仍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通过列举风水学的选址与环境要求、儒学"入土为安"的孝道现、佛教提倡的"火葬"、"薄葬"等中国传统文化,并以廿三里公墓规划为例,阐述了现代公墓规划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满足和达到人与自然、环境景观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天津铜锣湾广场环境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传承传统文化理念,融和历史与发展,来营造出和谐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党对文化强国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