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思远 《金卡工程》2009,13(6):185-186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审计准则体系全面贯彻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这一全新的审计模式之下,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企业战略经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到目前为止,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我国尚处于一个初步的阶段,仍然没有一套严密的关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体系.而且,在审计实务中,对于注册会计师应采用何种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企业战略经营风险进行评估也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在分析影响企业战略经营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基础之上,提出了从被审计单位的外部环境、性质、会计政策、目标和战略、财务业绩以及内部控制六个方面入手,构建评价企业战略经营风险的指标体系;然后,将模糊数学理论与综合评判方法相结合,建立模型对企业战略经营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随着21世纪国内外一系列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论和方法得到注册会计师行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并对其审计的基本程序进行了探索,希望对审计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21世纪国内外一系列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论和方法得到注册会计师行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并对其审计的基本程序进行了探索,希望对审计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温梦婷  汪成艳 《会计师》2013,(10):53-55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已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了普遍使用。我国从2007年起在全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开始执行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文首先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进行概述,然后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葛文平 《金融纵横》2007,(11):61-61
风险导向型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  相似文献   

6.
《金融会计》2010,(8):47-53
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银行整体风险植入审计风险本身的砰价中,满足了现代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更高要求。在农行高管责任审计中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被认为是审计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其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的相关实证研究成果,研究证据表明:客户经营风险的评估对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战略分析方法有助于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实务中审计风险模型的作用有限,更多的是指导审计计划的一个概念性模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增强了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的信心,也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投入。  相似文献   

8.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应用中的局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通过综合评价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范围、时间和程序的一种审计方法。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经营风  相似文献   

9.
贾小霞 《中国外资》2010,(20):106-10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风险日趋复杂,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内部审计模式,成为内部审计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论述企业内部审计在新形势下如何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转型。  相似文献   

10.
包艳红 《中国外资》2013,(1):180-181
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就越大,要进行有效的规避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理应承担起重要责任。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对我国的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从内部审计的历史发展出发,进一步对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风险日趋复杂,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内部审计模式,成为内部审计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论述企业内部审计在新形势下如何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转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审计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基于制度导向审计和账项导向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越来越成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以企业经营风险的评估分析为导向,根据量化分析水平对项目优先顺序进行排定,以风险为依据对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行确定,评价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程序等,然后提出科学的意见或意见,以便企业更好地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变革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审计模式,是审计领域的一场划时代的技术革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重要制度设计。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效的防范和应对审计风险,是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立以重大风险评估和应对为导向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式,防范和应对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发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优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海燕 《金融会计》2006,(11):35-38
一、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原理及优点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  相似文献   

15.
审计经过了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发展成为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和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确定一个预期风险水平值,然后通过对固有风险(碾)和控制风险(CR)的确认和评估,据以确定检查风险(DR),并根据检查风险确定实质陛审查的范围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2016,(6)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日益完善,审计所处的经济和法律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正逐步的完善并被广泛地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因此,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大势所趋,它有利于审计人员正确地理解审计风险并提高审计风险意识,从而能够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及特征,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形成的原因,进而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防范与控制提出建议。希望通过对现代风险导向下审计风险的分析,对现代风险导向下的审计风险相关实务界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在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两种模式之后,现代审计的发展已步入风险导向审计时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对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影响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经营风险不断高危化、复杂化,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内部审计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并指出了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强调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指导下的审计方法在我国的应用。本文通过回顾新旧审计风险模型的提出,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性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新风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体现了新准则中所强调的围绕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来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的重要理念,最后强调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拓宽了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全方位地判断诱发风险发生的因素,对各类风险进行分析、识别、计量、评估和监控,有效地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本文在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审计质量不高、技术不先进等问题及在介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涵义的基础上,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商业银行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以确保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