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利 《化工管理》2012,(2):83-84
<正>生物质能源是国际公认的第三大有形能源资源。"十二五"期间,山西将围绕"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实现产业形式由粗放、高耗、低效、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随着山西被列为国家资源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够助力山西实现上述目标的核心技术也就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这些技术当中"生物质煤复合燃料"技术就成为山西煤炭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资源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纺织产业纤维的出路只有两条,首先尽量开发利用可以再生的、可以降解的、可以循环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质资源。其次是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秸秆资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秸秆年产量约7亿吨,是潜在的燃料乙醇生产原料。我国秸秆资源以稻草、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为主,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北的主要农区和西南部分省市,以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和四川五省最为集中。秸秆资源产量依据秸秆系数由籽实产量计算而得,不同类型的秸秆具有不同的秸秆系数,同一类型的秸秆其秸秆系数因测定方法、作物品种、收获方式、地理位置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目前我国秸秆的主要用途是造纸、饲料、还田和农村生活能源。此外,仍有很大一部分被废弃或焚烧。在秸秆资源总量中,扣除造纸等用量后,可作为燃料乙醇生产原料的秸秆约占秸秆总量的20%,为1.4亿吨。考虑原料同一类型便于加工处理和收集半径的限制,未来生产燃料乙醇的秸秆将仍以玉米秸秆、稻草、小麦秸秆为主,按20%的比例估计,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这三种资源总量为11915万吨,可产生乙醇2363万吨/年。农作物秸秆可以为我国生产燃料乙醇提供稳定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常盈 《化工管理》2012,(2):103-103
<正>作为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减排乃至降低其在大气中的浓度,已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借助化工技术进行资源化转化利用,不仅能削减它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制备出化工材料、燃料等产生效益,可谓一举两得。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是将其转化为大宗基础化学品、有机燃料,或者直接固定为高分子材料。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的二氧化碳化学利用项目,包括合成尿素、水杨酸、有机碳酸酯、无机碳酸盐等。总体而言,二氧化碳作为资源进行规模化利用正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等特点,可以明显地改善环境、经济及能源安全。近年来,为了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各国都在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将使得生物质能在今后能源替代领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对生物质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发电、生物气体、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液体四个方面。其中,利用生物质发电主要可分为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秸秆、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发电现状生物质能源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遍布世界各地,其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产量就相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或相当于世界现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理论生物质资源约50亿吨左右。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发电现状 生物质能源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遍布世界各地,其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产量就相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或相当于世界现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理论生物质资源约50亿吨左右。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Biomass)是一切能够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生物质固废是人类在利用生物质的过程中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它本质上仍然属于生物质。文章主要探讨生物质能的利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5年,低油价导致传统油气资源国财政收入下降,被迫通过减少补贴、降低税收、增加优惠等方式来增收节支.推进低碳发展、促进清洁能源利用是主要消费国的政策基点,也成为油气生产国的重要选项,资源国顺应形势制订了可再生能源投资计划.未来化石燃料被替代步伐将加快,全球将实行更为清洁的新能源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为顺应城市环境发展的要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悄然加入到清洁能源替代的行列。作为替代煤炭作为锅炉原料的有电、重油(即柴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燃料等,其中生物质燃料以农林剩余物为主原料加工成型,如树木锯末、小麦秸秆、树枝树皮、花生壳等,不但能实现废物利用,相比前三种替代原料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生物材料公司已经开发出能把生物质经济地转变为燃料或者化学品的新技术,并在努力实现商业化应用。但实现生物材料中试向商业化生产过渡可能是个挑战。因此,投资商仍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循环经济的静脉产业体系构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流量不断减少,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量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以回收、处理、再利用废旧资源为主的静脉产业,实现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静脉产业发展必要性和总结静脉产业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静脉产业分为回收、拆解、分类处理、再制造、再生、物流、再利用、技术创新、最终处理九大产业组成部分,对各个部分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了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丰富了静脉产业的理论体系.为静脉产业发展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多期生物质发电燃料供应链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迅速发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然而生物质电厂必须依靠政府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行。本文针对生物质电厂盈利能力差这一现实问题,以电厂利润最大为目标,考虑燃料的收集、运输、预处理、贮存及使用环节,建立了生物质发电燃料供应链的多期非线性优化模型。研究在现有的发电技术和自然资源条件下,电厂能否通过调整发电量、燃料收购量及燃料掺烧比例实现更高的盈利水平。本文通过将模型应用于东北某生物质电厂,求出电厂最大年利润和相应的决策变量值。证明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厂可以通过改变燃料收购和使用模式,提升其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海南地方经济发展论坛上,欧阳平凯院士提出:海南要选择走一条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特色资源——生物资源的优势。欧阳平凯院士说,生物质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进入21世纪,人类必将面临石油等资源逐渐枯竭的严重局面,以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原料,是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海南在发展生物质化工上独具优势。欧阳平凯院士说,海南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因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强,其生物质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再加上海南水资源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也相对…  相似文献   

15.
正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是一种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加强生物质资源与燃煤电厂优势互补的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通过选取1台660兆瓦机组建设2台生物质气化炉建设方案,对此技术路线主要系统的造价与经济评价开展分析,并介绍了其技术经济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6.
燃料乙醇产业的全球发展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燃料乙醇也称生物燃料、燃料酒精、汽油醇、乙醇汽油等,它是在汽油或柴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所形成的改进型混合燃料,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清洁燃料。当乙醇混配比在25%以内时,然料可保持其原有动力性。更重要的是,乙醇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整个自然界大系统中,乙醇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可形成无污染的闭路循环,永恒再生永不枯竭。  相似文献   

17.
一、技术名称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利用技术。二、技术类别零碳技术。三、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生物质能农林废弃物处理。四、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目前,我国从事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的企业超过200家,从事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利用的机构和企业超过100家,其中约有50家企业的年生产和销售规模达到1万t以上。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利用的关键设备和技术已实现国产化,应用领域覆盖造纸印刷、纺织印染、食品饮料、五金塑胶、医药化工等20多个行业,成功运行项目近百个,规模化应用的年产量超过  相似文献   

18.
<正>聚酰胺材料是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纺织、医疗卫生等行业。高端功能性聚酰胺产品产业化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化学键合”技术方向逐渐成为研发高端聚酰胺材料的关键策略,开发功能性聚酰胺单体是重要环节生物质基化学品赖氨酸,凭借独特的化学结构在功能性聚酰胺单体合成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这种将生物质基化学品应用于高端聚酰胺材料的策略,将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最适宜发展循环经济、最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2008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杨洁、刘家顺两位教授撰写的专著《循环型工业理论与实证研究》一书,将研究的视角直接投向循环型工业的运作模式和实现路径研究,纵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美国爱德华国家实验室(INL)的研究人员宣布,正在开发称之为Bio—Syntrolysis的高效碳转化的生物质制油(BTL)工艺,该工艺将高温蒸汽电解(HTSE)与生物质气化组合在一起,生产的合成气用于下一步转化生成合成燃料和化学品。该工艺可高效地使生物质碳转化为合成气(〉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