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砖外交"正成为我国推进全球外交战略的品牌,我国与金砖国家的科技创新外交关系将进入全面、纵深发展阶段。巴西是南美大国,已快速崛起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其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总结巴西科技创新的历史发展,研究了近年来巴西科技创新的政策重点,并对巴西科技创新管理的趋势与动向进行了分析述评。近10余年来,巴西推出多部立法,促进科技创新;持续颁布了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发展五年规划;推出工业研究计划和INOVACRED计划,有效推动企业创新。巴西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强调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遴选能够拉动未来经济增长的重点技术领域给予巨额资助,重视科技计划和规划在科技管理中的引导和抓手作用。期望巴西的这些科技创新管理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技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家政府政策体系中确立地位以来,科技政策本身随世界形势与格局的变化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认识到科技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到以军事科技领域为主的基础研究,再到以产业技术开发为重点的发展阶段,发展为今天创新政策是科技政策的战略重点。相应的,科技政策研究的理论、方法、对象和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展望未来,科技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不断变化,基于事实的科技政策研究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科技政策研究的分析方法、工具与系统平台不断丰富,科技政策研究将更加注重重点科技领域面向未来的战略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中国1999—2022年国家级科技创新政策重点变迁情况,将政策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1999—2005年的改革发展期、2006—2011年的自主创新探索期和2012—2022年的创新驱动期。然后运用文本挖掘工具分析这3个阶段的科技创新政策,对其高频词、语义网络图、点度中心度和网络中心势以及小团体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总结了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重点变迁情况。在第一阶段,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注重有序管理,此时创新、技术和企业并未得到重视;在第二阶段,围绕科技、创新和企业的服务逐渐得到重视,资源也开始向科技、创新和企业集聚,自主创新的探索势头向好;在第三阶段,创新更加受到重视,研发一词首次出现,同时研究和科研的重要性均有所提升,可见本阶段重视创新的应用,呈现创新驱动特征。  相似文献   

4.
系统失灵理论是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立足点。提出创新系统功能-结构耦合分析法作为创新政策分析的基础,把创新系统结构分析、创新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失灵和系统性政策工具整合起来,构造一个系统性科技创新政策架构。阐明政策制定者应用这个架构辨识系统失灵问题并找出解决已知问题的系统性科技创新政策工具的流程。系统性科技创新政策架构应被视为一种决策支持工具,供政策制定者应对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时使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政策对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政策作为管理学与政策学的交叉领域,其运行系统也极为复杂。从政策制定、实施、评估3个阶段动态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复杂性特征,并从复杂性政策的研究范式入手,阐述不同仿真方法在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运用。最后,总结了将复杂理论引入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在对政策仿真方法作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政策仿真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翔  聂鸣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1):178-180
从科技创新政策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研究、行业科技创新政策研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和其它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6方面对近5年来(2000~2004)国内学者研究科技创新政策的状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对科技政策执行力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4个方面总结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基本内涵,构建3个层次的科技政策执行力概念模型,进而归纳科技政策执行力的6个主要特点。通过探讨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基本构件情况,将其分解为基本构成要素和支撑要素两个组成部分,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科技政策执行力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8.
协同创新是环渤海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式转换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要求.从协同创新视角出发,运用DEA-Malamquist指数方法对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进行测算,并对绩效的收敛性进行计量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落后;另外,环渤海区域科技发展不平衡,北京是唯一科技政策绩效年均增长13.8%的地区;同时,环渤海区域科技发展差距在缩小,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基于实证分析提出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协同创新的三点建议,包括科学规划、资源共享与政策支持,从而促进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的提升和优化,推进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8—2018年中国2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影响效应,并对城市异质性进行拓展分析。结果显示,智慧城市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且城市科技创新基础越好,政策效应越突出。据此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应从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优化创新空间布局等多个维度协力打造科技创新生态,整体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8—2018年中国2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影响效应,并对城市异质性进行拓展分析。结果显示,智慧城市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且城市科技创新基础越好,政策效应越突出。据此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应从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优化创新空间布局等多个维度协力打造科技创新生态,整体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