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畅 《生产力研究》2012,(4):103-104,109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已不单单取决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劳动力、物质资本等因素的影响,而更多的是要依靠人力资本因素。通过引入人力资本要素来分析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拓展了服务贸易领域研究的视角。文章基于人力资本视角,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对人力资本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2.
影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的生产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倩 《经济论坛》2009,(12):101-104
本文运用柯布一道哥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分析物质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三种生产要素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发现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并非资本密集型,相对来说,劳动力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是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主要拉动力量。本文对各生产要素的投入情况进行了国别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张燕  王刚义 《生产力研究》2005,(4):184-185,187
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决定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根本因素在于该国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方面的限制也是服务贸易壁垒的新方向。本文详细阐述了人力资本在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并针对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对人力资本的限制,提出改善我国人力资本状况、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9—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情况进行了总体和结构的分析,并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在总量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在结构上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我国服务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下海 《财经科学》2008,(2):105-111
在当今全球经济中,服务贸易在一固经济结构中的份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固际化水平.长期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主要仰仗于成本低廉、总量丰富的低端劳动力.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快速的人口转变将导致人口红利的短缺.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服务贸易增长方式也将宣告结束.为此,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用质量替代数量.实现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那么是否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也是名列前茅呢?为了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笔者对我国服务贸易的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首先,从其自身发展的过程来看,自2000-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一直是不断处于增长,且其增速水平超过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水平,但是仍然处于逆差地位,贸易结构也是以传统的服务贸易为主,说明我国服务贸易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服务贸易进口的需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竞争力有待提高.同时,本文对2000-2010年期间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发展作了比较,相对于货物贸易来说,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还是相对落后,处于弱势地位.第二部分,本文运用了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优势进行定量分析,指标数据显示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世界处于弱势地位,其提升道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目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换及比较优势退位问题,本文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目前的出口贸易中占据主体地位,其原因主要是由我国国内经济的二元化结构所决定的,因此应当继续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和贸易。当资本积累的边际效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优化劳动力就成为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走上效益化增长道路的重要手段,并提出可能的政策性建议,包括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生产地区转移和降低制度成本等。伴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资率上涨,最终达到增强本国产业和贸易竞争优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已成为服务贸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的总量、结构和竞争力三个方面的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所处的国际地位,揭示了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倩 《经济论坛》2009,(23):122-124
近10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1997年的525.37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2523.17亿美元,增长了近26倍,但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本文论述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现存的贸易结构,通过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TC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的分析,揭示了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现状、成因,对提高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培育内生优势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外贸的迅速发展和商品出口结构不断升级与外商大量投资相关,贸易优势一直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上,为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新与发展能力,避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产业技术陷阱“的现象,就必须积极地培育内生要素优势,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完成贸易增长从总量型到结构优化型、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从低端加工型到中高端增值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目前国内学者对此研究的较少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利用1985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对人力资本的长期大量的需求,而我国现存的大量人力资本对服务出口的贡献率却不太显著。因此,切实快速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质量是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进出口总量、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3个角度,应用对称性RCA指数、特化系数等指标,对于21世纪以来中、日、韩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与贸易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逆差较大,且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需求急剧增长;在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在整体上比较优势弱,与日本、韩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分项目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来看,中国位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低端,中国弱势行业多为2国强势行业,中国通讯贸易与韩国通讯贸易在出口上存在竞争。  相似文献   

13.
贸易理论的历史演进表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动因。古典、新古典和新贸易理论分别从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生产规模等不同视角论证了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进而可表达为"相对生产成本不等式"。随着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要素在国际贸易中日趋重要,使用制度要素所形成的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所形成的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所形成的代际成本也逐步成为比较优势的成本基础。于是,可将使用或耗费广义要素的代价理解为"全成本",它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景瑞琴 《经济问题》2007,339(11):41-44
现代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但为什么像中国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却承接了大量的国际服务外包,通过比较服务外包承接国的人力资本禀赋以及分析人力资本与国际服务外包的相关性,发现中国与印度在国际服务外包中的比较优势取决于该国熟练劳动力的绝对数量,而不是熟练劳动力在该国总劳动力数量中的相对比例.这也是印度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能够成为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演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势非线性演化与线性演化并重之路,促进生产要素的高级化、推进产业模块化、实施产业集群,枸建区域联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判断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前提。利用2009年中国分省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数据,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工业增长的动力源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二者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度为98%,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外延式增长;同时,资本产出和劳动产出弹性之和为1·2,说明中国工业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因此,通过规模扩大促进经济增长仍应为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增长中要重视劳动的产出弹性增加,即人力资本是经济转型和增长的未来持续动力源。  相似文献   

17.
盛斌  魏方 《当代财经》2012,(5):85-93
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的分析表明FDI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取决于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弹性以及FDI对他们各自的需求影响。同时,利用1998-2010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表明FDI在整体上有助于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尤为明显。此外,FDI通过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提高其工资性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FDI的流入会通过贸易效应有利于缩小依赖加工贸易发展的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另一方面,FDI通过人力资本效应的非均衡性扩大了城乡收入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escalating U.S.–China trade conflicts have increasingly shadowed the outlook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ims to achieve its strategic goals including reducing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promoting the U.S.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curbing Chinese high-tech industries by waging the trade war against Chin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and the declining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U.S. are mainly driven by its internal structural factors, such as low saving rates, high labor costs, and rising service sector, rather than by the import competition from China. Moreover, the trade war further deteriorates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and erode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t forces China to invest more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human capital, and thus promote its progress in high-tech industries. Thus, the U.S. will not be able to achieve its strategical goals and eventually lose the trade war.  相似文献   

19.
We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impa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n employment elasticity with China's firm level data from 1998 to 2007.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clusion of FDI does significantly affect firms' employment elasticity when facing wage, capital and output shocks. These effects vary dramatically across industries with different factor intensities and export status. Specifically, we find that non‐exporters with FDI tend to increase employment elasticity more than exporters when wage, capital input or output changes. However, FDI firms that are engaging in labor‐intensive production tend to have larger output and capital input elasticity of employment while smaller wage elasticity of employment. Our findings help to explain the contradicting results in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China's policy makers to design proper industry policies towards FDI.  相似文献   

20.
当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各国对外贸易严重衰退时,我国在国际出口市场的地位不降反升。然而我国要尽快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化,必须解决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问题。本文选取我国1990-2008年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占比与劳均资本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后的结论显示:劳均资本存量的提高对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