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机动车辆保险(以下简称车险)已成为财产保险中的第一大险种。以2004年为例,全国车险业务共实现保费收入744.82亿元,同比增长36.76%,并占到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68.34%。显然,车险业务在整个财产保险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营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财产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阳增泉 《上海保险》2010,(8):10-12,23
车险是财产保险公司的主要经营险种。据统计,我国车险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总保费收入的70%左右。车险理赔管理也是财产保险公司的理赔重点,而在车险赔案中很大一部分是人伤案件。人伤案件处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流程环节多,人伤案件处理的质量往往决定了车险的理赔效率和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3.
昔鉴英美做法 完善中国车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我国车险业务持续快速发展,自2006年以来车险保费收入年平均增速高达31%。2009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为2150亿元,在财险业务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然而,车险的快速发展和财险业务规模过度依赖车险导致了激烈的行业竞争和理赔成本的加大。  相似文献   

4.
拯救车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险业务是我国最早开展,运作最成熟,法规最健全的保险业务。历来是财产保险公司的重要保费来源。在其发展的初期,也确实为保险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直到今天,车险业务仍以巨大的惯性占据了我国财险业务的70%左右。然而,由于费率改革带来的非理性竞争,车险业务已从保险公司的摇钱树,渐渐沦为保险公司“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  相似文献   

5.
邢莉 《中国保险》2005,(5):22-23
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财产险业务总保费为1089.89亿元,其中车险保费收入所占比重高达68.34%,实现保费收入744.82亿元,同比增长36.76%,增幅较上年提高22.67个百分点。车险保费收入中汽车险的保费比重占据首位,而2004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与2003年相比分别增长14.11%和15.50%。  相似文献   

6.
<正>这次车险综合改革以市场为依托、高科技为手段、民法典为载体的车险服务化,将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有助于实现从车险大国向车险强国迈进我国车险自1980年恢复以来,保费收入从728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8244.75亿元,占财产保险业务的69.12%。2001年以来,我国车险历经了四次改革。本文在回顾历次车险改革的基础上,分析了本次车险综合改革的影响,并提出实现车险综合改革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截至2005年12月底,上海市保费收入合计333.62亿元,同比增加26.99亿元,增幅为8.80%。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89.74亿元,同比增加14.45亿元,增幅为19.20%。寿险公司保费收入243.88亿元,同比增加12.54亿元,增幅为5.42%。产寿险保费收入比例为27:73。中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83:17.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社会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机动车辆保险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车险保费收入在财产险保费收入中占比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态势。在业务增加、保费增长的同时,车险人伤案件无论从案件量和赔付金额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赔付的难度增加、满意度却在下降,主要原因是人伤案件涉及到的赔付金额高、赔付周期长以及赔付关系复杂,造成被保险人在理赔时容易与保险公司发生争议,引起赔偿纠纷。车险人伤案件赔付率持续上升,将直接影响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9.
为严格规范车险兼业代理市场,1月21日,在南京保监办组织召开的江苏省车险兼业代理会议上,全省申报的3000多家车行中,仅有76家汽车经销商获得了代理资格,比例为40:1,其中南京14家。 据了解,截止2002年底,江苏省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共有4714家,其代理保费收入为38.8亿元,其中产险兼业代理保费收入13.3亿元,占产险保费收入的23.85%。据江苏省保险行  相似文献   

10.
蒋鹰 《上海保险》2009,(9):1-1,20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58亿元,完成年计划60%,同比增幅3.94%;其中,车险保费2.93亿元,同比增长5%;非车保费7589万元(含人险)与去年基本持平;累计赔付支出2.11亿元。  相似文献   

11.
车险是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一个龙头险种,它的经营好坏,直接影响财产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去年我国在广东进行车险费率改革试点之后,车险费率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截止2005年2月底,上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64.66亿元,同比增加1. 99亿元,增幅为3.18%。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22.39亿元,同比增加5.12亿元,增幅为29.65%。寿险公司保费收入42.27%亿元,同比下降3.13亿元,减幅6.89%。产寿险保费收入比例为35:65。中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88:12。  相似文献   

13.
车险保费收入占财险保费收入比例一直维持在60%以上,是财产保险的支柱险种,但自2000年以来,车险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利润贡献度与其保费占比严重不匹配,车险"高保费、高赔付、低效益"的经营现状,直接影响到整体财险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如何在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中,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加强经营管理,降低车险赔付率,既保持良好的发展速度,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正越来越引起各家财产保险公司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机动车辆险赔付率高的现状和原因,提出降低车险赔付率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财产保险公司业务也随之壮大。据中国保监会网站"2016年保险统计数据报告",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266.17亿元,同比增长10.01%;产险业务赔款4726.18亿元,同比增长12.68%。  相似文献   

15.
应收保费是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应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收取但尚未收到的保险费,是保险公司销售保单这一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其性质相当于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近年来,随着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余额也越来越大,截止2008年底,中国财产保险业务应收保费余额达到170亿元,占当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337亿元的7.27%,同比增长了17.75%。  相似文献   

16.
车险是我国最早开始市场化改革的险种。2001年开始的费率改革引发了车险市场的一系列竞争效应。通过构建不同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追求保费收入最大化是保险公司陷入非理性竞争的根源;车险营销的"强代理"模式加剧了这种恶性竞争;在监管力量短期内难以增加的情况下,依然停留在对费率本身的监管不利于车险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保险业绝对规模日益扩大,保险公司数量逐渐增多。财产保险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财产险业务原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779.51亿元增长为2012年的5330.90亿元。虽然增长迅速,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产保险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2012年发达市场人均名义保费支出为3677美元,其中寿险密度为2133美元,财产密度为1545美元。但2012年我国人均保费支出仅为178.9美元,其中寿险密度为102.9美元,财险密度为76美元。  相似文献   

18.
电销发展已成大势所趋 自2007年平安产险公司开办电话销售车险(简称“电话车险”)业务以来,电话销售车险业务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速度之快令业界震惊。据平安公布的数据,平安电话车险2009年完成保费42.5亿元,电话呼人量达138万次。今年一季度,保费收入已逾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电话车险以其“便捷”、“省钱”两大优点,深受客户尤其是年轻客户群体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截止2005年5月底,上海保险市场保费收入141.16亿元,同比减少1.85亿元,减幅为1.29%。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43.86亿元,同比增加8.61亿元,增幅为24.43%。寿险公司保费收入97.30亿元,同比下降10.46亿元,减幅为9.71%。产寿险保费收入比例为31:69。中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85:15。截至5月底,赔款和给付共计28.33亿元,同比增加3.40亿元,增幅为13.67%。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情况 (一)浙江省车险业务迅猛发展,但竞争秩序不尽规范.近年来,浙江省车辆保险业务得到迅猛发展.截至2008年底,浙江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近322万辆(浙江省车管部门公布数据),高出全国平均数约10%.2008年浙江省车险业务保费收入155.55亿元,同比增长15.37%(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浙江高速增长的车辆保险业务市场,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保险公司的竞相进入,意欲分享这块巨大的车险市场蛋糕.截至2008年底,浙江省经营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已达23家,业务竞争日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