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验式与商业空间概念的结合 体验一般被看成服务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体验是一种经济商品,像服务、货物一样实实在在的产品,这也就决定了体验具有一股商品的属性.此外,于过去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外在的,而体验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体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  相似文献   

2.
试论体验消费的内涵和对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恩碧 《消费经济》2006,22(6):83-85,61
体验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具有新奇刺激性的本质特征。派恩和吉尔摩等学者关于体验的学术观点值得商榷。体验消费的对象并不是由企业创造和提供的客观经济提供物———体验,而是由企业创造和提供的新奇刺激的体验式商品、体验式服务、体验式消费项目或活动。体验消费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体验消费与一般的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3.
铺装设计在体验式商业空间的营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日本景观大师都田彻曾指出"地面在一个城市中可以成为国家文化的特殊象征符号."地面铺砖不仅在组织道路交通和美化城市地面上有突出贡献,而且在营造气氛和体现文化上也起着不凡的作用.然而,在中国作为新鲜事物的——体验式商业模式是什么?什么是体验式商业空间?如何营造体验式商业空间?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疑问和不解.本文就体验式商业空间景观的硬质和软质铺装进行了一系列较为粗浅的对比研究.旨在为中国体验式商业景观中的铺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电子商务不断威胁着传统零售业的发展,线下体验式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体验式服务是以"人"为核心,重在消费者的身体参与和情感交流。本文以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商业街、徐家汇商业区为例,分析了上海零售业中体验式服务景观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研究对策,同时为装饰景观体验、服务景观体验、产品景观体验的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提供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经济形态。在一个品牌至上的时代,品牌应该是值得记忆的美好体验而产生的感官、情感和认知的丰富源泉,是知名度、承诺与体验的集合体。显然,参展商利用展览会开展体验式营销,可以使目标观众融入情景之中获得体验  相似文献   

6.
袁瑛 《商务周刊》2008,(17):92-93
早在1998年,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就刊登文章指出——"体验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文章认为商品价值的体现已经从货物、服务演进到个性体验。企业要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抓住消费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商品收入与旅游经济增长不相协调,旅游商品营销模式缺乏创新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结合九江旅游商品市场,分析了当前旅游商品营销的现状,提出制定旅游商品消费体验主题、设计旅游商品体验式购物环境、注重旅游商品体验过程管理的旅游商品体验式营销途径。  相似文献   

8.
餐厅是商业空间中一类特殊形态,尤其是时下商业营销模式正向着"体验式"方向不可逆地发展,餐厅也在逐渐形成一股新的"体验式"主流。本文简略描述了上海主要商圈内主题餐厅的大致类型,并对不同类别的主题餐厅中同一景观元素的营造差异作了相应的统计分析。针对主题餐厅中的餐饮景观方面、配置景观方面、服务景观方面的尚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商业营销的重点在于产品销售,20世纪商业营销的特点是服务销售,而21世纪的商业营销正在向体验式转变。信息时代的变迁带来体验经济的发展。体验经济,继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验变成可以销售的经济商品,体验式消费或者说是符号化消费的旋风开始席卷全球产业,继服务经济之后,体验式经济开始大行其道。由新加坡人郭明忠创办的面包新语(Bread Talk)食品集团于2000年在新加坡正式成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面包新语品牌为什么能获得如此成功呢这主要归功于其在面包行业首创的体验式营销策略。本文根据伯德.施密特博士(Bernd H.Schmitt)在其所写的《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中指出的五种战略体验模块: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来分析面包新语的体验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商业空间就是指在城市中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比如办公、销售与服务场所.也包括商品的陈列与展示空间。商业空间设计的研究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其内涵的课题。各种世界规模的交易会,比如迪斯尼乐园及各类商品展销会,各种商业空间无一不是我们熟悉的例子。尽管这些空间在规模和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在设计性质上有着相近的特点。从商业空间设计的角度而言.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展示本身,而是运用一些手法通过空间规划、平面布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大运河博物馆群富有特色的体验式服务进行具体分析,指出了其在开放式体验空间设计和体验互动等方面的创新,并与零售企业商业模式进行比较,指出了其在服务场景、商品组合以及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创新对于北京传统零售企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体验式营销影响着顾客对消费体验的总体感觉和评价,以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为目标。同时顾客感知价值的获得,又提升和丰富了顾客的购物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购物不仅是购买商品,更多的是购买体验,企业应该从关注顾客情感需求、设计体现"生活理念"的产品、鼓励顾客的体验互动参与以及为顾客创造知觉体验等方式来建立良好的顾客体验。  相似文献   

14.
如何通过商品展示设计提高商业营销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商业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家为了竞争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促进销售,而成功的"商品展示设计"可以使得企业和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从而提高商业空间的营销力,这已经成为目前激烈的商业销售竞争中的一把"利器"。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商业空间从静态陈列到动态展示进行全方位的筹划。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人们就向往绿色舒适自然的环境.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进行,可供人们休闲娱乐放松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而城市商业空间则是人们日常接触较多的空间,因此,在商业空间中增添绿色成了大势所趋. 1.商业空间的概念 1.1商业空间的范围 商业空间这一名词是顺应时代而提出的,其主要指购物与服务等场所,如酒店、商场、超市、美容美发店、专卖店、步行街等;商品的陈设与展示空间,如博物馆、展览会、展览馆等;还包括商务办公场所,如写字楼等.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增多,商业空间势必会呈现多样化、复杂化、专业化、人性化和科技化的特征,其概念也会有更多的解释和外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社会迎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层次逐渐提高,在消费方面更注重精神层次的享受,而这种精神享受便来自于消费过程,体验式消费便由此得来。体验式消费将成为未来消费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因此,对与此相对应的体验营销模式进行探索,对于我国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经典的服装体验式营销品牌"ZARA"为例,分析其体验式营销模式的特点,并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铺装设计在体验式商业空间的营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日本景观大师都田彻曾指出"地面在一个城市中可以成为国家文化的特殊象征符号。"地面铺砖不仅在组织道路交通和  相似文献   

18.
温辉 《电子商务》2013,(12):22-23
灵活、价格低以及覆盖面广是C2C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也是其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新时代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不仅关注商品的价格,也重视对购物的体验和得到的服务。因此,对于C2C电子商务的经营者而言,给顾客带来体验式的购物消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何将体验式营销及C2C电子商务购物模式结合在一起,在互相补充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营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9,(16)
在商品与服务逐渐同质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通过体验式营销吸引消费者的目光。通过正确的视觉语言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标准的品牌视觉形象能吸引消费者更多的关注度,进而通过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体验燃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成商品交易的实现。这种建立在体验经济模式下的企业视觉形象设计,体验需求的差异化和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统一性如何相契合,探讨体验经济下的企业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标准化研究将成为加强用户体验同时,得到用户对该企业产品更高的认知度,对企业品牌在整个经济市场地位巩固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婷婷  陈卿 《中国广告》2008,(3):91-96
当今中国市场,品牌之战愈演愈烈。竞争已越来越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媒体竞争,而是一个整合的竞争。不但在电视上、报纸上、路边广告牌上有人与你争,商场里更是比比皆是。只要是有消费者的地方,你一定也会看到你的竞争对手。货架上的同类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司空见惯,常常"随手就拿"。在这种充满"随机性"与"不确定性"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单靠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已远远不能满足销售产品的目的,而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效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以说,体验营销远不止是简单的感受产品和服务,而是给消费者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用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柯特勒的话来说,就是以商品为素材,塑造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抓住消费者注意力,为他们制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并为产品找到新的存在价值与空间。2001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来到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现场。这位曾经预测了"第三次浪潮"到来的托夫勒再次向大家预言: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人们会创造越来越多的跟体验有关的经济活动,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6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一预言正在变成事实,体验式营销正在成为众多商家角逐商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