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立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作为其重要途径的农业循环经济,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模式不尽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也相对滞后,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结合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和完善.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通过生态环境各领域的循环经济立法的相互配合来最终实现的,在矿产资源领域进行循环经济的立法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这一观点出发,首先从宏观上论述了在生态环境各领域中加强循环经济立法的特殊意义;其次分析了在矿产资源的领域为保证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循环经济立法的重要性;最后对矿产资源领域中的循环经济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深刻揭示了“循环经济生态伦理观”的内涵,即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观和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在此基础上,进而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确立、人类幸福观的重新定位、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伦理规则的形成等四个方面探究了循环经济生态伦理观的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思想,并制定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德国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代理进行资源回收和再循环利用的双轨制组织——DSD机构作为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特殊产物,对其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循环经济的提出及在我国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环保意识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国际社会两大趋势下,才引入有关循环经济的思想,起步较晚。此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对循环经济基本法的定位和基本内容,提出包括总则、建设与改造、鼓励与扶持、法律责任、附则共五章的基本法架构。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支撑,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则是实现整个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改革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立法保障,在目前相关立法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加快中原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则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现代化农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国民的意识还很薄弱。在观念认识、制度环境、法律与政策、管理体制、技术支撑和外部动力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循环经济知识,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自觉参与到节约资源保护的社会行动中来,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其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通过分析我国循环经济的基础和条件,分析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抑制社会对资源环境过度需求、技术创新等措施来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因素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模式,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矿业立法的困境逼迫着我们寻找一条新路以探求矿业立法所应当遵循的立法模式。以系统哲学理论作为统筹,以系统哲学理论为基点阐发一部具有整体性或是融贯性的法律所应当具备的开放性和独立性。持开放性而得以祛除狭隘理论争议之弊且得以与外界有益互动;持独立性而得以立法内部结构之完整。此外,基于实践活动的客观现实性,探讨开放性和独立性所应当立足的法学理论的客观规律和矿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法学理论的客观规律要求立法所涉及之体系、概念等应当摆脱于无益的理论争议而着眼于切实之立法需要;矿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立法应忠实于其调整之社会关系所蕴含的产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用循环经济的眼光看待我国的经济发展并将其与国外做法相比较,得出进一步改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些措施:借鉴德国的运作模式,建立收购—转运—处置的中介机构;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生产领域的绿色化和循环发展;应当对公众开展有效的引导和宣传,使循环经济理念影响企业和公众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我国及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研究。介绍我国现有的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并从能源立法、环境保护立法、政策规章三方面阐述;通过英国、美国、日本三国低碳经济立法发展进程,总结出常见的几种立法模式,阐述了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立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及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林产品贸易迅速发展,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占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较大比重。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存在资源的约束、国内生产环境损失严重以及遭受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应该从产品取材、产业发展的效率化和积极参与林产品贸易的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实现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难选矿多,易选矿少;共生矿多,单一矿少。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和矿业开发中存在的回采率低、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和技术欠缺等等问题,从发展循环经济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国的矿产资源应“贫富兼采”。要倡导节约资源理念,严格开采企业准入条件,完善综合利用指标体系,集约利用矿产资源,理顺矿业开发中的经济关系,优化政策环境,扶持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我国对发展"低碳经济"一直持积极态度,并已取得可喜成绩。英、德、日、美等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和技术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应从加强宣传、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市场机制、大力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3个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以2005—2019年西北五省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研究了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作用机理、五省区的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性的综合评价指数在研究期内呈上升趋势,总体上向更好的状态转变,经济发展子系统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子系统在研究期内综合评价指数上升明显均大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子系统,系统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表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类型完成了从濒临失调向中级耦合转变;未来西北地区应当树立持续发展理念,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各子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首都经济圈水资源环境现状出发,以循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提出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用以解决首都经济圈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重点分析该区水资源问题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阐述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具体对策,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林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森林与气候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历史数据基于Copula函数模型验证林业经济发展与气温、降水量、湿度与日照数等气候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林业生产总值与气温正相关,与湿度、日照数负相关。当我们认识到林业经济总产值与气温、降水量、湿度、日照数之间的相依关系和相依结构,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将会对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与森林资源开发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现阶段资源环境问题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随着城乡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凸显,探究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构建华北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两个系统发展评价指标,采用熵值法和加权综合法评价2010—2016年该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模型,深入探究华北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关系。[结果](1)2010—2016年华北地区农业经济评价分值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0.096提高到2016年0.847;农业资源环境的评价分值存在波动。2010—2016年两系统之间一直处于中等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由低度协调耦合最终过渡到高度协调耦合。(2)2010—2016年,华北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两系统之间均处于中等耦合阶段。山西省和河北省两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由低度协调耦合最终过渡到高度协调耦合,内蒙古由低度协调耦合过渡到中度协调耦合,北京市和天津市两系统均处于中度协调耦合阶段。[结论]华北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表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如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向更高水平耦合阶段发展依然是今后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