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元勋 《人力资源》2006,(13):32-33
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工潮”之后,21世纪初,一股“大学生潮”开始形成,大规模地涌向吸纳能力相对较强的北京和东南沿海大城市。用人单位要找到合适的人,而大学毕业生要找到理想中的单位——二者的契合总是以一面之缘为起始点。而面试,尤其是异地面试,无论对没有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对企业,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如何少花钱、少费力就能把面试做好呢?有个新办法,您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
李元勋 《人力资源》2006,(7S):32-33
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工潮”之后,21世纪初,一股“大学生潮”开始形成,大规模地涌向吸纳能力相对较强的北京和东南沿海大城市。用人单位要找到合适的人,而大学毕业生要找到理想中的单位——二者的契合总是以一面之缘为起始点。而面试,尤其是异地面试,无论对没有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对企业,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如何少花钱、少费力就能把面试做好呢?有个新办法,您不妨一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面试     
某公司应聘财务人员,我也带着自己的简历赶去。想不到,一个小公司的招聘信息吸引力那么大,两百余名求职者要竞争一个职位。看着身边的求职者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其中还不乏名校的高才生,我这个早就过了职业黄金年段的“小老头”,顿时少了几分底气。接到我的简历,负责面试的年轻姑娘看了我一眼,“噗嗤”一笑,仿佛我已经未战先败了。  相似文献   

4.
面试     
面试官询问一位刚从麻省理工毕业的年轻工程师,“你期望的起始薪水是多少?”年轻工程师回答:“一年75,000美元左右,再加所有福利。”  相似文献   

5.
面试     
《人力资源》2006,(10):76
英国皇家海军有一次招考雇员,面试题目为: 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在等车。一位是快病死的老太太、一位是救过你命的医生、一位是你梦寐以求的情人。  相似文献   

6.
轻松面试     
正咬文嚼字有时往往能够给人带来许多有趣的启发,比方说让我们来琢磨琢磨"面试"这个词。从科举应试,到金銮殿试,尽管我们伟大的中华考试文化源远流长,"面试"这个词看上去却像是个舶来品--面试,顾名思义,当面的考试。似乎在引进这个词的语言学家那里,面试就已经被定性为一种测试,因此不是面聊、面看、面笑。而测试,我们知道,它好像总是会让人紧张、手心出汗、心跳  相似文献   

7.
面试人生     
“恭喜你,经过这次面试考核,你被我们公司录取了,请问你什么时候可以上班?”  相似文献   

8.
张森凤 《秘书》2012,(8):20-21
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人选工作,而是工作选人,唯有具备好的素质,才能找到好的工作。笔者退休后在私立大学及私人企业的管理层任职,协助过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招募甄选新进人员。过去招募新人比较注重其毕业学校的知名度,近年来许多企业认为,通过面试更能选出真正的人才,换句话说,企业并不认同"学历就是能力"的说法。现在的面试绝非仅限于询问一般的问题,还要评鉴应聘者的学历、能力、性格、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工作的看法等,以确实了解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与特质,以及是否具有可塑性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面试二则     
南知 《企业文化》2005,(7):76-77
HR部门之怪现状“面”了n多家公司了,屡屡被拒,除了中国人寿在简历筛选阶段客气地发了拒信,让我很受感动外,其余公司的感动就是另一回事了。公司甲:某高科技企业申请职位:商业发展部(BD)经理助理面试我的,竟然是北大的一个同龄人,职位是部门副经理,并且只有一个人面试,连个笔纸都没有,问了n多细节问题,不  相似文献   

10.
奇特面试     
一家效益不错的民营企业刊登了一则招聘启事,准备招聘一位财务会计。条件很简单,不唯学历,不看文凭,不问年龄,只要求具有勤奋扎实的工作精神和一定的专业基础便行。招聘启事登出来后,前来报名应聘的人络绎不绝。面试这天早晨,公司会议室里来了一百多位应聘者,可等了许久,也没等到公司董事长的到来,工作人员对此的解释是,董事长因为  相似文献   

11.
就职华尔街,最基本的一步是怎样经过层层面试。面试可以说很难,也可以说不难,这里有些技巧,要看自己怎样去掌握它们。怎样才能将面试进行得顺利?怎样才能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面试官认为你是最合适、最靠得住、最能干、最能完成这份工作的最佳应聘者?  相似文献   

12.
OAE面试法     
做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困难,所以面试考官必须估量面试者在逆境面前的思考和反应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罗忠贤 《秘书》2011,(11):23-24
为政之要,重在得人。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为有清一代大有作为的帝王之一,其赫赫政绩正与其善于选人用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驴的面试     
李晶 《人力资源》2009,(14):76-76
有一位农夫,他不仅种地很卖力气,而且又有一定的经营头脑,所以,没几年时间,耕种的土地面积就扩大了一倍,原有耕地的驴也忙不过来了.于是,农夫让自己的驴力资源经理去集市上发布招聘启事,招聘一头管所有耕地驴的驴头和一头耕地驴回来.招聘启事要求:身体健康,有一年以上耕地经验,执行力好,有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01,(3)
<正>当自身的各种条件都具备了后,面试无疑成了最后的"东风"。下面这几条过来人的意见,对正在寻寻觅觅求职的朋友或许有帮助。保持足够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面试的学问     
史永翔 《公司》2003,(12):22-23
晓峰: 你好!你说,新进的几个管理干部又走了,他们的实际表现与你的期望相差较大。你希望在面试中能够正确识别“人”的能力。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实际。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应当视“人”的问题为头等大事。 今天,我就谈谈这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面试的遭遇     
让求职者烦恼的是,常常会碰到刁难的面试官和令人尴尬的面试问题。各类“无厘头”问题着实让不少求职者感到招架不住。你碰到过此类“无厘头”面试吗?你能应对自如吗  相似文献   

18.
金灵 《中外管理》2007,(1):116-117
说事实不说概念。面试主管在询问求职者问题的时候,请求职者以过去曾经如何处理某个问题.或完成某个工作应答.谈话内容重在事实,而不是概念。比如:询问求职者“你曾经如何处理无理客户?”而不是“如果你遇到了一个无理的客户.会怎么处理?”询问求职者”以前一个月你可以做到多少业绩?”而不是“你是不是一个好的业务员?“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面试官常见的心理误差如晕轮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首因效应等会使面试的效度出现偏离,应试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印象管理能力的高低则会直接影响面试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口语中的忌语1、缺乏自信。“你们要几个?”这种问法就显得求职信心不足。“你们要不要女性?”这样询问的女性,首先自己打了“折扣”,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外地人要不要?”这么简单地一问,很可能得到同样简单的回绝答复。2、一上来就问待遇。“你们的待遇怎么样?”“工作还没干就先提条件了,何况我还没说要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