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成就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2006,(4):22-24
作为我国整体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银行业开放已走过了26个年头,在开放广度和深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束,机构设立、业务经营以及投资入股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践证明,银行业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银行业整体发展。为更好地迎接银行业全而开放,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银监会系统地研究了下阶段的宏观形势,分析和完善了相应的监管对策与风险防范手段,以在巩固现有开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业开放水平,促进中外资银行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11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世界开放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在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发布。作为面向全球发布的进博会旗舰报告,《报告》旨在凝聚全球开放共识,推动世界共同开放,提升各国人民福祉,“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本次《报告》不仅首次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各国开放情况,深入分析了全球开放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热点,而且全方位展现了过去十年中国的开放成就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资本账户开放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同时也为一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提出了挑战,亚洲金融危机所暴露的重要问题在于,宏观经济管理和制度安排没有跟上资本账户开放的需要。开放资本账户本身既不是发展经济的捷径,也不是引发危机的必然因素,但开放资本账户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前提。  相似文献   

4.
加速资本账户开放中所强调的“速度”更深层次的含义为,原来不能开放的项目,现在可以开放了。同过去的开放相比,这种开放的广度与深度足以称之为资本项目开放的“加速”。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开放的工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宏观调控的难度也日益增加,本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调整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资本项目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随着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正式清零,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要以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重点,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并将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同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加快资本项目对外开放提供了全面支持和保障。为进一步了解资本账户开放水平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文章以全球38个国家1996—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构建实证模型,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两个层面,多个资本子市场开放角度,分析资本账户开放水平对国际收支结构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开放较强的韧性,既直接来自于经济与文化开放的逆势扩大对社会开放缩小的抵消,更来自于疫情重压之下人类共克时艰、命运与共的强大内在需求。2020年世界开放的基本特点同2019年相比,2020年世界开放的最大变量是新冠肺炎疫情。它给世界开放带来了四个基本特点。1.疫情重压之下,世界开放表现出较强的韧性2020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491,仅比2019年下降0.02%。世界开放经受住了世纪疫情的巨大考验,没有大幅倒退。  相似文献   

8.
近一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步子明显加快,相继出台了十多项举措来保证开放的力度。然而笔者分析认为,证券服务业的开放与证券市场的开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开放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迥然不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所做的开放措施已经超出当初入世承诺的范围,综观世界各国,对本国证券市场的开放也是十分谨慎的。文章分析了当前开放证券市场的收益与风险,认为只要中国股市股权结构分裂的缺陷不解决,哪怕是外资上市企业也难有消除圈钱的冲动,超范围开放证券市场无法避免资本外流。  相似文献   

9.
资本项目开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开放资本项目的必然性   开放资本项目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目前世界经济正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金融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把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分享到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好处,开放资本项目是一个重要条件和推动器。开放资本项目可节省实行汇兑限制需要的高额行政支出。目前国家建立了庞大的外汇管理机构,对资本项目下的交易实行严格审批,耗费了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外汇管理机构规模可以缩小,人员可以减少,从而节省大量的行政支出。   资本项目的开放将为金融部门和产…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策略和时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霓 《中国金融》2001,(2):49-50
开放证券市场本质上是开放金融服务贸易和开放市场,促进资本以证券形式在国际间流动。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证券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的挑战,虽然世贸组织成员国在近期产东要求我国立即全面开放证券市场及所有业务,但是如果我们想得到其他成员国的最惠国待遇,充分享受加入世贸组织的利益,我国证券市场最终必将全部,与国际市场为一体,为此,我们应当积极研究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实行渐进性开放的目标和策略,准确地把握证券市场开放的时机和进程。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韩国同处于东亚地区,均在20世纪60~80年代加快推动金融自由化进程,资本市场开放后市盈率、波动率、投资者结构等成熟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日韩资本市场的开放历程、开放环境下的风险应对经验,对我国资本市场深化开放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日本和韩国资本市场开放历程亚洲经济体大部分采取先间接再直接的渐进开放模式,从市场和机构两方面逐步放开资本市场。总的来看,日本开放得最早,韩国后期受亚洲金融危机扰动将开放提速。  相似文献   

12.
王婷  宁丹虹 《中国金融》2023,(14):25-26
<正>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在市场、机构、产品领域不断深入,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实体企业的效能持续释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开放的重点领域,双向开放始终践行制度型开放理念,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通过国内国际制度互鉴互动,稳妥推进资本市场、机构和产品开放,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归纳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现状,分析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面临的新形势。最后提出,要把资本账户开放作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配套推进。  相似文献   

14.
从泰国和智利资本账户的开放中总结出失败的教训和相对成功的经验,从中得出几点启示,并探讨了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经历了渐进开放和探索的过程,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加人世贸以后,银行业是重点开放行业,中、外资银行将全面展开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由于竞争优势的不对称,外  相似文献   

16.
《证券导刊》2013,(33):19-19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2013年,债基创新如火如荼,定期开放债基实现了对以往开放债基的取长补短,使基金的收益性、较短的封闭期和长期存续性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家》2006,(12):14-14
2006年是中国金融开放和改革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到12月11日,包括银行业在内的中国金融领域实现了全面开放,中国如期履行了入世的承诺。  相似文献   

18.
数据要素开放是数字时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从企业层面考察了公共数据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城市的公共数据开放水平每提高1%,当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升约0.18%。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共数据开放对民营企业、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为明显,并且更高水平的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显示,公共数据开放有利于改善区域营商环境,盘活企业资产流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降低企业销售、管理成本,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地方政府应创造良好的数据要素开放环境,进一步提升公共数据开放水平,发挥数据要素赋能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微博声音     
《中国金融家》2012,(11):52-53
拉二胡的肖邦: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十八大的报告明确了未来经济建设的方向,作为检验检疫的一员,我愿意为之努力奋斗,服务于人民。  相似文献   

20.
金融高质量开放对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义深远。在梳理我国金融开放历程及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金融高质量开放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探索资本账户和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方式,得到以下结论。我国金融开放取得跨境投资稳步增长、外资业务不断拓展等成果。金融高质量开放面临“逆全球化”趋势、全球经济波动等新挑战,同时迎来金融开放力度空前加大、金融系统结构性变革、自贸区建设提速等新机遇。实现金融高质量开放需注重优化体制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应深化汇率改革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循序渐进打开资本项目管制大门;支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引入外资并鼓励有序竞争,同时开放其他金融行业,在高水平金融监管中形成高质量开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