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磊 《经济月刊》2012,(4):122-122
什么样的人能在股市投机中赢利?答案通常不是"新手"。人们分析"赌场新手运气好"这个现象时发现,其实那些只花些小钱,带着玩玩心态去赌的人,反而容易走好运。然而股市投机没有新手效应。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股市建立以来,人们对股市的认识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这主要是受台湾股市旧文化与大陆“股市赌场论”而产生负面影响的结果.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对股市存有偏见,再加上我国股市建立初期无批判地借鉴台湾的股市文字语言,导致有明显误导作用的赌场用语在股市大行其道,如庄家、跟庄、筹码、发牌、洗筹等,使人们置身股市如临赌场.  相似文献   

3.
李卫华 《当代经济科学》1998,20(4):22-24,63
一、关于股市投机问题理论界对股市的投机现象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众说纷纭,仁智之见颇多。但笔者认为,我国股市投机的主要原因一是大量的民间储蓄资金没有有效的投资渠道,二由于股价过早放开,为它们提供了大规模投机的机会和条件,于是,在通货膨胀威胁之下“走投无...  相似文献   

4.
“有的人是委托亲戚朋友炒股,有的是设立工作室代客理财,也有委托本地或外地的咨询公司、经纪人操作股票的。赚了按赢利部分的30%提成,赔了不管。”一位证券业内人士介绍,从2006年起,股市的火爆让地下的代客理财业务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今年以来,股市的连续下跌,让民间代客理财业务大都走进了死胡同,参与各方更是度日如年。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市缘何投机过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机行为是股票市场中的正常行为 ,但若投机过度 ,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性。投机过度就是投资者的投机行为超过正常的限度 ,表现为缺乏理智、狂炒恶作 ,它容易造成盲目性 ,导致股票市场剧烈波动 ,进而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目前我国股市投机过度的主要表现是 :市场的投资者大多是短期投资者 ,主要搞“短线”操作 ,因此 ,寻找题材 ,兴风作浪 ,从而引起股价暴涨暴跌。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过度行为 ,不少学者指出是由投资者队伍不成熟的原因造成的 ,认为一是投资者素质不高 ,缺乏理性 ;二是股票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对此 ,笔者认为 ,中国股市投…  相似文献   

6.
股市的深度调整是市场本身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经济快速增长,企业盈利能力增强,金融资产价值需系统重估;股市快速扩容,助长利好的预期;投资者非理性情绪和过度投机交易。当然,最直接的因素是投资者的过度投机交易。  相似文献   

7.
我国股市投机行为的制度性原因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市投资和投机并无严格界限。正常的投机是股市运行的润滑剂 :它可以抑制股市垄断行为 ,有助于股价趋向稳定和增进股市活跃 ,使股价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 ,成为经济的“晴雨表”。我国股市不正常与违法投机和我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8.
刘纪鹏  刘妍 《资本市场》2007,(12):16-23
从1990年深交所试运行和上交所正式运行起步至今,中国股市历经十八个年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十八年来,中国股市的成长史到底是一部不规范的成长史,还是一部国情和西方规范成功结合的发展史?到底是一个充满了投机、泡沫和赌徒的赌场,还是和平崛起的中国不可或缺的主战场?在中国二十九年的改革中,没有一个领域像股市这样,争论如此之多、如此之激烈。"强调国情为主的实事求是派"和"强调海外规范为主的照搬照抄派"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例,"市价减持"变"对价改革"导致天壤之别。因此,敢于正视这十八年发展史,客观科学地总结我们在股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中国股市发展中争论过的几个焦点问题入手,对过往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以寻求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9.
郑磊 《经济》2012,(12):118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概括,就是"股市高处不胜寒".股价越高,越怕风吹草动.这是真正高手的心态.只有不怕死、不怕商的散户,才可能越高越胆大,追得越欢,结果就是跌得越惨,套得越牢.这是高手与低手的天壤之别. "多空如开关",切记,千万要留意开关转换的那个时间节点.这是股市投机的一个重要诀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应用Pr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中国股票市场趋势的因素。中国股市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资金推动型的市场,市场状态更多地是由资金进出和投机力量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对股市的影响非常有限,股市到目前为止尚不能作为国民经济的领先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严武  肖民赞 《当代财经》2005,(12):29-33
基于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市收益波动具有“时变性”、“集群性”和“不对称性”三个特征;但在我国,政策因素作为影响股市走势的一个重要变量的事实比较明显。而政策因素的影响作用,一方面会中断股市长期运行的走势;另一方面容易加剧下一阶段股市长期运行的波动程度。  相似文献   

12.
谢昉 《新经济》2010,(4):76-77
一旦踏入赌场或者股市交易大厅,连最有智慧的人都会把才智搁在衣帽间里。——安德烈·托斯科拉尼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刊》2004,(12):10-11
在中国内地股市新股交易是典型的投机交易。在中国股市中,几乎没有人愿意买入并长期持有股票——这是不成熟市场的显著特征。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中国越来越需要一个能够有效地把资金分配给高速成长的工业基地的股市。  相似文献   

14.
郑磊 《经济月刊》2012,(12):118-118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概括,就是"股市高处不胜寒"。股价越高,越怕风吹草动。这是真正高手的心态。只有不怕死、不怕高的散户,才可能越高越胆大,追得越欢,结果就是跌得越惨,套得越牢。这是高手与低手的天壤之别。 "多空如开关",切记,千万要留意开关转换的那个时间节点。这是股市投机的一个重要诀窍。股市就像这样一间屋子:密密麻麻布满了无数个灯泡,每个人都能看到有多少灯是亮着的,有多少灯是灭的,而且每个人手里都可以控制其中一只灯泡的开关。然后,游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资产重组是股市运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股市功能效率的高低。资产重组通过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和资源配置而影响股市功能效率。目前我国股市资产重组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投机行为 ,原因在于非市场因素的负面影响、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不完善 ,这一现状导致我国股市的功能效率低下。要想提高我国股市的功能效率 ,需通过建立股东赔偿制度等措施抑制业绩操纵行为 ,抑制政府和关联关系等非市场因素的负面影响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规范资产重组。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投机性太强。许多股民是为了卖股票而买股票,而不是为投资而买,大家都热衷于短期炒作,把“炒股炒成了股东”列为当今中国4大傻瓜之一,不仅反映了长期投资被套牢的无奈现实,更说明了中国股市投机风之烈。防止过度投机、维护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建设的当务之急。过度投机的危害股市必然存在投机,若没有投机,股市将不成其为股市,不可能带来股市的繁荣。但如果投机成为市场主导力量的话,可能会带来许多危害。它使股市偏离了建立的初衷 我们当初建立股份制和股票市场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时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的制度根源、市场环境、投机心理以及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影响因素等多层次的分析,构建了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的动态系统,从而提出了一个全面揭示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框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股市泡沫的成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股市泡沫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兰 《经济师》2007,(7):36-38
目前,学者们主要是在金融经济学的范畴内或政策层面来分析股市泡沫的成因,而很少从经济博弈论的角度来解释。事实上,形成股市泡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引发了股市不稳定投机,导致了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的产生。文章在总结以往学者所作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主流经济分析工具——博弈论来分析股市泡沫的成因问题,并重点介绍了不完全信息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的制度根源、市场环境、投机心理以及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影响因素等多层次的分析,构建了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的动态系统,从而提出了一个全面揭示股市泡沫形成与运行机制的系统分析框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股市泡沫的成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股市泡沫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70、80年代,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代股民。对于股票及股票交易,他们并不十分了解,最初多是怀着“立地致富”的心态走进了股票市场,演绎了股票交易最初的狂热。但股民们对股票交易潜在的巨大风险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因此,面对1883年的股市危机,股民们难以承受,从而出现了严重的“因噎废食”心态。第一代股民是严重缺乏理性的股民,盲目投机,盲目跟风,没有独立见解。这种心态特征即便时至今日,仍然可在股市频见其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