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正源 《经济师》1999,(8):56-57
21世纪将是一个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实现“两个转变”的过程中,只有真正认识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人才是社会最有潜力的生产力这一道理,加强对人的管理,以人为本,建立科...  相似文献   

2.
未来学家们通过不同的分析和预测都一致认为21世纪是一个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人才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创造力的高度发展。因此,培养跨世纪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而人才创造力的培养状况将直接  相似文献   

3.
结合本土文化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可以说,人世后原有相对封闭的人力资源体系逐步开放,中外企业的人才争夺进入了零距离、白热化阶段,众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与本土企业争夺高素质人才,人才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已成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籍建国 《经济师》1999,(10):63-64
新旧之交,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大门。21世纪将是人类更大进步和发展的世纪,也是人类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竞争的实质,则是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的竞争,是“高、精、尖”人才的竞争,要想实现商业银行的“两个转变”,完成金融体制任重道远的改革任务,人才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没有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竞争意识强,具有丰富的现代金融知识和高科技操作手段的专门人才,就难以在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笔者现对由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来的商业银行员工队伍现状及金融人才培…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而21世纪,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须是动态的,是前瞻性的,是指导实践工作的,是整个企业管理的轴心。  相似文献   

6.
潘丰 《经济师》2001,(9):135-136
企业竞争首先表现为产品质量和价格和竞争 ,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的背后是科技竞争 ,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同时 ,非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的实质也是人才竞争 ,因此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各类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各国之闻越来越激烈的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进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层次的变革。人才资源的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参与世界经济领域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加入WTO,预示着中国经济将很快融入世界市场,中国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考验和冲击,而首当其冲的是人才的进一步流失。21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更是人才竞争的世纪,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否重视人力资源,构筑人才高地,抢占人才制高点,是入世后企业能否经受住考验的关键。中国入世前就有很多人才流向外企,入世后若不采取正确对策,流失会更严重。要解决人才流失问题,首先要分析人才流失的诸方面原因。所谓人才是指具有超众的知识、能力和特长,…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实质是教育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资源的开发与使用。20年的改革开放,广东取得了一系列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竞争,必须调整自己和探寻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未来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谁就拥有把握世界的主动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将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新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但是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素质,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已不再是致富的决定性因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才是掌握经济命脉的关键.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因此重视、培养、拥有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高科技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焦点.  相似文献   

12.
充满希望,充满机遇的21世纪,世界经济竞争愈演愈烈。经济竞争是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归根到底更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利用人才,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是摆在每一位领导者面前的关键问题,这就要求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增加领导魅力。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素质的提高,对领导魅力的形成尤为重要。那么,领导魅力由何而来呢?它来自于无私的服务意识、超人的创新意识、积极的求知意识和良好的参与意识。它不需要“假、大、空”的口号,需要充满人情味、于细微处见真…  相似文献   

13.
国际间人才竞争手段的新变化及我们的对策马丽波现代经济的生产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得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投资。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决定因素是科技人才的实力。因此,国际间科技竟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一、国际间人才竞...  相似文献   

14.
人与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利勇 《经济论坛》2002,(21):65-6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面向新世纪,世界各国对高科技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人才和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全球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往往采取多种巧取豪夺的手段,从发展中国家抢人才、挖人才。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多次修改移民法,不断放宽高技术人才进入美国的门槛。移民名额从1965年每年2.9万人到1999年的11.5万人,2001~2003年将增到19.5万人。日本则计划外籍科研人员占科研人员总数的比例在今后…  相似文献   

15.
全球科技人才竞争态势和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迈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科技的新发展,IT行业的爆发性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和全球性的“人口断层”等因素,使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短缺状况不断加剧,新一轮的全球性的人才大战将拉开序幕。未来10年争夺人才之战将会愈演愈烈。谁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出奇制胜,取得主动权,谁就能加快科技、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强国。  相似文献   

16.
历史表明,自世界上第一个企业诞生以来,信息就以其减除不确定性的功能与优势,内生于企业提高效率、节约耗费的追求中,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与重大的影响。在降低信息营运费用和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驱使下,人们开始用“信息经济”来思维。顺应正在兴起的管理,郑英隆博士的《现代企业的信息经济性分析》正式出版面世。21世纪正以一个充满新的竞争活力的时代呈现在我们的面前。21世纪的世界企业竞争,仍然是科技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必须清楚,决定这些竞争胜负的基础在信息,在对信息的创新能力。基…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世界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在人才的数量、质量上拥有优势,它就能在竞争中居主动地位。过去,美、日、西欧发达国家曾以拥有为数众多的一流技术专家而自豪,但如今,他们的人才仓库已远非过去那么充盈了。不少行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甚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才短缺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纪玉山 《经济纵横》2004,(6):F003-F003
<正>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和改变当今世界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发展的交叉性、前沿性、多样性,科技知识空前快速的生产、传播和转化,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也使国际经济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势,各国更加重视科学技术产业化的研究,并抓紧制定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学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业的制高点。正是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刘荣 《当代经济》2002,(6):52-52
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然而,现实中的国有企业人才大量流失、大量浪费的现象非常普遍,令人痛心。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市15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1982年以后引进大学学历以上的人才流失达64%。在世界经济大碰撞的今天,如不及时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正向我们逼近,新的世纪将会是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而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当代大学生是面向21世纪的一代人,他们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肩负着未来现代化事业的重任。市场经济的大潮,对大学生的要求已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