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破坏社会诚信体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作出安排部署。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诈法》)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规定要求,深入推进“两卡”治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6.4万起,同比上升5%。个人银行卡仍是电诈团伙实施犯罪资金转移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以下简称“电诈”)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愈发猖獗,国家高度重视打击电诈违法犯罪工作,持续构建综合化、立体化、智能化的跨行业治理体系,以期精准防控、遏制打击电诈行为。自2022年12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我国反电诈工作由被动式集中整治阶段转入主动式常态化防控阶段,对银行业反电诈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呈现高发态势,严重危害民众财产安全,为此国家采取了严打高压的多重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正式施行也让电信诈骗的打击治理达到更新的法治高度。在传统第三方欺诈风险中,发起交易或操作的是伪冒者,银行可以根据伪冒者和客户行为特征的差异有效甄别风险,但是在快速变化、产业化的电信诈骗生态下,主要风险形态是客户被伪冒分子诱骗、胁迫,进而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如果得不到及时保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通信,金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电信诈骗犯罪在我国快速蔓延.数以亿计的民众曾接收过诈骗信息.数以百万人上当受骗,涉案资金达数十亿之巨.在不少地区电信诈骗案件数量甚至已超越盗窃案件成为珊事犯罪中发案率最高的种类.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了巨大威胁,本文通过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深入分析,介绍了工商银行在协防电信诈骗方面做出的努力,并就全社会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此类犯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犯罪的低门槛与高收益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铤而走险、方便快捷的洗钱通道使诈骗后的变现变得异常便捷、打击难度大进一步助涨了电信诈骗嚣张气焰、犯罪隐蔽性强使人们极易上当受骗四个方面,是当前电信诈骗犯罪高发的最主要原因。为有效控制新电信诈骗高发的势头,需营造"不敢骗"的惩戒机制遏制电信诈骗嚣张气焰、打造"不易骗"的防御机制大幅提升电信诈骗犯罪门槛、塑造"不愿骗"的保障机制疏导电信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遏制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针对电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治理存在的薄弱环节,电信诈骗犯罪涉及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全链条提出了具体防控措施,并进一步健全了责任制度。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施行将对银行收单业务产生深远的影响,银行有必要加强研判,剖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犯罪形势严峻,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的信用卡是此类犯罪的重要生存土壤.2020年10月,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同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惩戒治...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强化云南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切实保障全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春节期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工作的通知》,组织全省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商业银行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活动。人行昆明中支还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安全使用知识及公安部门披露的多种诈骗  相似文献   

10.
张旻 《中国信用卡》2023,(12):23-27
当前,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力度,多措并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快速上升的势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颁布,将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然而,不断翻新的诈骗形式和作案手段,及其背后不断迭代更新的欺诈技术,仍让广大群众蒙受大量的资金财产损失。为应对网络风险新态势,工商银行将金融科技与反诈工作深度融合,以设备指纹技术为基础,创新应用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智能决策引擎等前沿技术,经过不断探索,构建了覆盖全渠道的设备风险态势感知、风险识别、风险处置、团伙挖掘等新型设备反欺诈防控系统,有效提升了工商银行电信网络诈骗防控能力,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在上海保监局的组织下,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与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情报交流会商机制”。上海保监局邓雄汉副局长、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吴培根总队长和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张俊才会长出席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旨在进一步加强在打击、防范保险诈骗犯罪方面的信息共享、情报交流和协作工作。会上,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和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商制定了《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情报交流会商机制》。根据协议,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省农行全面安排部署从源头上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强化支付结算账户管理,加强客户信息保护,切实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为客户资金安全筑牢"防火墙"。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为确保工作实效,该行研究制定《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制定任务、提出措施。在各级行层面均成立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设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副行长任副组长的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特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猖獗,为强化源头治理,切断买卖账户供给源,各商业银行普遍收紧银行账户开立政策,同时加强开户审核,我国银行开户进入“史上最严”监管时期,个别地区出现小微企业“开户难”和群众“办卡难”。同时,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国家引导商业银行大力开展优化银行账户服务,推动实现银行账户“应开尽开”。基于商业银行视角,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与优化银行账户服务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二者亟待融合。  相似文献   

14.
文竹 《中国信用卡》2023,(12):18-22
在互联网浪潮的不断推动下,支付生态快速变化,风险形势多变而严峻。尤其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产业化、集团化、精细化特点,严重危害民众财产安全。在此形势下,信用卡风险发生了较大迁移,相较于传统的伪冒申请、伪卡、盗刷等,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信用卡的主要欺诈形式,严重威胁客户权益。  相似文献   

15.
近期,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化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频频发生.并有在国内蔓延和向跨境作案发展的趋势。1月11日.央视《今日说法》、《法制天地》栏目和此前的部分地方电视台相关栏目、报刊对此纷纷报道。并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电话银行卡的打击和管理力度.杜绝类似案件的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本次修正案的内容涉及多项犯罪规定,其中对《刑法》第191条洗钱罪也做出相应修改,主要是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种类,将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和收益纳入洗钱罪的范畴,以进一步加大我国对洗钱犯罪的刑事打击和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复杂,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日益猖獗。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统筹安全和发展,聚焦线上交易,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技术和支付限额管理等工具,构建线上反欺诈智慧风控体系,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网络金融业务反欺诈水平全面提升,为数字金融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11月,云南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老挝南塔省(中、老边境)有一批中国人涉嫌从事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作案嫌疑人达数百名。经艰苦细致的侦查,工作组逐渐查明,该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盘踞在老挝边境,购置或租赁当地酒店作为诈骗犯罪窝点,并仿冒境外知名博彩网页设置虚假赌博网站,诱骗国内博彩爱好者投注赌博,  相似文献   

19.
张炜 《中国金融》2007,(1):51-52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6月29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六)》)。本次修正案的内容涉及多项犯罪规定,其中对“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洗钱罪规定也作出相应的修改,主要是扩大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种类,将清洗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和收益纳入洗钱罪范畴。这一修改不仅有助于加大对洗钱犯罪的刑事打击和惩罚力度,而且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22年12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为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党中央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以下简称“电诈”)的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其中,第三章“金融治理”明确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在账户开立、异常账户与可疑交易监测、可疑交易处置等方面提出了细化要求,进一步压实上述机构的反诈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