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目前假币非法流通的主要特点一是犯罪态势由东中部重点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由城市向农村牧区转移。假币流通从大中城市向边远的农村牧区扩散,由人口流动性大、现金使用量多的经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西部地区及广大农、牧、山、少边区蔓延扩散。以左旗地区为例:不法分子坑农、害农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利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落后、农牧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存在很多问题.文章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几方面对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经济社会进行分析、预测,希望能对半农半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对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西部牧区草地资源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中国著名的五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甘川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牧区草地大多是黄河、长江、淮河等水系的源头区和中上游区,具有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功能,西部牧区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全国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西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资金匮乏的成因有:国家投入不足;利用外资比例极低;农村牧区自我积累乏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农村资金流失严重.要解决农村金融资金短缺的困境,应强化西部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农村牧区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利用外资,发展西部农(牧)业.  相似文献   

5.
在内蒙古自治区,牧业、牧区、牧民始终是衡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尺。尤其在边远的少数民族聚居的以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欠发达区,"三牧"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乎着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牧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兴安盟为个案,调查研究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三牧"经济发展现状、历程与特点,探索"三牧"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历代中央政权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当时的形势,对西部民族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民族和边疆政策和管理模式。但这些政策和管理模式都带有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着眼西部民族地区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治理政策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富民强区、保持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加快生态移民地区经济建设,对促进西部生态移民尽快走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山川互济,具有西部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意义重大。当前,制约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资金问题,本文以宁夏为例,通过分析,提出了金融支持生态移民地区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刺激消费、带动民间投资、积极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07亿人,城镇化率为45.68%;西部地区城镇人口4.1亿人,城镇化率为38.3%。从数据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仍远低于全国水平。当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尤其是  相似文献   

9.
农村普惠金融在促进"三农三牧"经济发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科左中旗地区为例,就农村牧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展中存在的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城市建设水平落后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发达国家城镇化典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因地制宜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认为中国西部地区可以采用多功能资源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贫困地区旅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依托交通干线发展城镇带发展模式和边贸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等方式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发展普惠金融,让金融改革的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所有人群,对于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农村金融机构促进普惠金融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围绕"打造支持‘三农三牧’、小微企业与社会民生的普惠银行,打造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银行,打造服务城乡社区的零售银行"的工作思路,针对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普惠金融服务的特点,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使海晏县的医保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办特点和困难。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族地区的乡村均存在着地理环境复杂、生产要素流动性差等限制因素,加之产业基础薄弱,导致西部民族地区乡村贫困人口众多,不仅阻碍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还牵制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独特价值和乡村振兴的阻滞因素,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思路与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文、自然资源丰厚,珍贵而独特,是西部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形成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基础.西部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要求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要协同发展;而实现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府际间的高效合作.府际合作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以促进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与顺畅、快速与高效.  相似文献   

15.
王玲 《西安金融》2004,(2):55-5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关键、最能动的凶素就是人。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应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教育人、培养人.进而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项工作。本文拟从西部多民族地区金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以及加强西部多民族地区金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东苏旗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和时代特征,本文以该旗为例,就当前边牧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充分研究金融发展与城镇化有关理论、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金融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以广西为例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认为,中长期贷款比重和金融相关率是当前推动广西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金融要素,其他金融要素的支持作用整体较弱,应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为加快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在全国56个民族中有54个分布在那里.因而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全局,也是促进西部大开发、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浙江是一个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走出了一条内源的以民间力量为主的社会化生产的独特路径.形成了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发展特点,浙江千百万农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率先闯市场、办企业,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村镇经济发展迅猛.非农经营倾向突出。当前,浙江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要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战略任务,奋力推进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五区"建设。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全区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打造发展财政、民生财政、和谐财政、绩效财政和透明财政的"五个财政",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广西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