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大问题,推行农村劳动力季节性转移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问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问题,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象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基本做法,剖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据此提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发展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如今,城镇化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这给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进程及相伴随的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要从农村的基本现实情况出发,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分配制度下,部分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不完全转移,应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下的预期收入差距决定的劳动力转移区别开来。本文从农村家庭收入结构研究出发,探究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对劳动力转移趋势进行分析,揭示在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必然和持续的过程,劳动力转移趋势程度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大问题,推行农村劳动力季节性转移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问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越来越多,其收入已经成为近几年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课题.如何合理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0年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工业强省战略的主要作用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贵州省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二是贵州工业强省战略能够带来多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本文通过采集贵州省相关数据结合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规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在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劳动力转移经验,本文总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并认为我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转移滞后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加快贵州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且以贵州为例可以推及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地不断扩大,城镇建设步伐地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些问题出现、凸显,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转移劳动力、规避问题,促进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此有效推动城镇化建设,确保农村、城镇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水平,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地不断扩大,城镇建设步伐地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些问题出现、凸显,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转移劳动力、规避问题,促进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此有效推动城镇化建设,确保农村、城镇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水平,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但由于客观环境、农民自身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仍面临诸多矛盾。如何有效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一个欠发达省份如何通过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二者的有机互动,是破解新农村建设难题中亟需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面,而劳动力的市场化则是这些研究潜在的理论前提.由于农业耕作的内在特点,农村种植业内部就存在着劳动力交换的现实需要,这种需要却不一定通过市场来解决--事实上,解决这种需要的方式经历了一个由社会亲情网络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过程.相应的案例分析也说明,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以及农户的劳动力市场观念的形成,有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农村的"零工市场"对于研究劳动力的市场化以及劳动力的转移都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而加强培训和提高技能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近几年中央和一些地方在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一条重要经验是。增加公共财政投入,用于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从而帮助农民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劳动技能.开辟新的就业渠道,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的浪潮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本文将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探析,问题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乔晶 《云南金融》2011,(6X):111-111
在城市化的浪潮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本文将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探析,问题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唐仕钧 《中国外资》2009,(8):169-169,171
国际金融危机下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为基础,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际金融危机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一是成立专门机构收集和掌握用工信息及农民工信息,为劳务双方提供能“结对”的就业信息;二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展培训转移输出“一条龙”服务;三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农民就地就业。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下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为基础,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际金融危机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一是成立专门机构收集和掌握用工信息及农民工信息,为劳务双方提供能"结对"的就业信息;二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展培训转移输出"一条龙"服务;三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农民就地就业.  相似文献   

17.
张毅 《南方金融》2012,(5):27-31
本文以我国1984-2008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总体上是相宜的,制度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外贸依存度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促进作用,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因,金融是促进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创新金融支持机制等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雪娥 《金卡工程》2009,13(6):174-174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就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性,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东南沿海地区的开放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拉力,卖粮难问题的凸显则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农村土地因之释放,为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农村的生产要素城乡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